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与实践》2007,(1):36-37
随着2006年的过去,我国稳健的财政政策已经连续实行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出讯息,2007年将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将在继续创新中适当微调。  相似文献   

2.
《时事报告》2005,(4):16-17
政策背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表明,我国从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将逐渐淡出。  相似文献   

3.
辛鸣 《半月谈》2004,(24):22-24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表明我国从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将逐渐淡出。从“积极”到“稳健”.这次政策转向意味着财政政策将从单纯注重经济指标转为兼顾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为其注入更多的人性关怀色彩。就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来说.这一转向并不意味着从“积极”转向“保守”,而是预示着一系列重大改革与发展举措的陆续登场。从这个意义上说,稳健是更深层次的积极。  相似文献   

4.
贾康  马晓玲 《半月谈》2005,(4):62-63
2005年中央开始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双减”,即适当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近7年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安排下.长期建设国债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财政政策不宜一下子转向紧缩的财政政策。未来长期建设国债的走向依然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关于财政政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8日,中宣部等六部委为配合正在全国城乡集中开展的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联合举办系列形势报告会,邀请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同志作了关于财政政策几个问题的报告。金人庆同志简要回顾了我国财政政策的历史,深刻阐释了中央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的意义,并具体介绍了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报告紧密结合经济形势,紧扣大家关心的问题,深入浅出,对于广大读者了解财政基本知识和掌握财政政策均很有帮助。本文根据录音整理并经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接着,2021年12月27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要求,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对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7.
2004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2005 年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这是中央 , 。作出的加强宏观调控的新的重大决策 这也意 。味着 为中国经济增长贡献良多的积极财政政 ,策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 稳健的财政政策将取 ,而代之为中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从 积极 到 。 “ ” 稳健 的变化 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 , 。 一 含义不同 、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在总需求不足 。 …  相似文献   

8.
临近年关,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给房地产行业带来的丝丝寒意。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一个清晰的信号: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中国最高决策层对已实施10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的首次变调。  相似文献   

9.
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2009年财政政策将由“稳健”转为“积极”,重点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来改善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加大对民生的投资力度,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加快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展等投资,减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相似文献   

10.
●中央提出明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的,是又一次科学的相机抉择。●稳健的财政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说来,要注重把握“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个字。●继续保持一定的赤字规模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是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要求,也是保持一定宏观调控能力的需要。●在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过程中,中央财政将通过积极运用财税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转移支付等措施,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由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是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由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意味着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从扩大需求和拉动经济增长逐步转向加强薄弱环节和调整经济结构。●稳健的财政政策不是单纯的调控总量,而是要在总量调控的同时承担和实现调整结构的任务,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政策掌握和实施难度较大,因而需密切注意实施效果,防止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2.
最近,国家信息中心对当前以至今后的经济政策进行了梳理概括,认为2009年我国的宏观政策有十大取向。一、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2009年财政政策将由"稳健"转为"积极",重点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来改善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中国论坛》2008,(2):122-125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和股市前景,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话题。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股市走势会不会发生实质性逆转?财政政策依然稳健,但又是减税,又是增加开支,是否意味着财政政策会呈现宽松局面?中国经济已处高位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回落,这种回落会否出现在不久后的某个时点?面对愈演愈烈的成本推动型通胀,  相似文献   

14.
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4年10月29日起,一年期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相应调整其他档次的存贷款利率,并进一步放宽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A.调整B.降低C.提高D.放宽2.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①抑制投资过热 ②放慢经济增长③降低原油进口 ④防止通货膨胀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要实行A.积极的财政政策 B.稳健的财政政策C.活跃的财政政策 D.保守的财政政策为搞好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为实现我市“十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五”后四年,继续保持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刺激投资增长;  相似文献   

16.
王宇  韩洁 《政策》2011,(1):44-45
2010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与过去两年来的"双政策"原有基调相比,2011年财政货币"积极""稳健"基调中透露出哪些新意?传递出哪些信号?最近,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是新世纪、新千年的开端,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起始之年,做好2001年的经济工作,对于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至关重要。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践证明,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中央财政发行国债引导和调动社会资金,是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1998年~2000年,我国共发行3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连同配套资金的投入,国债项目总投资已达1.5万多亿元,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时讯     
中共中央于2004年12月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5年经济工作六项任务 实施了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式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部署了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三、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四、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1996年以来,我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拉动国内需求的增加,其中包括国民的消费需求,但效果与预期目标相距甚远。究其原因,就国民消费需求而言,存在着一系列的阻碍,政府必须消除这些障碍,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实现了发展和改革的各项预期目标,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