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国核电行业专利战略研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80年代从国外引进核电技术建造了大型核电站,从国外引进核电技术推动了我国核电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关于核电发展的最新目标是:计划在今后15年里建设至少30座核电机组,到201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到202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4%;在建核电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1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面对我国核电市场发展的大好前景,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正积极争夺这一市场资源。在为期近两年的中国核电招标工作中,俄罗斯原子能出口公司、日本东芝控股的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和法国阿海珐集团子…  相似文献   

2.
李萌萌 《法制与社会》2013,(7):72-74,83
日本福岛核泄漏引起了人们对核电安全的关注和反思,同时也为核电安全管理体制敲响了警钟。此次核泄漏暴露出了日本诸多如核电常规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手段和方式滞后等核电安全法律规制问题;但其法律制度,监管体制等方面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因此我们应结合我国核电自身的发展状况、我国核电法律制度、监管体制以及核文化建设等自身特点,在汲取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完善我国核电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3.
刘久 《法学杂志》2018,(4):122-131
核工业是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保持我国核大国地位,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核电工业的发展又面临着核损害事故的风险。因此,核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对于核电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2018年起正式实施的《核安全法》对核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我国现行核损害赔偿制度依然不成体系,存在专门立法效力层级过低,原则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内容不够完善等问题。建立健全核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有利于保障核电事业的健康发展,能够依法尽可能地补救损害所产生的后果,同时有助于完善我国核法律体系,更为适应核电"走出去"的新形势。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我国未来核损害赔偿法律制度要明确制度目标与宗旨,界定核损害的定义与范围,确立营运者严格责任制与唯一责任制,提高营运者责任限额并实行财务保证制度,建立健全核保险,确立并细化国家补充性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4.
张新波 《刑警与科技》2007,(7B):154-155
系统概述 我国的核电工业科技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核转变成电,把能源源源不断的送到各个地方,国家同时加大了核电站的建设,安全问题也提高到了一新的高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安全生产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字监控把很多将要发生的安全隐患,提前更正杜绝了危险的发生,给国家和施工员带来了安全保证。在很多工地工作人员有时为了方便,违章操作,  相似文献   

5.
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日本颁布了第一部专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法律——《地球变暖对策推进法》。为实现《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减排目标,让日本国内企业积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相关知识与经验,日本政府提供补贴,鼓励企业自愿参与国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这种不采取命令控制模式(command-and-control),而是以自主参加与补贴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有效地降低了减排温室气体所需的管制成本。目前,我国虽然不承担减排义务,但我国政府提出了自主减排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借鉴日本这种柔性立法范例。  相似文献   

6.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我国政府制定的《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中,对未来及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建核电厂提出了"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释放"的安全目标和要求。该安全概念系我国首次提出,对指导我国未来核电发展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多年的核安全技术评价实践,阐述了该概念的起源、发展和相关特点。我国相关设计院近年来推出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就是对该技术的实践和探索。本文提出了实现该安全目标应考虑的6个方面,便于准确理解其内涵并利于执行。  相似文献   

7.
核电危机     
阿碧 《检察风云》2011,(8):60-62
在不少核电站的宣传资料中,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且廉价的能源,比不少能源要优越得多。的确,在没有发生事故之前,核能的确是一种非常绿色的能源。然而,日本东北地区9.0级大地震的发生,令核电站的危险性暴露出来。一时间,人们谈核色变,不少国家开始对核电设施进行检修,即将上马的核电项目也暂缓,一些国家的民众甚至反对政府兴建新的核电站。核电,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消耗与需求急剧增加,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能源安全也成为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借鉴其他国家应对能源危机的对策对我国能源立法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借鉴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本文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能源安全的一般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近年来,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如何在新形势下,既能够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进度,而又不影响国家的能源安全,这已经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兴  刘最跃 《时代法学》2006,4(2):68-74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的实施。目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国际环境问题。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战略是《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举措。我国应当按照《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法律要求,健全和完善气候变化立法以进一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