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一段时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温州货”与“假货”几乎形影相随。温州人则大喊其冤。骂之者说假,辩之者说真。假耶?真耶?记者最近在温州采访,对此作了一番探究,颇有所悟。 说假是假 说真是真 199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考察温州。在一个首饰摊前,李瑞环问:“你卖的是假的还是真的?”摊  相似文献   

2.
槐下居随感     
一、君仁臣真 战国时魏的国君魏斯任命乐羊当三军总司令,攻陷了中山国(今河北省灵寿至唐县一带)。随即把它并入魏国版图,作为儿子魏击的封邑。有一次,魏斯问他的臣僚:“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一致回答:“仁慈的君主。”只有任座一个持异议,插嘴说:“你得到土地,不封你的弟弟,而封你的儿子,怎么能称仁慈?”魏斯勃然大怒。任座一看苗头不对,立即告辞退出。魏斯再问另一位臣僚翟璜,翟璜说:“你当然是仁慈的君主。”魏斯没好气说;“你怎么知道?”  相似文献   

3.
何谓多层次股票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九条”意见中,鲜明地提出要“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这是一个很到位的提法,清除了过去许多误导性概念。多年来,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的认识一直模糊, “二板市场”、“三板市场”之类的提法,让人搞不明白到底说的是板块还是市场。 纳斯达克国际公司总裁约翰·沃尔来华访问,有记者问:“你认为纳斯达克是二板市场吗”?他回答道:“我不认为纳斯达克是二板市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在我们这里交易买卖,为什么把我们看作是二板市场呢?无论是按股票交易量算还是  相似文献   

4.
阎锡山是民国史上独一无二的“不倒翁”.鲜为人知的是,阎锡山还对其貌不扬的毛驴情有独钟.抗战时期某外国记者在秋林见阎锡山后,曾写通讯戏谑阎为“毛驴将军”. 1929年9月30日,阎锡山陪同冯玉祥一家游五台山.阎锡山让冯玉祥一家都骑上高头大马,自己却骑了一头灰脊背、黑嘴头的老毛驴.冯玉祥不解地问:“百川老弟,你这是取什么样儿?兵营里有的是好马,你为什么骑了个毛驴?”阎锡山回答说:“大哥骑马我骑驴,这本是应该的,我总得比大哥矮一头吧?”冯玉祥哈哈大笑道:“你这个人哪,穷讲究真多!”  相似文献   

5.
明星的脾气     
老纯 《瞭望》1999,(51)
演艺圈里的一些演员,名气一大,脾气就“逐步升级”,让观众敬而远之,甚至是怒而骂之。明星的脾气大,首先是以特殊自居。一明星因为某报说了些他不中听的话就怒气冲冲地找上门来,警告记者和编辑:“出门要小心!免得挨揍!”真叫人吓一跳。明星的脾气大,是自认为高人一等。一记者采访某明星,问:你觉得你在这部戏里演得怎样?明星回答:你说怎样就怎样。又问:你对国内男演员有何评价?———没什么评价。对记者的采访不屑一顾。因为我是明星,可以藐视他人,目无一切,可以盛气凌人。但别忘了自大一点是臭啊。明星在初露“尖尖角”的时候,总是那样的…  相似文献   

6.
参观者没有参观到的东西 我经常在各地跑,遇到参观过苏南乡镇工业的人,总要打听一下他有什么感想?发现有什么新招?在甘肃省的一个县里,一位参观者对我说:“人家(苏南)那厂房,那设备,我们怎么能同人家比?”我问他:“你了解他们当初是怎么干的吗?”答:“这个嘛,没有了解。”陕北的一位参观者对我说:“我  相似文献   

7.
宏图 《瞭望》1988,(42)
谢晋先生答日本《读卖新闻》香港支局记者原义明君问,有节对话值得玩味,摘引如下: “原:听说你前几年曾被中国年青一代的导演批评,他们认为你的电影手法已经落伍、过时了。这是真的吗?你对此有什么感想?”  相似文献   

8.
问:你认为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男人最好? 答:中国男人。问: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类男人? 答:有特点的男人都喜欢。问:你最要好的男朋友是谁? 答:这个就没有必要说了吧。问:你谈过几次恋爱? 答:这不能说,秘密。问:你第一次谈恋爱是几岁?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位准备买车的朋友问:你说我是不是应该等一下再说,眼看咱们就要“入世”了?还有一位退休的老同志忧心忡忡地问:我一辈子那点积蓄都放在门口的银行里,你说“入世”后咱们这些银行会怎样?我那点钱不会就没了吧? 随着“入世”的临近,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9月17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下雨天,生产队里开会。一个缠过足的老太太一颠一颠地走到我面前,悄悄地问我:“你会不会写字?”这问题问得奇怪,下乡的知识青年,怎么可能不会写字。不过看老太太问得认真,不像是开玩笑,我也认真地点了点头。“那么,你会不会写信?”我又点点头。老太太的眼睛一亮,有点迟疑地问道:“你,能不能帮我写一封信?”她说着,从大襟上衣的胸口里拿出两封捏得皱巴巴的信,“我儿子写了两封信来,我想给他回个信。你帮帮我,好吗?”这样的要求,在我是力所能及,我便答应了她。老太太的儿子在外地干活,写了两封信给她。两封信相隔有半年,写得很简短,内容只是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现场短新闻评奖在大邱庄举行,当天禹作敏来看大家。他介绍了大邱庄的一些情况后说,以前有人批他,说:“抬头向前看,低头向钱看”口号不对,怎么能向钱看呢?他反驳说:你没有钱能办事吗!现在大家都讲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什么,记白了还不是钱?农民理解问题就那么简单,讲求经济效益就是向钱看。禹作敏还讲了个故事:有一次,有个领导干部到大邱庄。禹作敏问:“你这局长一月拿多少钱?”“二百多吧。”“想多拿点“吗?”“不想。”“你说这不是神经病吗?通过正当渠道多收入一  相似文献   

