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旭霞  余桢 《知识产权》2007,17(5):78-83
利益平衡通常被作为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路。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转基因技术作物已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转基因技术作物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利益平衡理论在协调各方利益时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利益平衡理论为支撑,分析转基因技术作物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产权人利益与农民利益保护间、知识产权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间、"强保护"国家利益与"弱保护"国家利益间存在的失衡,提出了确定以转基因技术作物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理性框定,以及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制度的合理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利益的国际平衡协调的建构设想。  相似文献   

2.
李武健 《法律科学》2011,(4):147-153
传统国际投资仲裁无论在程序安排还是价值取向上都倾向于偏袒外国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而对于东道国社会利益的保护则是缺乏的。由于东道国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仅仅考虑的是经济利益,也需要考虑某些社会利益或者社会价值的需求,因此在国际投资争端仲裁中,应当重视保护东道国的社会利益。在晚近的投资仲裁程序与实践中,保护东道国的社会公共利益的趋势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3.
基因专利保护范围边界的确定是当前生物科技专利领域中争论的焦点之一。专利保护范围决定着专利垄断权的实际价值,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直接影响着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梳理美国、德国、瑞士和日本在基因专利保护范围上的发展变迁趋势,同时初步探讨对我国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界定方面给予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已历经30余年的发展,这一过程也是中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不断比较、借鉴、移植世界各国先进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经验及与国际公约接轨,逐步国际化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在知识产权受到公法与私法的二元保护体系中,如何应对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趋势,推进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发展,秉承相应原则十分必要。本文结合知识产权自身特点,通过探讨利益平衡原则、及时原则和谦抑性原则这三项原则,以期对知识产权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商业秘密由依靠私力保护到国家司法给予救助,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过程。随着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日益增多,运用法律手段,特别是通过制定专门法律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利益已成为各国立法的趋势。中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顺应了这样一种趋势,但是,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问题,对问题的分析有肋于在综合其他国家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优良的基础上,建设和完善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工业化的推进,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实施低碳技术已成为全球性趋势,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已成为全人类的迫切需求.目前,包括强制许可在内的低碳技术强制推广措施已见诸于众多国际条约和国内法律法规中,对于低碳技术专利权人来说,其专利权背后的经济利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如何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下,既符合全球低碳技术推广的要求,又能够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对于低碳技术专利权人来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低碳技术专利权人必须主动出击,将其技术转化到实践中去.同时平衡技术推广与专利权利的保护,从而避免强制性措施对其经济利益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7.
商事人格权──人格权的商业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传统的人格权制度主要在于保障人格之完整性与不可侵犯性,着重于非财产性的人格利益之保护,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部分人格权已经逐渐成为商业活动上的重要客体。人格权的商业利用对传统的人格权制度与理论造成了冲击。一方面,于普通的人格利益之外,又分离、形成了一种包含经济利益在内的相对独立的人格利益——商事人格利益,人格权发展成为维护商事人格利益的、兼具财产权属性和具有财产价值的商事人格权;另一方面,为适应商业活动的需要,这些人格权必须具有一定的可转让性与继承性,而且,在权利的保护上能够适用相应的财产权救济方式,以维护人格权在商业利用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8.
商标权是一种财产权,反映的是一种利益关系.叠加的商标权风险与既往刑法保护的失衡,不仅证成商标侵权已成为"重灾区",也意味着刑法保护制度的阙如与方向性偏差.利益均衡是现代法的基本精神.在"混淆可能"成为商标侵权的基准之际,刑法保护应转换方向,弥补商标权及权利人应有利益的短缺,妥当性增权,实现利益配置相对理性的均衡.我国应选择结合型立法模式,增设反向假冒商标罪,扩大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行为方式,将注册服务商标纳入犯罪对象,进行罪刑均衡改革等合规的刑事风控,从而达致刑法保护的价值平衡及其父权主义的进化.  相似文献   

9.
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赖利益越来越广泛的存在于各种法律关系中,而"信赖利益"能否作为民法保护客体,我国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本文从信赖利益成为民法客体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分析,将信赖利益纳入民法保护客体中,使其法律化,从而完善我国民法对信赖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与复制的速度和途径,也改变了著作权原有的生存与保护环境。网络环境下的社会利益与著作权人利益的冲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本文拟从著作权的发展背景以及立法对著作权保护入手,探讨网络环境下在著作权人个人利益保护与社会利益保护之间冲突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数据产业的发展使得数据主体、数据控制者、数据利用者、数据交易者等不同利益主体对商业数据相关权益的保护提出新的诉求,数据尤其是商业数据成为新兴权利研究的重点.新兴权利是权利与利益的混合体,商业数据置于其下的保护基础在于实质性投资,本文以是否公开作为分界线,区分权利与利益,对非公开商业数据,给予权利保护;对已公开的商业数据中投入实质性投资的部分,给予权益保护.以行为规制模式统一商业数据保护路径,通过对《反不正当竞争法》条文的增补,实现商业数据保护与现有法律体系的衔接.  相似文献   

