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国际性民族主义引人注目,学术界也形成了一些不同的认识。 一、当前民族主义上升的原因 关于当前民族主义上升的原因,一些学者认为是历史根源,一些学者认为是现实中政治、经济等因素,而多数人则认为,当前民族主义的上升是历史的和现实的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笫一,历史根源。历史上存在的复杂的民族矛盾为当前民族主义的上升提供了深层的土壤,历史上曾有过并且延续下来的教派之争也成为民族主义上升  相似文献   

2.
民族国家是两种原则和结构的融合:民族与国家,二者之间往往存在张力与冲突。民族主义、自由民族主义和宪法爱国主义提出了各自的民族认同建构理论:民族主义主张在族群传统基础上以政治方式构建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政治形态,并以此来规避或调和民族与族群冲突。自由民族主义主张以自由价值为基础的文化认同来调和民族与族群冲突。宪法爱国主义试图通过宪法、政治体系、民主程序和政治文化建构一种更为弱化的民族(公民)认同来调和二者冲突。  相似文献   

3.
族群冲突作为二战后国际社会主要的政治冲突形式之一,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族群、国家乃至国际的政治安全。族群冲突发生的根源,目前学界主要有理性主义、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三种范式的解释。这三种范式缺乏对殖民主义这一历史因素的分析,而从二战以来族群冲突的数据可见,族群冲突多发生在曾经被殖民的国家。实际上,当代族群冲突很大程度上是殖民者在被殖民国家采取分而治之等政治统治行为的"后遗症"。被殖民国家的族群关系并没有随着国家取得独立而得到显著改善,诸多历史问题持续至今并以新的形式出现,成为当今世界族群冲突发生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4.
副标题: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以书的形式播放声音,大概是知识分子所拥有的一技之长。出现在本书里的作者,或为资深学者,或为学界新锐,他们以思想探索之“长技”,探讨“民族主义”思潮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以表明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社会命运的关注。 “民族主义”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思潮,在中国,则体现为一种近代以来以民族存亡为核心的观念。在这一观念支配下,它的历史可还原为或是一种政治运动,或是文化情结,或是意识形态,还有可能是一种非理性的集体情绪。本书作者在这一框架内,对“民族主义”展开…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代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拓展与深入,西欧国家政治的诸多层面都在出现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其中包括这些国家的民族政治或民族主义。本文的逻辑假设是,欧洲一体化背景下发生着的民族国家主权以及其他各种职权的转移或重构,必然会对作为构成民族国家基本单位的民族及其民族主义政治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作者尝试性地引入了后民族主义这一概念,并对其现实依据与理论内涵做了初步阐释与论证。  相似文献   

6.
"民族主义"概念是学界争议最多和最为复杂的定义之一.国外的主流观点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情感、运动、理念原则,兼有多种特质.国内学者则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表达了一种族际情感,往往用来表示维护国家利益的愿望.民族主义观点虽然彼此不同,但恰恰是这些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丰富、深化了人们对究竞何为"民族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敌意的“他者”:民族主义的政治想象 对民族主义的实质,埃里·凯杜里指出:“民族主义是一种综合性学说,这种学说导致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政治形式。但是,它远非一种普遍现象,而是在最近150年间的欧洲思想的一种产物。”①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各地乡间庄严地宣誓放弃各省之间的分歧,迅速去支援在争取自由事业中可能处于危难之中的巴黎或法国其他城市的兄弟。1792年,当国民议会几乎全体一致地决定对奥地利宣战时,当国民议会庄严宣布“祖国在危急中”时,整个法国只有一个呼声:抗战。谁要反对抗战,就被看作对祖国不忠、  相似文献   

8.
王阳  李晋 《求实》2005,(Z2)
一、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历史美国品格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殖民时代。“一些早期通过殖民法建立起来的公立学校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这些目标不是传授学术知识,而是道德价值。”《圣经》是当时公立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主要材料。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学校道德教育成为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部分。历届总统都非常强调学校在民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当时美国的学者认为,民主政治尤其需要品格教育,因为民主政治是人民自己的政治。进入19世纪,伴随着移民潮的出现,培养美国精神以及传递美国“伟大传统”和共和国公民价值观,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学…  相似文献   