12.
垃圾新闻     
韩羽 《瞭望》1989,(17)
邻居老李悄悄告诉我:“前天出了个稀罕新闻”,我问:“什么稀罕新闻?”他说:“干疗所大门口旁边不是有一排垃圾箱么,你猜怎么的?垃圾箱里有两条尺八长的大鲤鱼。一个老工人看见了要捡起来,他老伴说,八成是坏了的,捡它干什么!老工人摁了摁,冰凉绷硬,是冻着的。你想,大冬天冻着的鱼怎会能坏!老工人捡起来提回家去了。一开膛,你猜怎么的?鱼肚子里有个塑料卷,真神了,打开塑料  相似文献   

13.
“韩美林哪里去了?”熟人、朋友们互相打听着。有的摇头说:“不知道”;有的开玩笑说:“他失踪了”。 直到一九八一年年底,《韩美林画展》在合肥开幕的那天,他才突然地“冒”了出来。我见面就问:“这一年,你跑哪里去了?”他避而不答,亲热地拉着我的手说:“走,请看画去!”  相似文献   

14.
一傅众咻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宋国大臣戴不胜为使宋君受国人拥戴,很希望他明礼义,做善事。因无良策,便向孟子请教。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让你的君王做善事吗?我先问你一个问题。有个楚国大夫在这想让他的儿子学会讲齐国话,那么是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 戴不胜回答说:“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干扰他,这样,尽管天天鞭打他,逼他学会齐国话,也是办不到的;要是把他领到齐国临淄城中庄街岳里这样的闹市住上几年,那么你就是天天鞭打他,逼他讲楚国话,也是办不到  相似文献   

15.
寓贬于褒     
战国时期,魏国吞并了中山,魏文侯(名斯)把这块新占领土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事过不久,他问群臣:“我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群臣齐答:“仁君。”然而大臣任座大声说:“您得了中山,不封给自己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达怎么能说是仁君呢?”(当时列国的习惯,这样的地方都封赏给君主的兄弟)文侯听后火怒,任座也吓得急忙逃离。此时魏文侯又问翟璜,翟说:“您是仁君。”文侯又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翟磺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宽厚,大臣才耿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统柯立芝有一位女秘书,人虽长得漂亮,但工作中却经常粗心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立刻赞她:“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柯立芝的评价让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又说:“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能和你的打扮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公文处理上很少出错了。一位朋友事后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柯立芝得意洋洋地说:“这很简单,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疼啊。”好一个精妙的比喻啊,我们姑且称之…  相似文献   

17.
打电话给一位领导,问:“这些日子怎么看不到你的身影?”对方答是因为“天天开会,实在忙得不得了”。又问:“天天开会有什么用,年关到了,你是领导,老百姓的冷暖寒热怎么办?”他答道:“我都放在心上呢。”  相似文献   

18.
学会打比方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曾任魏国的宰相。有人对国君梁惠王说:“惠施这个人讲话喜欢打比方,你要他不打比方,他就说不出什么来了。”第二天,梁惠王对惠施说:“我听说你说话爱打比方,往后,你讲什么就直截了当的,不要打比方。”惠施笑了笑,回答说:“要是现在这里有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他来问我,我就回答他说:‘弹弓就是弹弓那个样子嘛!’那么,您想想这个人会明白吗?”梁惠王听了说:“这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被市场经济的灯红酒绿嘈杂喧嚣“掩埋”得已经少有声息的角落。尽管四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差不多家喻户晓,但作为预防工作主体的各级卫生防疫站,却是日益地不为人知了。“您知道防疫站是干什么的吗?”就在位于地坛附近的北京市防疫站不远处,记者向一位摆书摊的老太太问路时,顺便这样问她,她先愣了一下,然后很机智地回了一句:“您不是要去那儿吗?去那儿一问您就知道了。”再问一中学生模样的小伙子,他也犹疑了一下,说:“是打预防  相似文献   

20.
贴心保姆     
亓秀芳 《慈善》2021,(2):38-39
新的一年开始,我已经奔向新的年龄高峰:八十岁了,名副其实的耄耋老人。前几天,戴着标有社区志愿者的红袖章,我们退休老党员在小区的各个角落巡逻,为社区治安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位志愿者问我:“多大年纪啦?过70岁了吗?”我哈哈大笑,对那位志愿者说:“你真会开玩笑,我多次告诉过你,如今80岁,正式开始奔九了。”那位志愿者笑着说:“还真是问过多次,你的长相年轻,面嫩.我总是记不住,总觉得你70岁刚刚出头。”大家一阵狂笑,然后再开开玩笑,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