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尹生 《法学评论》2013,(2):89-93
福岛核事故重创日本,荼毒生灵,污染世界。中国应将民间索赔与政府索赔有机结合起来,依据日本核损害赔偿法与相关国际法向日本索赔。中国受损者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获得赔偿取决于日本法对"核损害"的界定和对核损害赔偿限额的规定,以及地震、海啸能否使东京电力公司免责等因素。按目前日本国内核损害赔偿制度,福岛核事故导致的巨额赔偿难以实现,还需依靠日本政府和国际社会提供额外资助。前车之鉴,中国在大力发展核电的同时,应技术革新、严加管理,尽快出台原子能法,不断完善核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并考虑适时加入核损害赔偿责任公约以分散巨额核损害赔偿风险。  相似文献   

2.
论核损害民事责任中的责任限制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损害责任法律制度中的责任限制原则,是指核装置营运人和装置国对一次核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只在规定的索赔期内承担规定限额的赔偿责任。这一原则是对核营运人承担绝对责任的一种补充,也是对核营运人承担风险责任的合理分散,其意义在于消除投资者承担无限责任的忧虑,促进核能和平利用事业的健康发展。核损害责任法的责任限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赔偿数额和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3.
责任集中是指在有复数责任主体的场合,法律只规定由其中之一承担赔偿责任,而其他责任人则不直接对受害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制度。有关核损害责任国际公约以及各国核损害责任立法,均采用这一法律制度。核损害责任法律制度实行惟一责任或责任集中的原则,将核事件的责任全部归结于核营运人,其他任何人包括制造商或供应商等都不承担责任。这一原则充分体现了保护受害人利益和促进核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核能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核事故造成的损害屡有发生,核安全问题及由此引发的核损害民事责任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鉴于核损害的破坏力巨大,出于最大限度维护受害人及公共利益的目的,笔者认为对核事故的归责应遵循唯一责任原则及无过错责任原则,由民用核设施营运人作为唯一责任人承担核损害的全部赔偿责任,无论其主观上对损害的发生是否具有故意或过失.但这种责任的承担不是绝对的,在战争、冲突、暴乱、受害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这些情形下,营运者可以全部或部分免责.对于事故发生后的赔偿问题,应设置两个层次的赔偿制度:第一层次由营运者进行不具有额度上限的赔偿;第二层次在营运人无力赔偿时由国家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5.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作为一项成熟的法律制度在许多国家与地区法律制度中予以运用,我国《合同法》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这一制度也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前述法律规定却明显缺乏在司法实践环节中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在承租人优先权受损、出租人赔偿责任追究方面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致使良好的法律制度难以"落地"。文章从法学理论以及经济学理论两个方面对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法律制度的性质、意义与价值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肯定了该制度的积极意义与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侵害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之赔偿范围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完善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论证了建立和完善我国侵权责任的重要性,必要性。认为:在英美法系,侵权行为法是由众多判例和特别成文规范构成的与财产法和合同法并列的民法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我国民法通则对侵权责任虽做了规定,但已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作者认为没有发达的侵权责任法,就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作者在本文中设计了建立我国侵权体系。认为应确立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三项归责原则体系。贯彻全部赔偿、惩罚性赔偿、限定赔偿三项赔偿原则。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之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产品责任法应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新《产品质量法》颁布时间不长 ,但我国现行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仍有必要依据保护消费者利益与促进生产发展并重的基本原则、严格责任与过错责任并用的归责原则及全部赔偿、限定赔偿和惩罚性赔偿并行的赔偿原则做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是现代行政法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行政权扩张作为现代行政管理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更加衬托出行政赔偿制度在行政法中所占据的重要法律地位。我国行政法制建设起步晚,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因而势必影响行政法各项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业已确立的行政侵权赔偿制度,本文拟就中法两国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若干问题作点比较研讨,以期  相似文献   

9.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在各国国内法的规定不尽相同,国际社会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公约,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作出了一些相关规定。但是,由于加入公约的国家数量有限以及公约之间的规定有所不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方面仍然存在着冲突。我国《海商法》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的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应当借鉴国际公约以及各国国内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我国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0.
股东出资瑕疵民事责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卓  李岩 《行政与法》2006,(3):124-126
通过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公司资本制度的法律规定、股东出资的法律规定、股东出资瑕疵的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合理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在民事责任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中,应当确立过错责任原则、为违约提供法律救济、完善发起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赵俐 《河北法学》2011,29(10):46-50
福岛核泄漏事件,成为引发多国重估核能建设安全性的重要契机,各核工业发展大国重新审视自身的核电战略,审慎评估核电安全问题。同样,福岛核危机也在警示中国核能安全的问题,引发专家学者反思长期以来快速发展的核电事业背后被忽视的核安全隐患。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理性地看核安全,我们不但需要制定基本法,也需要修改或者增设配套的法律。  相似文献   

