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世水 《工友》2008,(9):57-57
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常雨琴的事迹曾打动过我;读过她的《守望》一书,我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守望》的所有文字,都是作者用浓烈的感情浸泡过的。"爱是一种境界,爱是一种情怀";"爱是一种承载,爱是一种包容";"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担当"。作者为我们一连讲述了12  相似文献   

2.
《时代风采》2013,(7):7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十年如一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段金凤用五尺扫帚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之歌。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美丽的家园。2002年3月,由于元谋县城规模扩大,县环卫站对县城街道清扫保洁工作  相似文献   

3.
假外包派遣     
轶捷  劳东宝 《工友》2014,(8):16-18
正《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实施以来,大规模使用劳务派遣这条路走不通了,于是少数用人单位纷纷另辟出路。在某外企服务分公司举办的《劳务派遣若干规定》讲座中,人社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央企总结出了一些办法,无外乎就是‘五个一批’,即留用一批、辞退一批、转正一批、外包一批、非全日制化一批。"在这"五个一批"里面,企业最看好的就是"外包",一些人力资源公司已经开始做外包的转型,甚至一  相似文献   

4.
黄勇 《中国工运》2006,(5):37-38
中铁八局集团工会以落实“三不让”(不让一名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承诺为切入点,切实履行工会维权职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位困难职工的手中,在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的作用。一、充分认识“三  相似文献   

5.
聊博一笑     
《工友》2014,(11):62-62
正老鸡和小鸡有一农夫养了一群鸡,鸡群里只有一只公鸡。一日,农夫去集市买了一只小公鸡回来。老公鸡看见小公鸡年富力强,怕在鸡群里失去自己的位置,便向小公鸡道:我们来赛跑,谁先跑完5圈,谁就是鸡王。小公鸡欣然同意。两只鸡发力急奔,老公鸡一路领先,但是到底年岁不饶人,渐渐的,小公鸡赶了上来。突然只听一声枪响,老公鸡回头一看,小公鸡到在地上。这时,农夫边嘟哝边捡死鸡的残骸:怎么又买了一只同性恋的鸡!  相似文献   

6.
涨价怕个啥     
汪国庆 《工友》2008,(5):51-51
水涨价怕个啥?俺听说,以前西北有个地方,一个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洗一次,新婚之夜洗一次,死了再洗一次。可见,节约用水的余地大着哩!何况医学早就证明,一个健康的人在七天之内滴水不进都能活下来。你肚子再大,一天能喝几壶水?想必,维持你生存的那点水费总还是交得起的吧!  相似文献   

7.
熊阳春 《工友》2014,(8):34-35
正一与众多80后青年一样,郑希也有过一段"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独生子女生活。2008年,大学毕业后,她考入电力部门,被分配到东新高压营业所当了一名业务受理员。按理说,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然而,接下来的每天重复、平淡乏味的受理员工作,让郑希整日烦躁不安。她曾经有当一名外语教师的人生梦想,在大学读英  相似文献   

8.
昊唯 《工友》2010,(11):49-49
有人说,人生是一出悲悲喜喜的戏,是一首飘飘忽忽的歌,是一次上去又下来的登山运动,是一场明明灭灭的烟花……是的,有道理,但听起来,太玄虚;悟起来,太深远;做起来,太复杂。  相似文献   

9.
老北 《工友》2011,(5):27-27
一个国家应该有尊重,一个企业应该有远见,一个人应该有责任……有了这一切,这个世界就一定会拥有千秋万代的和谐。一个国家,有百年流传的故事;一个企业,有百年流传的故事;一个人,有百年流传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牵手     
小时候,母亲接我放学回家,总是用一只手拎着全部的东西,另一只手牵着我。一次,天下着霏霏细雨,母亲一只手撑着伞,另一只手牵着我。当母亲掏出钥匙开门的时候,我才发现她身上全部淋湿了。当时我并不明白,同在一把伞下,为什么偏偏母亲的身上淋湿了,我也闹不明白,母亲为什么总用一只手牵着我。  相似文献   

11.
幸福三峡人     
陈丽娜 《工友》2013,(9):54-54
这是一个个美好的瞬间,按下快门,它就成了永恒;这是一幅幅幸福的画面,掀开一页,它便成为记忆。这里有我和我们!我们是一群三峡建设者,是一群美丽三峡的快乐女工,三峡工程十七年的建设历程也是我们人生的历练收获之旅。过去的岁月里,我们每天上班下班,从事着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滚滚长江只有我们流淌的几滴汗水;没有辉煌灿烂的业绩,巍巍大坝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粒石子。但是,在我们细腻的心底里,埋藏着一份三峡  相似文献   

