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自18世纪末中国帆船对吧城、马尼拉的贸易逐渐衰退之后,到19世纪初期依然没有摆脱持续衰落的困境。与此同时,暹罗及安南的王朝兴替,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帆船对两国贸易衰退的势头,并促使彼此间贸易往来在19世纪初期再度兴旺起来。19世纪初期英国在据有新加坡之后所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使得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而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可谓是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以往很少有人写过关于十七和十八世纪时期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海上贸易,关于华南——主要是厦门地区——和巴达维亚之间的帆船贸易,更是几乎无人问津,这确实使人感到惊奇。这个看法或许会使热中于东印度公司历史的人感到沮丧,但是二百年来,作为东亚最大的贸易公司总部的巴达维亚的日益繁荣,实际上主要是依靠每年伴随东北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前,中国与退罗之间的贸易往来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其一是退罗王国对清王朝进行的朝责贸易,其二为中国海商与退罗进行的民间海上贸易。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以中国帆船为主体的中遇民间海上贸易活动曾经兴盛一时,不仅在当时暹罗的对外贸易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构成当时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海上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步入近代以来,随着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清王朝以战败告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与此相适应地,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有关国家的藩属关系亦开始分崩…  相似文献   

4.
当斯坦福·莱佛士于1819年发现新加坡时,它仅仅是一个不到200人的小渔村。是英国人的到来才使得这个热带小岛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地处东西方交汇之处,新加坡被看成是东印度公司印度——中国海上贸易航线上的一个理想港口,它的战略位置被充分利用来促进贸易的发展。新加坡后来被辟为自由港,转口贸易十分兴盛,以至于被莱佛士称之为“七大洋的商业中心。” 转口贸易在新加坡历史上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在早期(1819—1869),这个岛屿经济繁荣的一个直接反映是港口的扩大。在1823—24年,新加坡的贸易总额为1100万新元。至  相似文献   

5.
巴达维亚城内华人殖民区的兴衰,与巴城作为一个首府的功能之演变息息相关。十七世纪初,主要从事亚洲内部海上贸易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与伊比利亚敌手(指西班牙、葡萄牙人。——译者)处于交战状态,当时巴城就是作为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大本营建立起来,为战略与商务双重目的服务的。十七世纪晚期以后,巴城的功能开始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从1729年至179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1794)操作的荷兰对华贸易可分为3个阶段:1729—1734,1735—1756和1757—1794。其中,第三阶段跨越了将近整个18世纪后半期,是该贸易最成功的阶段。此阶段中,虽然巴达维亚荷印殖民政府对该贸易失去了直接控制,但荷兰对华贸易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巴达维亚在该贸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重要贡献者与有限受益者。但无论如何,从荷兰东印度公司最高领导层的角度来看,虽然巴达维亚自身利益在公司对华贸易新的运营形式中受到损害,但公司的整体利益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在清代,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几经周折,最终走向衰落。其原因大体可分为国内和海外两方面。本文按东南亚的国家,分别考察中国帆船贸易的进展以及外部环境的恶化,从而对于十八世纪中期以后,东南亚各国形势,出现了不利于中国帆船贸易的格局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属东印度政府以鸦片公营局制度取代鸦片包税制度,该制度的推行对荷兰殖民经济和华侨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以来国内学术界鲜有对荷属东印度的公营局制度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荷兰殖民者推行公营局制度的历史背景、模式特征和实质进行简要的分析,试图弥补这一空缺。  相似文献   

9.
一、早期东南亚海上贸易的发展 公元前,东南亚海上贸易活动业已存在.以马来半岛为界,东南亚向西与印度、波斯等地,向东与中国的海上贸易航线已开通.当时的海上贸易情景概况是:从中国出发,沿越南南部沿岸航行,然后进入暹罗湾,到达马来半岛北部,在克拉地峡附近卸货,通过陆路穿过克拉地峡,在马来半岛西海岸将货物装船,再转运印度、波斯等地,反之亦然.正由于这种经营特点,起初东南亚与中国、印度等地贸易往来最多的是马来半岛北部和越南南部.  相似文献   

10.
Prahu,是十八和十九世纪时东南亚的帆船,其数量众多,使用范围广泛,为东南亚各国航运和贸易的最主要交通工具。迄今为止,国内外史学界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尚无人问津。本文拟作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一、东南亚帆船及其名称的历史回顾在探讨东南亚帆船之前,了解一下其名称是有必要的。马来语中的 Jong 一词,苏门答腊米南迦保的 Ajong,表示船只,往往指大船,欧洲人所称的 Junk 与之同源。但是,Jong 一词到底是东南亚固有的,还是源于中国,各家说法不一。蒙果维(p.Y.Mang-  相似文献   

