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的人为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常见的人为现象及其造成法医学鉴定结论错误的原因。方法 收集13例法医病理复核鉴定案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胸外心脏按压所致肋骨骨折,胸、腹腔出血及肺动脉栓塞栓子破碎,误认为生前外伤或死因不明5例;胰腺死后变化(自溶和被膜下及间质出血),误认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4例;死后动物咬伤误认为生前损伤2例;腐败尸斑误认为皮下出血1例;死后颈部解剖不当造成颈部肌肉出血,影响死因分析1例。结论 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的人为现象,常导致法医学鉴定的结论错误。  相似文献   

2.
<正> 鉴别生前或死后索沟在法医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生前索沟和死后索沟处皮肤进行了较详细的病理组织学观察。材料和方法取材于生前缢、勒死尸检材料13例(勒死3例),5例死后(死后3~6h,全身悬吊2例4h、3例6h)索沟处皮肤组织,常规石蜡包埋,HE及强力纤维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中尸体生前死后入水问题.方法对溺水尸体的额窦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与生前、死后入水形成的其他尸体征象进行比对.结果生前溺死者双侧额窦窦腔内有凝血块,额窦骨壁内出血;死后入水的尸体及机械性窒息的尸体额窦腔内及额窦骨壁无出血.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观察掌握,可作为法医尸检中鉴别生前溺水或死后入水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水中尸体损伤鉴定是法医损伤鉴定中的一个难题。水中尸体上的损伤由于受到水的浸泡和腐败作用,致使创壁受到影响,常规组织学检查和一些生化、生物测定所获得的结果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可信性。七十年代以来,国外有学者报告了应用 SEM观察生前、死后皮肤切创创壁纤维蛋白的情况,借以推断生前伤和死后伤。  相似文献   

5.
<正> 生前或死后伤的确定,长时期来,一直是法医学中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伤后存活时间较长的新鲜尸体,生前损伤的诊断并不难。濒死伤、受伤即刻死亡者或腐败尸体的生前伤诊断则比较困难。死后分尸三十二天后,利用扫描电镜确定颈部生前伤在国内尚无报道,现将我们在法医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斯里兰卡法医官(警察外科医生和法医病理学家)偶尔会遇到入医院不久或住院几天后死亡的案例,这些死者生前曾因偷盗、抢劫或(和)抗拒逮捕等犯罪而被拘留。所有这些案例均由地方法官进行公开调查,并将死者送交法医官进行尸检。法医官要熟悉已掌握的这些嫌疑犯的案情及其临床检查所见的损伤,以查证这些先被拘  相似文献   

7.
横纹肌“收缩带“在法医病理学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君  刘冲 《法医学杂志》1998,14(3):132-134
应用特殊组化染色对14例生前分别死于心肌梗死、电击、烧死、交通事故等损伤的法医尸检的心肌和骨骼肌,22例非暴力死因死后具有超生反应的尸检骨骼肌,及7只大鼠实验性缺血性心肌出现的收缩带进行了研究。着重观察了几种与诊断密切相关的收缩带的形态特点,结果发现收缩带有许多不同的形态,其中一些恒定地出现在某些病因,极具特征。本文探讨了不同收缩带出现的法医学特殊意义,认为收缩带的形态表现与组织类型和损伤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8.
论虚拟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天潼 《证据科学》2010,18(2):234-248
“开放式”解剖是法医学死亡调查中的传统手段。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发展,现在的断层扫描影像学技术已经可以部分甚至全部取代传统的解剖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可以提供个体的损伤或死后变化的二维或三维影像信息.可以充分而客观地反映如骨折、气体检塞、皮下气肿、气压损伤、腐败改变及器官损伤等。这些反映个体损伤或者死后变化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可以为司法实践提供直观、有力的法医学证据。而另一种影像学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探查软组织损伤、器官损伤及非外伤性损伤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如何辨别生前和死后骨折形态的差异,如何调整生前死后变化的信号检查强度等方面。一直没有系统地研究报道。本文将综述有关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法医解剖方面的应用,引入“虚拟解剖”的概念.系统地介绍这种独立、客观和微创的新型解剖方式.并对其在法医学死亡调查中产生的影响做出前瞻性预测。可以预见,在今后大量、广泛的法医死亡调查中.“虚拟解剖”将成为一种普遍应用的损伤和死亡的分析鉴定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支架(coronary stent,CS)植入术中死亡者法医病理检验的要点。方法 回顾了4例CS植入术中死亡者法医病理尸检资料。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紧急行冠状动脉左旋支CS植入术1例,择期手术3例。发现冠状动脉夹层2例、血管破裂1例。冠状动脉破裂患者同时发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三例患者5处新近安置CS部位血管狭窄程度较生前造影报告轻。未安置CS的血管生前造影检查报告的病变部位狭窄程度较死后病理检验重。结论 死后病理检验可有效检出冠状动脉损伤、支架血栓形成,但需解决冠状动脉腔内支架原始形态观察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生前伤与死后伤皮肤弹力纤维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art氏弹力纤维染色对不同时间的皮肤生前伤和死后伤进行组织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生前伤和死后伤真皮中的弹力纤维在形态和分布上无任何区别,因此,在法医实践中依据真皮中弹力纤维形态变化区别生前伤与死后伤无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司法人员在法医所作的尸体检验报告内,常常可以看到对损伤特征的描述中会叙述到有无“生活反应”。这里所说的有无生活反应,就是鉴别生前伤与死后伤的。生活反应具体有哪些象征,现简要介绍如  相似文献   

