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在新的起点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新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文化生态中,增强中国文化认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增强文化认同,就是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其它社会思潮、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文明复兴需要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把中华文明复兴放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视野中进行观察和思考。古老中国的现代转型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继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复兴之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岳奎  张鹏启  李敏 《理论探讨》2023,(2):103-110
在百年文化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勇立时代前沿、顺应时代需要、紧扣时代主题,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前进。百年文化建设的起承转合,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文化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文化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文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文化复兴等四个阶段,逐步实现了中国文化的重构、建设、改革与自信的历史性转型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时代要求。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和梳理百年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揭示百年来文化建设在各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总结百年来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不仅有益于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进路,更好在实践探索中推动文化发展,对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祖波 《学理论》2013,(22):28-29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凝聚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核,就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古老的中华文明曾经为世界做出了独特贡献,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是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深化对民族复兴与文明发展关系的认识,提升对文明内涵及外延的思想认识,拓宽文明的视野,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自觉。实现中国梦需要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中把握中华文明复兴的价值意义、现实表达和前进方向。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引领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着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90年代至当前,儒家文化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与之前的儒学复兴不同,当前的儒家文化的复兴立足于对于西方文化与政治联姻的文化政治这一霸权独白的挑战与应战。作为对于中西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在文化政治视域下当代儒家文化复兴正沿着儒教和政治儒学两个路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承的人文精神以及通过物质来表现的各种形态的总和。科学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及方法手段的总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仅有潜在的可能性,而且还有内在根据的必然性。探寻两者融合的实现路径,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推进我国科技创新进步的重要举措。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与科技强国战略,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贾玲 《学理论》2009,(7):76-77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型战略课题。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新的角力场,是国家软实力的根本体现。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有利于在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0.
陈智兴 《学理论》2012,(22):11-12
文化软实力正日益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但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与文化的科学发展要求尚有差距,与迅速增长的国际地位不相对称,与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结合我国实际,从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文化走出去面临国际文化激烈竞争和文化人才缺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吕云飞 《学理论》2009,(9):194-195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百花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之一。自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皇帝著“内经”,中医药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呈现出博大精深、绵延久远的气象,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医药学作为独立于西医的医学,在世界医学宝库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演进,如今依然在为维护整个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将于2010年把中医药列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12.
<正>一、建设现代中国必须要加强全体人民的"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一个重要的目的、指向就是要积极地去回应与处理时下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十分重要而迫切的文化认同问题;就是要基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用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来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整合社会,铸成全体中华儿女对于国家、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发展道路的文化价值认同;就是要通过彰显和弘扬中华文明的文化吸引力和感召  相似文献   

13.
以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时代命题,应辩证地分析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繁荣的关系,揭示文化自觉的价值隐喻,从民族复兴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文化自觉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的驱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支持力量.文化发展是时代的需求与召唤.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有效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挑战,才能更好推动改革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确立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新思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守文化之本,加强与不同文明形态的交流互鉴,我们仍需要积极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11,(34):64-64
文化复兴既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必要条件和最高标准。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创造了新的文化形态,才能引领新的社会形态发展和最终确立。中国文化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从19世纪初却开始明显式微。当前,随着综合国力迅速增强,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开始回升,“文化复兴”到了急迫而必要的历史节点。  相似文献   

16.
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步骤。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文化建设、怎样进行文化建设,是社会各界思考的重要理论问题。围绕这一理论问题,关于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不应被忽视。这种着力点可从文化建设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点、文化建设要体现海外华人的精神渴望、文化建设要展示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动等三个方面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和力量.在当今世界,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在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以自身的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构筑精神家园,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影响世界发展.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具有孕育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动能。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蕴与文明内涵,主要表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彰显中华文明新境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凸显鲜明的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文明成果;为人类文明多元演进与包容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创造;构筑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建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沃土。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繁荣是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深入阐述其重要意义。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而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并且需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  相似文献   

20.
同书琴 《学理论》2024,(1):62-65
以科学的大历史观为视角,分析了党百年奋斗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认为党的百年奋斗以实现民族复兴为主题,开辟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恢宏的篇章;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党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民族复兴凝聚起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