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十数年时间里,苏北、鲁南等地广泛流传起一场关于"水鬼毛人"或"水怪"的谣言风波。事实上,该谣言自1947年夏秋之交即已初见端倪,其最早的故事形态缘于上海发生的"水怪"传闻,后由流动群体传至江浙局部地区。这一谣言虽几经潜伏,但于1949年7月至1950年4月、1953年4月至10月、1953年底至1954年夏及1956年4月至9月数次集中爆发,波及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及湖北多省乡村地区。谣言初起时往往只是突发性行为,涉事个体亦希望通过传述谣言寻求未知事件的合理性解释,进而释放内心焦虑。但个体恐惧之所以很快转化为集体恐慌,战争忧虑、灾害频仍、政权变易与制度更替等动荡不安的特定历史语境,充当了重要激发因子。经久不息的谣言风波既是社会动荡的结果,亦为社会失序的表征,体现了政权鼎革之际乡村社会惶惑不安与焦虑彷徨的集体心态。  相似文献   

2.
上海解放前后,有两类意识形态化的谣言在社会上传播,一类谣言丑化共产党形象,还有一类谣言无中生有,散布虚假不实消息,在民众中造成恐慌。这些意识形态化的谣言以攻击中共为主要目标,其内容大多关乎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社会秩序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不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稳定。针对社会上传播的形形色色的谣言,中共果断采取了应对措施,组织人民团体通过各种形式教育民众,并利用报纸及电台进行宣传和辟谣。针对给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破坏社会稳定的造谣传谣之人,中共利用法律的手段采取了有效的惩治。这些应对措施化解了谣言带来的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3.
崔丹 《党的文献》2018,(1):123-127
上海解放前后,有两类意识形态化的谣言在社会上传播,一类谣言丑化共产党形象,还有一类谣言无中生有,散布虚假不实消息,在民众中造成恐慌。这些意识形态化的谣言以攻击中共为主要目标,其内容大多关乎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社会秩序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不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稳定。针对社会上传播的形形色色的谣言,中共果断采取了应对措施,组织人民团体通过各种形式教育民众,并利用报纸及电台进行宣传和辟谣。针对给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破坏社会稳定的造谣传谣之人,中共利用法律的手段采取了有效的惩治。这些应对措施化解了谣言带来的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解放前后,"美国之音""台湾广播"等媒体以及国民党匪特、唯利是图的投机商人、原国民党政府的旧职员等制造、散播了许多谣言,如"共产党是共产共妻的"等。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在上海传播的谣言主要特点是意识形态化色彩浓厚,核心政治倾向是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破坏新生政权。这些谣言扭曲和丑化共产党形象,散播虚假消息,给社会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针对这些谣言,中共果断开展了反谣言行动,化解了谣言带来的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5.
中共建政之初,政权尚待巩固之际,全国出现匪夷所思的"称王称帝"事件不下百起。作为个案"称王称帝"事件的安徽"韩朝"暴乱案,其实是许多农业社社员个体参加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所追求的社会变革目标是回到小农传统理想社会的农民式反叛,即暴乱。该案是粮食统购统销及农业合作化实践、一贯道道首及道徒煽惑、干群矛盾与冲突、社员本身的迷信谣言及升官发财思想作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案发生后,地方政府即进行剿抚并举的意识形态化应对,在各级党委与政府有效的社会控制及强大的组织动员面前,该案在初始阶段即被平息。平息之后,该案作为典型反革命案例,随即进入司法实践层面,通过此暴乱案在预审、终审、宣判及执刑过程中一定程度的挖掘与描述,可见,加强中共的集中领导与控制、一定程度上遵守审判程序、贯彻群众路线及考虑案犯罪恶的历史与现行关系,是建国初中共最为重要的司法实践逻辑。通过该案的研究,为此种司法逻辑实践提供一个详实的个案研究补充。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网络政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网络政治谣言因其国际传播的即时性、传播路径的隐形性、"蝴蝶效应"的危害性而对党群关系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在国际预期重大政治事件发生前、国内公共危机事件应对处置时以及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展演变后等场域,极易产生、传播与复制网络政治谣言。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中政治宣传的需要、国内社会矛盾频发中利益表达的需要、网络媒体新闻话语权争夺的感官刺激以及网民在负面情绪驱动下的非理性行为是造成网络政治谣言传播的多维诱因,给党群关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形成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引发公共政治危机、阻碍党群良性互动等负面效应。对此,必须依靠政府治理系统——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增强社会的透明度;法律支持系统——健全网络法律规范,实现法治思维转变;信息管控系统——加强网络监控管理,构建谣言预警机制;公民意识系统——提升干群媒介素养,推动党群和谐互动等对策进行治理,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部分境外媒体不遗余力地抹黑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新疆棉花"等事件中,短时间内炮制尽可能多的网络谣言,利用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点,传播到国内社交媒体和平台,趁乱造成民众认知混乱、价值观扭曲,甚至引发非理性行为,造成持续的社会恶性影响。研究境外媒体炮制的网络谣言特征、方式及应对策略,对有效控制网络谣言危害、提升政府管控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事实证明,美式民主并非"普世价值",对其强制输入或盲目推崇均会造成灾难性后果。这种后果有多方面表现,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混乱。制造文化断层。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亨廷顿认为:"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美国采取精心包装的、隐蔽的渗透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7,(8)
朝鲜半岛在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便受到来自大陆和海洋两股势力的影响。历史上,半岛或受陆权控制从属于"华夷体制"之下;或被海权国家日本兼并沦为殖民地;更有甚者出现海陆权国家在此相互竞逐爆发战争的局面,其中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便是海陆权相争的典型。这场战争体现了远东地区大国力量对比发生的变化,俄日矛盾不可调和走向对抗;崛起的日本一举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衰落的晚清走向灭亡。可以说,围绕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展开的日俄战争对该地区大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地缘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古田会议提出和正式确立的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原则,对于在新时期应对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局面、搞好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认真总结和分析思想建党原则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直面和应对"去意识形态化"、"普世价值"论、"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的挑战,也对搞好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2008年西方金融资本核心区华尔街金融海啸次第引发的全球危机和发达国家债务危机,源于西方的现代上层建筑的政体危机,或称现代政治危机;其所以引发西亚、北非的政治动荡,则可归因于这种政治体制的泛意识形态化的普世价值,在危机爆发时直接地、显著地作用于上层建筑的逻辑结果。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董筱丹薛翠温铁军的文章《发达国家的双重危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成本转嫁》对此作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2.
东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二战"后采纳了资本制度和威权体制,二者之间的结合是基于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威权体制、资本理性和现代化构成了东亚型资本政治形态.由于现代化内含着发展的逻辑,由此造成威权体制与资本理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终造成"硬威权主义"向"软威权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13.
徐刚 《理论学刊》2006,(2):116-118
在《美学意识形态》一书中,伊格尔顿通过美学发展的线索书写不同时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他认为,并不存在纯粹精神和超越意义上的人类审美活动,作为理论话语的美学总是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政治意识形态相勾连,这种意识形态化的审美往往成为政治权力植入身体的中介,是资产阶级实现文化领导权的一个中间环节。更为重要的,意识形态的二重性即身体所蕴含的反抗元素,又对这种美学意识形态的建构形成威胁,这构成了权力与美学的深层悖论。  相似文献   