12.
法医毒物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本文作者针对法医毒理学的任务、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将法医毒物动力学列为法医毒理学新的分支学科,并阐述了法医毒物动力学的概念、研究目的和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内容涉及毒物动力学、死后分布、动态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毒物分解动力学、毒物死后产生情况等。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将解决中毒法医学鉴定中的许多问题,如尸体或活体中毒当时机体内毒物浓度的推断、死后腐败产生毒物与生前服毒的区别、生前服毒与死后染毒的鉴别、毒物进入机体时间、途径和方式的确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家兔死后体表锐器损伤出血现象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贴近实际办案需要,找到一个更为实用的鉴别生前锐器伤和死后锐器伤的方法。方法家兔脱毛,制作锐器损伤模型,采用大体观察结合HE染色镜下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死后锐器损伤出血量均较少,随着时间延长出血量减少,出血速度慢。死后30min的锐器损伤在形成过程与生前损伤有所区别,但在死后12h肉眼观察结果与生前损伤难以区别。死后1h以上的锐器损伤与生前损伤不同之处在于创缘不会被血染。结论位于尸体低下位置的死后30min内的锐器创与生前锐器创的区别是出血量相对较少。死后60min-90min的锐器伤出血量少,创缘皮肤不被血染,肌肉的出血较局限,与生前损伤相鉴别较容易。  相似文献   

14.
吴家馼  廖志钢  唐元发 《法医学杂志》1990,6(1):4-7,F002,F003
生活反应是诊断生前伤的主要根据.近二十年来,法医病理学在研究生前伤和死后伤的诊断中,采用了多种新兴技术,如扫描电镜技术、酶组织化学技术、酶标技术、电泳技术等,促使生前伤的诊断水平有明显提高.伤后存活1小时死亡者,大部分皆可获得明确诊断;立即死亡或在濒死期形成的损伤,由于生活反应甚微,或受腐败等  相似文献   

15.
机械性损伤受伤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机械损伤研究中,区分生前伤、濒死伤或死后伤,推断伤后存活的时间,是极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它对于法医工作的案件侦破和事件重建(Reconstruction of event)等均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法医学检验中,主要根据损伤局部有无出血,创口哆开程度,镜下有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生活反应,来判断生前  相似文献   

16.
法医检案过程中,除致死性损伤(主要损伤)外,经常可见其他损伤,称这类损伤为附加伤。按照附加伤形成的时间分类为生前附加伤和死后附加伤。  相似文献   

17.
王佐飞 《法医学杂志》1991,7(1):26-29,40
尽管人们对癫痫的研究已有很长历史,但对其病因、发病机制、死因和死亡方式的认识仍很有限.即使是典型案例,法医病理学家也很难在尸检时找到有诊断价值的病理变化.Copeland对Dade县法医局1978~1982年经该局检验的死因统计分析表明,因癫痫致死的案例占全部因疾病和事故死亡人数的2%,其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在2-22/1000之间.因此癫痫引起猝死应引起法医工作者的足够重视.由于各种原因.死者生前往往拒绝向外人透露自己的病情;死后,其家属也有隐  相似文献   

18.
损伤在法医学检验中涉及面较广.旦复杂。既有尸体损伤,又有活体损伤;既有自杀、他杀的损伤,又有自伤、他伤的损伤;既有生前伤.又有死后伤;既有伪伤,又有真伤。从损伤的分类或命名上也不统一,特别活体损伤的性质。有的是以自杀、他伤、意外事故的鉴别为主;有的则以致伤手段为主,如造作伤;有的则以致伤目的为主,如诈伤;有的则以伤和病合并命名等。根据法医实践,作者认为法医学损伤的检验应从理论上予以理顺,据我国目前的法医检验状况,可分为尸体损伤鉴定和活体损伤鉴定两部分、前者应包括:(1)生前伤死后伤的鉴别;(2)损…  相似文献   

19.
损伤时间推断研究部分进展田雪梅,孙洪涛损伤时间的推断是法医工作者们极感兴趣而又很困难的一个研究课题,几十年来世界各地的学者们从各个方面进行了人格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损伤时间的推断有两个主要内容:①生前伤与死后伤的判断;②生前损伤经过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鼠骨骼肌损伤后BECN1、LC3和p62三种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鉴别生前与死后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72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被随机分为未损伤的对照组、生前损伤组(0.5、1、2、4、8、16和24 h)和死后损伤组(0.5、1、2和4 h),制作大鼠右后肢损伤模型。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对照组、生前损伤组以及死后损伤组骨骼肌中自噬蛋白BECN1、LC3-2/LC3-1和p62的表达,分别将数据中心化和标准化处理,建立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te analysis,OPLS-DA)鉴别模型。结果大鼠骨骼肌挫伤后BECN1、p62蛋白的表达以及LC3-2/LC3-1值在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组中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ECN1的表达量及LC3-2/LC3-1值经中心化和标准化处理后,可区分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OPLSDA模型提取的主成分对模型的解释程度较好(Rx2=0.563,Ry2=0.439),但预测程度稍差(Q2=0.366)。结论大鼠骨骼肌损伤局部组织中BECN1、LC3-2/LC3-1值可用于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