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上海解放前后,有两类意识形态化的谣言在社会上传播,一类谣言丑化共产党形象,还有一类谣言无中生有,散布虚假不实消息,在民众中造成恐慌。这些意识形态化的谣言以攻击中共为主要目标,其内容大多关乎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社会秩序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不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稳定。针对社会上传播的形形色色的谣言,中共果断采取了应对措施,组织人民团体通过各种形式教育民众,并利用报纸及电台进行宣传和辟谣。针对给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破坏社会稳定的造谣传谣之人,中共利用法律的手段采取了有效的惩治。这些应对措施化解了谣言带来的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解放前后,"美国之音""台湾广播"等媒体以及国民党匪特、唯利是图的投机商人、原国民党政府的旧职员等制造、散播了许多谣言,如"共产党是共产共妻的"等。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在上海传播的谣言主要特点是意识形态化色彩浓厚,核心政治倾向是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破坏新生政权。这些谣言扭曲和丑化共产党形象,散播虚假消息,给社会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针对这些谣言,中共果断开展了反谣言行动,化解了谣言带来的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3.
西安事变发生后,有关中共的各种谣言一时甚嚣尘上,这些谣言或诬称西安事变是中共的"阴谋",或大肆渲染西安已被"赤化"。面对这些不实谣传,中共一方面通过发表公开宣言、利用报刊媒体等途径声明自己的立场,与谣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另一方面通过加大舆论宣传、争取有较大影响的党外人士、发动群众等多种途径宣传自己对这次事变的基本主张。尽管西安事变后的谣言在早期给中共形象蒙上了一些阴影,但由于中共采取了冷静合理的应对措施,最终廓清了迷障,让民众认识到了事情的真相,不仅有力回击了谣言的中伤,而且扩大和增强了自身的社会影响甚至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4.
1953至1954年间,在安徽省的淮河及长江水网地区发生大规模"水鬼毛人"谣言,并造成颇多群体性事件。但安徽省这次"水鬼毛人"谣言并非本地内生,而是从邻省江苏传入,由东向西,多在水网密布地区爆发与蔓延。该谣言在安徽波及范围非常之广,达30余县。谣言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走向意识形态化。"刑事犯罪分子"、"不法分子"和"反革命分子"这两类人是促使谣言走向意识形态化的制造者与煽动者。由于较早受到邻省江苏的警示,安徽省官方早在谣言大面积爆发之前即自上而下地应对,但处理过程中依然造成颇多干群冲突及乱果。在一些市县爆发尖锐的干群冲突之后,这种应对更是强力作为。其最大特点即采取"争取教育"、"严厉镇压"双管齐下的方式,通过组织、干部及意识形态化处理,逐步实现督责式政治解决。应该说,社会治安领域里这种"地方督责政治"模式,确实能够带来实效,却又暗含两难政治困境。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部分境外媒体不遗余力地抹黑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新疆棉花"等事件中,短时间内炮制尽可能多的网络谣言,利用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点,传播到国内社交媒体和平台,趁乱造成民众认知混乱、价值观扭曲,甚至引发非理性行为,造成持续的社会恶性影响。研究境外媒体炮制的网络谣言特征、方式及应对策略,对有效控制网络谣言危害、提升政府管控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丽萍 《党的文献》2015,(2):114-120
宣传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上谣言肆虐,损害了新政府的形象,造成社会不安情绪;同时,旧势力的影响难以消除,社会管理政策、方针难以贯彻;新的政治认同尚未形成,民众对新政府的社会管理缺乏理解和支持,由此宣传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为了强化社会管理,采取了构筑密集的宣传网络,大力发展宣传员制度,通过政治宣传与文化扫盲,将政治使命与实际工作高度结合的措施来提高受众的接受能力和融入度等措施。强大的大众传播网络的构建及其有效运作,使得新政府迅速建立了公信力,有效地缓冲了政权更迭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宣传工作充当了社会管理工作的润滑剂和推动器,使得新政府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管理基层社会。  相似文献   