14.
火线入党作为一种政治奖励,在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为激发干群的斗志和信心,胜利完成任务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火线入党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掌握不好极易产生负面效应,故不宜在地方提倡。 一是标准难掌握。在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党组织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入党对象作出全面细致的考察,一般用突出表现和成绩代替政治标准,而忽视其平时表现和群众公论,容易造成少数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的人混入党内。有的地方就出现了要求发展劳改释放分子火线入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E时代,网络舆论作为现实社会舆情在虚拟社会的投映,往往是民意的一种集中表达,在与各级政府的多维互动中,需要各级政府做出积极回应并进行理性引导和处置,这既是在检验政府的行政能力,更是考量E时代政府的公信力伦理建设。在应对网络舆论的实践中,政府面临着"信息场和舆论场"错综复杂、价值冲突、制度悖论、技术难题等挑战,政府应该根据网络舆论在发酵、扩散、爆发和平息阶段的特点,立足于现代政治伦理维度,建立快速的反应和回应机制,真诚负责地构建官民互动平台,实现制度"硬控制"和价值关怀"软引导"的协同并进,从而守护自身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张耀南  张伟伟 《前线》2016,(12):36-38
干群关系是我国政治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始终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从中华祖先构建的一种普遍有效的"公共哲学框架"即"三款六式"出发,去研究和解析干群关系,既可以梳理出干群关系的所有形态,也可以指明干群关系的发展趋向。在"三款六式"这一框架之下,干群关系共有三款,即"相分"、"合一"和"若一",每款之下又有两式,共计六式,把干群之间的所有关系形态都完整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自身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凝练出"增强党性"的政治议题。"增强党性"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必然,也是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现实要求。以《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的颁布为代表,"增强党性"的政治实践逐渐展开,为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和走向全国执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增强党性"的实践为当前提供了两个重要的历史启示:第一,增强党性不是空洞的政治要求,必须时刻以问题为导向;第二,增强党性不是机械的组织纪律,必须真正建立党员的思想认同。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学界对"文化大革命"的认知,是随着研究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各种史料的不断涌现而逐步深入的。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批西方学者借鉴了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将"文化大革命"研究的重点从精英政治转向群众运动。由于这种研究受主观预设、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等因素的限制,他们提出的"社会冲突理论"存在着明显的偏误。本文基于南京地区"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实证研究,深入地探讨了当地群众运动的起源、群众派性认同的形成以及群众派性斗争持续存在的动力等问题,对"社会冲突理论"的一些结论提出批评和质疑,并试图对"文化大革命"运动本身作出新的整体性反思。  相似文献   

19.
2021年以来,俄罗斯在欧洲屡屡遭遇冲突,对手多是中东欧国家,且背后不乏美国的指使和纵容。这不仅体现出拜登上台后俄美间的新一轮较量,也显示出欧洲地缘政治已从欧美俄三方博弈转变为"四元"新格局。两起冲突显露地区新力量格局俄罗斯在欧洲遭遇的冲突最受关注的有两起。一起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军事对立,这是一场一触即发的热冲突。  相似文献   

20.
在"茉莉花革命"的冲击下,执政33年的埃及民族民主党不仅丢失了政权,政党自身也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走向瓦解和消亡。与经济和外交上取得的成就相比,埃及的政治体制在近六十年的时间中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其政治发展相对滞后:"强人政治"的特色突出;军队在政治体系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执政党一支独大、垄断权力的政治结构。政治发展滞后与埃及民族民主党丢掉政权具有内在联系:家族政治盛行与国家权力私有化导致了执政党的严重腐败;缺少必要的监督力量,为执政党滥用国家权力提供了便利;公民权利空心化与刚性的社会管理模式导致社会矛盾的积累和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