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东京 《法制与社会》2012,(6):238-239
主体性原则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的本质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有效展开的的基本条件.本文从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和理性批判出发,论述了主体性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贯彻的必要性并为促进主体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程文亮  院媛 《法制与社会》2010,(34):318-318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思想和心灵相互沟通、交流的双边活动。情感、意志、信念、兴趣等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大作用,但面临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唯理性、有效性低的问题,如果改变这些问题,就必须充分认识非理性因素在德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理性精神培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内生和推动作用。然而现实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学生理性精神相对弱化,体现在无自主性、盲从迷信、功利思想、爱面子和急功近利等方面。采取几项应对措施,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理性精神的。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塑造人的思想、德性的精神生产过程。本文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文本"理念的确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王福娟 《法制与社会》2014,(22):209-21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当代高校学生的成长环境、发展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日益凸显。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不得不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以网络媒介为手段,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和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总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把自己的政治思想注入到社会中去,用以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实现统治的目标。政治教育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政治教育是教育根据统治阶级和受教育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传递政治化以形式和发展受教育的政治素质进而促进社会明的社会实践活动。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应避免政治教育的失位,也要防止政治教育的泛化。科学理解政治教育的内涵,正确认识和区分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政治化、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人教育的区别与联系,以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社会现代化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现代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目标,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现代化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它与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科学有密切的联系。鲜明的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决定它不但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研究的必要性所谓心理学方法,一是从心理学角度,依据人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二是运用心理咨询的方法来…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启发人的觉悟,调动人的积极性,以满腔的热情地投入生产建设中去。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了解人的思想动态,掌握人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是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产物,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课题,对维护好高校安全稳定有重要作用。高校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为载体,努力解决好学生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论思想自由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涛 《法学》2004,(12):17-24
思想自由 ,通常也称为思想自由权 ,是指蕴藏于个人内心的意见、信念、见解、要求等 ,不受外界干涉 ,从而得以进行理性判断的自由。思想自由包括信仰、观点、理论等的自由 ,它是一种内心活动的自由 ,是一种理性的解放 ,具有独立的地位。它的性质体现为是一项背景性权利和基本人权 ,它有着独立性、绝对性、理性和可侵犯性等特点 ;体现人的尊严、寻求证验真理、启迪国民智力、促进科技进步、建设民主政治是它的功能 ;而物质基础的支撑、理性思维的塑造、容忍精神的保障和交流途径的畅通将保证思想自由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它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交织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后现代主义的实质以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的影响,从而更好的引导、教育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3.
夏静进 《法制与社会》2014,(22):215-216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是彰显其价值,取得活动的时效性,应该以遵循活动的规律性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顺应、维护并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在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下,推动了人的成长,彰显了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在遵循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前提下,推动人的均衡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美育疏导应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加强美育疏导是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不仅是因为美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目标上有其内在的一致性,还由于美育在整个教育系统工程中具有独特的陶冶作用。虽然审美教育不能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更不能代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性说服,但说理的逻辑力量如能与审美陶冶的感染力量结合起来,情与理互相渗透,就能相得益彰,并收到纯粹说理难以收到的良好效果。因此,应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美育疏导,在青年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思想情操的提高等方面,充分发挥美育疏导的作用,促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学荣 《法制与社会》2011,(31):234-235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中所产生的诸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误读、理论基础面,瞄挑战、教育模式缺乏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教育理念人性化不足、工具理性成主导思维等现实困境不容忽视。因此,必须澄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夯实其理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并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人文关怀,促进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交融。只有从这些方面采取积极对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走出现乒困境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明确提出了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由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入手,为此类院校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把脉,由此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上知识经济的兴起 ,着力弘扬和培育人的主体性 ,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为此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目标、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效益优先的原则得到人们的共识,但由此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与膜拜,却日益消解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责任和义务,从而偏离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尺度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应对这一现实,就必须在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在继续坚持其保证功能、导向功能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彰显其"育人"功能,即要注重培育人的综合素质和健全的社会精神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就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观最根本的内涵和体现。为此,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上要确立以人为本位;在教育立场上要实现"两个需要"的统一;在教育任务上要促进人的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在教育方法上贯彻双重主体思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实现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线"的地位不容质疑,但广泛存在"短路"现象与事实,却又反映出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芜杂——很多人在承认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无力"或"不尽人意"的尴尬现状。破解思想政治教育之困境,解决实效性不强之难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深入思考"怎样教育"、"如何教育"以及"用什么教育"等问题。《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一书试图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从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之域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意从解析与反思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入手,运用哲学之思维,揭示主体、客体、本质、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性,进而力图科学的还原、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考研学生为主题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  张颖 《法制与社会》2010,(8):241-242
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一个人的思想和内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不仅关注理论意义,也要联系实际,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针对考研究生学生存在考研心理、考研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辅导员应如何解读存在的问题谈一些拙见,渗透一些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