12.
范纯 《法学杂志》2012,33(5):137-140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发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日本式经济体制弊端在核电领域的折射。审视日本70年代建立的核电监督体制,其效率性存在不足,加之司法暧昧,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黄莉娜 《时代法学》2009,7(3):114-120
1968年1月,英国、美国和苏联等59个国家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国际核不扩散体制主要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基石。虽然该条约只有11个条文,但是它在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法制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条约也存在某些概念模糊不清、对非核武器缔约国的歧视、退出条款限制不够、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权限等问题。要真正实现全面彻底防核扩散的目标,国际社会需要努力地对条约作出合理的修订和完善,倡导以条约为基础的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14.
国际核安全合作法律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武器扩散、核能利用安全、核恐怖主义问题是当前国际核安全领域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亦是关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命题.解决该问题需要各国超越政治制度的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实现真诚的谅解和持久的合作,建立国际核安全法律机制.现有的国际核安全合作法律机制是以限制核能军用、促进核能民用的国际法律文件为基础、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为组织核心辅以多边及双边实践的初具规模的体系,然而该体系仍有诸多不足.完善国际核安全合作法律机制需要:改善核安全机制的法律基础;优化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效能;建立稳定、合作与互信的国际安全大环境;在集体安全的框架里,加强国际社会的团结合作.  相似文献   

15.
曹霞 《政法论丛》2012,(1):103-110
日本强震引发的核污染事件对全球核电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美国是世界的核电大国,多年来运行着一套全面、协调、成熟的法律规制体系,其系统化的法律法规、易于操作的法律制度与权威高效的职能主管部门,在保障全美核电安全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运行法律规制体系与经验做法对我国核电安全发展也是很值得借鉴与参考的。  相似文献   

16.
程荃 《时代法学》2012,10(3):100-108
欧盟一直重视核安全立法,《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缔造了欧盟成员国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框架,它在一个集中的监控系统下保证了欧盟核能的供应安全。欧盟在2011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加快推进核安全方面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进程,尤其在放射性废物和核废料安全、辐射防护基本安全方面都采取了最新的立法措施,确保欧盟核能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正常发展。我国应借鉴欧盟经验,坚持国际核安全标准,加强核废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建立较为完善的核安全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于1955年正式公布《原子能基本法》后,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民用核能法律体系,却以福岛核事故为转折点暴露了诸多问题。此后日本根据多重防护理论进行构建,以新建立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为核心,依托民用核能损害赔偿为主的民事诉讼与"定期检查许可证交付"为主的行政诉讼的司法实践,辅之以《电气事业会计准则》为基础的民用核能特别会计准则制度,建立起了一套以理论建构、制度架构、司法实践为主,财务会计制度等为辅的日本特色民用核能法律制度体系。鉴于我国推进"一带一路"进程中民用核能合作高速发展以及《核安全法》问世,民用核能法律制度亟需受到高度重视。日本民用核能法律制度发展的新理论、新框架及创新内容,为中国民用核能发展提供了在决策机制、透明度设计等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时代对国际犯罪进行全球综合治理的思维范式和多边的冲突解决机制使反恐行动模式更加国际化。《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的签署使防范当前核恐怖主义犯罪在界定核恐怖主义犯罪、完善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法律框架、有效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方面都将有进一步的发展。在此框架下,完全有必要对相关基础概念和特征进一步展开讨论,对我国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事业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新时期的完善建议,以期全面遏止非国家行为体核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19.
赵洲 《现代法学》2011,33(4):149-161
核能的开发利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各种核事故的发生充分表明,在核能风险治理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为此,国际社会需要在相关的现有国际法规范和国际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核能风险的全球治理机制。本文通过分析核能开发利用的主权权利和风险治理责任及其相互关系,明确了国际法原则和规范中体现核能风险全球治理的约束条件和发展路径。根据国际法委员会对风险活动领域国际责任的编纂和发展,结合核能风险治理方面所存在着的缺陷与不足,分析构建了核能风险全球治理的具体要素和内涵,为形成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核能风险全球治理机制提出了系统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鼠死后肝细胞核DNA的组织化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推断死亡时间是法医学尸体检验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实验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了不同环境温度下(10℃、20℃、30℃)大鼠死后不同时间肝细胞核DNA平均含量,发现10℃、20℃、30℃下大鼠死后肝细胞核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呈负线性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5、—0.9863、—0.9702,且随环境温度升高DNA含量的下降速度明显加快。作者认为DNA组织化学定量技术可望成为推断死亡时间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