12.
蒋勋功 《工友》2013,(2):58-58
一只玻璃杯子,如果装了牛奶,人们会说,这是一杯牛奶;如果装了茶水,人们会说这是一杯茶水。不管装什么,人们都会说这是一杯什么。而只有在什么都不装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说"这是一只杯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杯子,那么,这只杯子可以装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马启龙 《工友》2006,(10):25-26
新形势下,武钢工会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形成了“四个每一天”国企工会工作新模式。即:“让职工立足岗位干好每一天,关爱职工每一天,让职工快乐每一天,创新工会工作每一天”。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推进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干好每一天”在职工权益与企业发展这一对矛盾中,发展始终是主要矛盾。发动职工“立足岗位干好每一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质上是工会维权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运》2012,(10):14-16
当前,全国工会集中开展的服务职工活动已进入成果转化阶段,各级工会既注重做好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又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着力研究活动的深化问题;既研究建立服务职工的长效机制,又立足当前狠抓落实,把服务职工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努力推动服务职工活动不断深入发展。服务职工活动开展以来,黑龙江省总工会把实施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以下简称"一帮一"工程)与"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黑龙江省总工会以"一帮一"为载体架起通向职工群众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15.
散文诗四章     
红梅花开院子里。那一树红艳艳的火。在一场雪后,终于点燃了熄灭经年的欲望,覆灭了萌生多年的与世无争。乌蒙的阳光。这条抽打着寒冷奔跑的鞭子。我的思想被再次抽响。裂变而出的是另一束等待擎起的希望。火一样傲立在雪中的女子,在等待抖落红艳的风,摇醒骨头深处的冰。我的梦将在一场洪水之后,成为一粒异域河滩上的卵石,或者一扇身带裂纹的钟面。我的记忆被红梅的火焚烧,却不能成为一只受  相似文献   

16.
朱敏 《工友》2014,(1):45
正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妇人,从纽约市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她说: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就是这样做的。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这里。在邮政局上班时,我曾陪着区公司领导去慰问一个全国劳模,他干了一辈子投递员,整整送了38年信,风雨无阻。大家都很佩服他,觉得他能把一件事坚  相似文献   

17.
饶燕枝 《工友》2013,(6):28-30
"我觉得干一件事情,就要干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迎难而上,因为只有这样,自己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杨祉刚和火会燎都是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两个人都是从农村来到大城市。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先是四处打工,后通过招聘,一位进入神龙汽车公司,一位进入中建三局,他们从技术工人做起,尽其所能发挥着聪明才干,一位曾当选为工会十五大代表,一位成长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他们  相似文献   

18.
从前慢     
汪亭 《工友》2015,(1):55
从前,日子慢。一次寒暄,坐半个上午;一声问候,得走几里路;一腔思念,山水重重。慢慢的日子里,你我不慌张,大家不急躁。从前的早餐,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粥,就着小菜,吃上个把钟头。从前的报刊少而薄,编辑们爱惜每一页纸张,读者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愿错过。从前的梦想十分单纯执拗,历经时光的打磨雕琢,依旧温暖心田。犹记,儿时去南京,从故乡西郊的山村出发,清晨起早翻山,上午赶镇上坐车,下午才到西门渡口。上船后,次日晌午方可抵达。一天一夜的行程,搁今天,半日就能到。因为那时日月慢,旅途长,沿路顺江的风景,一幕幕深深  相似文献   

19.
饶燕枝 《工友》2013,(7):32-33
王军,196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在26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从一名专业技术人才,转型为营销管理人才,多次面临事业的归零,一次又一次地站在新的起点上。在电力系统与轨道交通等多个行业中他转换着自己的角色,逐步成长为一名国有企业的高管。  相似文献   

20.
郭强  闵丹 《工友》2014,(4):12-13
正高峰期一天能接到上千个咨询电话如今,12351职工服务热线是北京市总工会的品牌,也是工会服务对接职工的一条重要渠道,安排有专门的坐席人员接线,热线坐席代表分为4个班,两个白班,8时至17时;一个"小夜班",15时至20时;一个"大夜班",16时30分至第二天9时……高峰时期,整条热线一天能接上千个咨询求助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