11.
石坚平 《东南亚》2001,(1):42-46
有关早期中英贸易研究的著作十分丰富 ,但多集中于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主导的 ,以英国工业品、印度的原棉、鸦片和中国丝绸、茶叶为媒介的英—印—中A三角贸易和美—英—中为代表B三角贸易等领域。对东印度公司的研究 ,着重于对其在贸易中的垄断性、掠夺性的揭露和批判。国内外的学者很少注意到位于中西交通要道上的东南亚在早期中英贸易中扮演的角色。即使有所提及 ,也是散见于各种著作中 ,或语焉不详 ,或欲言又止。笔者认为着重研究A、B三角贸易的同时 ,也应发掘东南亚早期贸易中的意义 ,这有助于还历史本来面目 ,以免造成“一叶障目”…  相似文献   

12.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同东南亚有着历史悠久的密切关系。印度移民、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都给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这一切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印度比较发达的帆船业和海外交通,以及同东南亚开展的频繁的海上贸易。或者可以说,海上贸易是印度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势力对东南亚进行影响的重要基础。由于材料的缺乏,本文仅能作为探讨这一问题的尝试和开端。  相似文献   

13.
沈燕清 《东南亚》2004,(1):21-2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大量来自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孟加拉国、中国等国的外籍劳工涌入新加坡,为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1 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新加坡经济形势开始恶化,国内企业与外籍劳工的纠纷开始显现。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中国劳工与雇主的矛盾纠纷日渐激化与复杂,成为中新两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一、新加坡建筑业中国劳工的基本情况建筑业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 0 % ,但新加坡本身劳动力资源十分缺乏,它必须依赖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  相似文献   

14.
扶南是古代吉蔑人建立的国家,它于公元1世纪崛起于中南半岛,并称雄东南亚达数世纪之久,“是东南亚历史上第一个大国,像欧洲历史上的罗马一样,它的威望在亡国后还维持得很久”,①对东南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扶南的强盛是建立在发达的海上贸易基础之上,从扶南建国到6世纪走向衰落期间,它的商船东达中国,西抵阿拉伯海,海上贸易十分活跃,对促进东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作用。一扶南是伴随着东西方海上贸易的繁荣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公元1世纪前后,西方兴起了强大的罗马帝国,而东方的汉帝国也极其繁荣昌盛。东…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1992,(4)
东南亚是中国山水相连的近邻,是最早与中国发生贸易往来的地区之一。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同东南亚之间的海路贸易就已开始。在隋唐宋元期间,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逐渐繁盛起来。从15世纪初开始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是中国与东南亚贸易史上的一件大事,使双方贸易在规模、范围、程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并对以后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郑和下西洋对中国与东南亚贸易的影响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荷兰殖民者在印度尼西亚的殖民政策与演变(1602—1942)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596年荷兰殖民先锋队尾随葡萄牙人入侵印尼。1602年成立东印度公司开始在亚洲进行贸易和殖民经略活动。1605年占领了印尼的安汶岛。1619年占领了雅加达(改名为巴达维亚),并以该地为殖民总督驻地。之后,荷兰殖民者一面发动侵略战争蚕食印尼领土,到二十世纪初,才占领了印尼的全部领土。与此同时,荷兰殖民者曾不断改变其殖民政策。从1602年东印度公司成立至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的三百多年间,荷兰在印尼的殖民政策与演变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一)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政策时期(1602—1799  相似文献   

17.
亚洲与拉美的关系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亚洲和拉美的早期贸易始于16世纪中期。19~20世纪初,西方列强从中国、朝鲜半岛、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掳掠和贩卖大批契约劳工到拉美各地。自19世纪中叶起,日本开始向中南美洲移民。二战后,亚洲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取得较全面的发展。20世纪50~80年代,日本和韩国与拉美的经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成为拉美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特别在90年代,中拉关系全面发展,中国逐渐取代日本和韩国成为拉美在亚洲的主要贸易伙伴。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异军突起,同拉美的关系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亚洲其他国家同拉美的关系也有长足的发展。亚洲与拉美关系的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是19世纪东南亚华人秘密会党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区,本文以新加坡华人鸦片包税商陈成宝为研究个案,分析华人秘密会党在海峡殖民地鸦片包税经营中所扮演的角色,藉以管窥华人在整个海峡殖民经济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清代前期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解除海禁,宣布开海贸易后,即急遽地发展起来。作为中国与东南亚贸易口岸的厦门,据估计,贸易最盛时每年的出洋帆船当在100——200艘之间,其载运能力约有十万吨左右。这些贸易帆船遍及东南亚各地、有“噶喇吧、三宝垅、实力、马辰、暹罗、柔佛、六坤、宋居(月劳)、丁家卢、宿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 1400年-1650年之贸易时代 对东南亚来说,贸易从来都是至关重要的。季风吹袭下的这一片广袤的土地和海域以其独特的方式介入海上贸易,扼守着中国(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国际市场)与印度、中东及欧洲那些人口稠密的城镇之间的航海孔道,并自然而然地随着国际航海贸易之兴衰枯荣而变迁。早在古罗马和中国汉朝时期,东南亚出产的丁香、肉豆蔻、檀香、苏枋木、樟脑和紫胶漆就已外销至各世界市场。然而,为何偏偏将15世纪至17世纪择出,并将贸易视之为其主要特色的历史时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