9.
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活动 (以下简称民族主义恐怖活动 )是根源于对本民族语言、领土、宗教、文化、心理、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等认同基础上的,旨在追求本民族的独立 (或高度自治 )而引起的,以暗杀、绑架与劫持人质、爆炸、劫机等特殊暴力活动或暴力威胁活动为斗争方式的恐怖活动。从当代世界的情况看,它严重危及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国家安全甚至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一、关于民族主义恐怖活动的历史回顾  民族主义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而在 17、 18世纪正式形成的,并在 19、 20世纪得以在全球迅猛扩张与发展。与此相伴…  相似文献   

10.
尽管在美国国内很少有人使用民族主义这个概念,或称之为一种爱国主义,但是它却事实存在.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自美国建国以来一直影响着它的对外政策.在美对华政策上,这种民族主义是造成"中国威胁论"和遏制中国战略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大多数学者从静态的角度出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鲜有学者从动态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从运动发展的角度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本源形式:发展中的人与"政治人"之间的矛盾;中介形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终结形式:受教育者在自我教育中"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正1989年,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预言,西式民主制度是"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历史将终结在这里。曾几何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似乎印证了这个论断。然而20多年后,历史并没有终结,反而西式民主乱象丛生,制度危机凸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强大生命力。面对事实,福山也不得不改口:"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  相似文献   

13.
一、政治博客的兴起及类型作为博客众多类型中的一种,政治博客主要以实效性的时政内容为主,是在网络上发表政治性网络日志的政治人物或关心政治的公民表达个人政治见解、影响国家政治生活,或者实现政治诉求的个人化网络表达方式。政治博客的"破网而出"最先肇始于美国。1998年,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率先捅出克林顿与莱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西方民主的光环如日中天,大有"终结历史"之势。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当前,中西学者和媒体共同会诊西方民主衰败,既使西方民主的"普世性"理论折戟沉沙,也反映了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和人心的变化。作者梳理了有关资料,认为西方民主已经衰败并概括出五个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新著《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9月底出版,在全球学术界颇受关注。这位曾在1989年称西方民主制度是"历史终结"的著名学者,根据20多年的观察做了大摆幅的理论调整,他在新书中把"强政府"的重要性放在了首位,认为秩序良好的社会离不开三块基石:强大的政府、法治和民主问责制。三者的顺序至关重要,民主并不是第一  相似文献   

16.
泛非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逐步从黑人世界的"黑人民族主义"演变成了非洲大陆的"非洲民族主义",真正成为非洲大陆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哲学,并在此后非洲大陆实现政治独立和地区复兴的一体化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继续推动非洲"地区意识"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前非洲特有的历史任务和时代命题对泛非主义思想加以历史重构,根据时代需要去挖掘非洲传统文化的许多精华,并争取使非洲复兴与统一运动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和深度参与.  相似文献   

17.
<正>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新自由主义一直深得某些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青睐。然而,拉美"中等收入陷阱"、亚洲金融风暴、欧洲债务危机、美国金融海啸及其导致的世界经济低迷,各种市场失效的接踵而至,无情地终结了各界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共识;而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东、北非等地"颜色革命"尝试接二连三地造成灾难性后果,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保护主义等  相似文献   

18.
我的中国观     
西方长期以来一直误判中国,其根本原因是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比如"欧洲中心论"、"西方文明优越论"和"历史终结论"。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范围最广泛、内容最深刻的变革,并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随着中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超越美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可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主流版本,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发展模式。中国人今天进行的探索,必将为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的未来发展作出弥足珍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王文 《红旗文稿》2013,(16):34-37
冷战结束以后,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命运,成为东西方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当时年仅37岁的日裔美国人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即"共产主义失败论"。在他看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  相似文献   

20.
焦雪真 《世纪桥》2014,(2):68-69
俾斯麦在德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德国执政期间始终奉行"大陆政策",而对海外殖民扩张的态度却由于内政外交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了几次变化。由反对到支持再到对殖民扩张采取收缩政策。德国的殖民扩张虽然短暂但却为德国赢得了丰厚的利益,并且对欧洲国际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俾斯麦在十九世纪末又开始对殖民扩张采取收缩政策,但是世界的总体扩张进程已不可阻挡,德国最终还是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