7.
但午剑 《探索》2015,(2):172-176
网络匿名并不是造成网络谣言泛滥的决定性因素,因而治理网络谣言也不能单纯地一实了之,而是应该从传播动机和其造成影响等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对不同类型的谣言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网络政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网络政治谣言因其国际传播的即时性、传播路径的隐形性、"蝴蝶效应"的危害性而对党群关系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在国际预期重大政治事件发生前、国内公共危机事件应对处置时以及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展演变后等场域,极易产生、传播与复制网络政治谣言。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中政治宣传的需要、国内社会矛盾频发中利益表达的需要、网络媒体新闻话语权争夺的感官刺激以及网民在负面情绪驱动下的非理性行为是造成网络政治谣言传播的多维诱因,给党群关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形成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引发公共政治危机、阻碍党群良性互动等负面效应。对此,必须依靠政府治理系统——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增强社会的透明度;法律支持系统——健全网络法律规范,实现法治思维转变;信息管控系统——加强网络监控管理,构建谣言预警机制;公民意识系统——提升干群媒介素养,推动党群和谐互动等对策进行治理,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微博信息传播的迅速、聚合和裂变,耦合了谣言信息的传播要求,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加强对微博谣言信息的防范与治理,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建立有效微博秩序,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网络谣言是通过互联网媒介得以广泛传播的不实消息和言论。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扩散性强、影响力广、社会关注度高、治理难度大等特点。从网络谣言利用和反映的心理状态来看,可以将其分为期望型谣言、恐惧型谣言、怨恨型谣言、阴谋型谣言、消遣型谣言和神秘型谣言等六种类型。通过识别网络谣言,弄清其产生、传播的机理,探寻其治理路径,对于净化网络环境、化解社会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平潭县地处祖国南部沿海,偷私渡活动历来十分猖獗,给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平潭县偷私渡活动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杜绝偷私渡活动,遏制其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2.
马建国 《学习月刊》2013,(12):74-75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以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突发事件往往是矛盾集中爆发的表现、是不稳定因素叠加的结果,务必以法治加以应对。一、企业应当以法治应对突发事件(一)偏离法治轨道进行维稳,会越维越不稳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近年来,突发事件成了企业的"家常便饭"。或  相似文献   

13.
康庄 《江淮》2012,(7):50
"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谣言本为无本之草、无源之水。但谣言自古有之而从未绝迹。现实社会生活中,谣言是指那些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为公众感兴趣的、未经证实的事物、事件或问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谣言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国界,便成了"网络谣言"。由于网络的便捷化、即时性与无边界特性,使得谣言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迅速。同时,网络传播的主体变成了众多普通网民,人人拥有发言权,个个掌握"麦克风",低门槛、开放式、即时性的网络传播渠道让小道消息、八  相似文献   

14.
正灾难面前一向多谣言。日本海啸时,引发了"盐慌";流感频发时,板蓝根成热销神药。这些谣言产生于信息不对称。人们传播一个相关信息,一旦合乎传播规范,立即就能以出其不意的速度蔓延开来。再看常识类谣言,比如"木瓜丰胸"、"指甲月牙是健康晴雨表"、"木耳猪血是清肺食物"……你不可能一一查吧,而一旦有所放松,谣言就有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5.
造谣“军车进京”6人被拘16家网站被关 2012年3月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无端编造、恶意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北京市公安机关迅速展开调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在网上编造谣言的李某、唐某等6人依法予以拘留,对在网上传播相关谣言的其他人员进行了教育训诫。  相似文献   

16.
信息社会,社会谣言影响力不断扩大,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了新挑战。面对构建理性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政府公信力,保证社会公平和社会舆论如何引导这些新课题,从创新社会管理的角度,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健全信用监督约束和惩罚机制,强化技术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17.
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其目标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因此,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既是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又是中共在根据地进行的一场全面的政治动员,而后者显得更突出、更重要。民众在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接受了中共政权为他们设计的政治行为模式、生产组织模式、社会组织和生活模式等,民众也逐渐脱离了旧权威的势力范围。因此,社会教育提高了民众和中共政权之间的亲和力,使中共逐步实现了对根据地乡村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  相似文献   

18.
李虹睿  许杰  杨思静 《山西青年》2023,(20):187-189
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网络道德风险,这些风险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风险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探讨。其中,网络谣言的出现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侵蚀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重大威胁。通过对这些“造谣”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探究网络谣言产生的根源和危害,并从网络技术层面、高校治理层面以及大学生自身层面提出应对网络谣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手机短信、即时通信工具和微博等新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传播呈激增之势。放眼世界,网络谣言危害已成为具有共性的社会问题。世界各国根据各自国情不断探索治理网络谣言的措施,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治理网络谣言的常态化措施———谣言止于法治明确立法,加强司法。网络谣言属于信息时代的产物,对其认识和治理有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将网络谣言治理纳入立法范畴,加强司法管制,已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美国司法部门在十几年前就已开始关注网上谣言案,且  相似文献   

20.
杨畅  唐励 《新湘评论》2020,(5):54-55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鏖战正酣。我们关注到,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涉及疫情的各种谣言一刻也没有停止,不断地在制造乱局、搅乱人心。当前,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自媒体的高度发达,云传播技术建构起了快捷、立体、全息、互动的新型传播格局,使得这次疫情中的谣言传播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比其他时期的谣言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危害程度更大等特征。尤其是因为疫病的高危性特点,在暂时无法完全知悉病毒本性的背景下,各类谣言客观上更加引起了民众的焦虑与恐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