12.
行政法上风险利益保护的本质是行政机关对相对人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其建立在风险自担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的基础上,即风险利益作为投资者自担风险的一种回报,本质上属于个人财产权之范畴,理应受法律保护,且不受非法减损.然而在现实中,这一利益不仅欠缺直接立法规定,而且被侵害现象极其普遍,仅依靠信赖利益保护根本无法获得有效救济.基于此,对风险利益的保护不仅要规范立法,更要在法律规则的基础上将其上升为一项法律原则,以实现风险利益与信赖利益的并行保护;此外,根据风险利益产生渠道和风险几率的不同,应当建立风险利益分类保护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关于著作权保护的趋势,从不同角度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是,就著作权保护发展的深层本质而言,笔者认为,现代著作权保护的发展变化有以下几个新趋势:著作权保护正在由保护创作演变成保护投资;由创作者中心向投资人中心演化;由创作自由导向向市场、效益导向演化;文学艺术作品向文化产品演化;文化市场由自由竞争、丰富多彩向垄断化、单一化演化.其中,垄断化趋势是最为重要的趋势,是其它几个发展趋势的归结.知识产权反垄断近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对知识产权反垄断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专利权上.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普遍意识到,只关注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而忽视对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会破坏金融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如何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以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乃至国际经济组织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制度和经验为参考,研究国际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趋势,以期对我国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对消费者利益的法律保护刘克希在商品交易中,购买、使用商品的消费者个人,与销售商、生产商相比,无论在经济实力、交易经验还是在法律援助、诉讼经验等方面,显然处于弱者地位。商品经济越发展,这种趋势往往越明显。为了抑制这种趋势,以实现社会公正,商品经济较发...  相似文献   

16.
地理标志是一种知识财产,反映了特定自然、人文地理因素下生产与产品的关联性,其所代表的产品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及良好的品质特征,从而逐步成为各国法律和国际条约所保护的对象,我国也应当顺应潮流发展,尽快与国际保护接轨,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地理信誉的保护,使我国地理标志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保护主义,细分起来有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行业保护主义等等.其本质是以维护地方和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损害国家利益.这种保护主义与腐败相联时,往往又成为了保护腐败行为.它阻碍案件查处,放纵腐败分子,不但干扰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正常的政治生活,严重阻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损害党的威信,危害党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颁布实施的情况下,个人信息司法保护的利益衡量更显重要,主要体现为个人信息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数据利益之间的冲突与平衡。从法律依据看,我国法律文本中解决个人信息利益与其他利益冲突的规定主要体现为“数据条款”和“公共利益条款”。从司法实践看,公共利益界定的模糊导致了其与个人信息利益的紧张关系,公共利益代表机制的多元加剧了其与个人信息利益之间的冲突,且呈现出“重追责轻管理”“重刑轻民”、救济机制不畅等特点。实现个人信息司法保护的利益平衡,在解释论层面需要强化处理个人信息基本原则、保护责任机制和侵权法律责任,在立法论层面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相关核心概念、创新个人信息保护模式、建立专门个人信息保护机构以及健全个人信息权益救济规则。  相似文献   

19.
李顺德 《知识产权》2012,(9):3-11,10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成为十分现实的问题.我国当前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究竟应该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强化禁止知识产权滥用,对此一直存在争议.事实上,知识产权滥用问题在我国客观存在,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防止知识产权滥用问题上与 《TRIPS协定》存在明显差距,亟需修改和完善.我们应认清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滥用的含义,厘清知识产权滥用的不同法律层次,充分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调整方式,保持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反垄断法视野中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反垄断法都把保护消费者利益作为自身的立法目的之一,但是在传统理论和实践中,消费者利益的概念基本上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者福利;反垄断法对消费者的保护被认为是保护竞争产生的间接结果,因此只是一种间接保护。固然应该重视并发挥反垄断法间接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功能,但也同样应该重视反垄断法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加强对消费者利益直接保护的趋势;对消费者利益的直接保护认识,为探讨消费者获得损害赔偿救济奠定了基础。对消费者利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的转变问题进行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