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后     
今年六月六日至十日、六月十一日至十五日,由吉林大学法律系、吉林省法学会、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政法丛刊》编辑部和本刊编辑部在长春市联合发起并组织了“法学基本范畴研讨会”和“宪法的实施与保障研讨会”。应邀参加这两个研讨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知名的法理学、宪法学家和近五年来脱颖而出的部分青年理论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法学会举办的《法学讲座》,已于八○年十二月中旬正式开讲。为了保证讲座的质量,每个专题的讲授,都将由首都法学界长期从事法律教育、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的学者和专家担任。目前已初步安排了八个专题,其中包括北京市法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律系主任陈守一教授的《建国以来我国的法学和法制建设》,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龚祥瑞的《比较宪法》,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副教授许崇德的《中国宪法》,中  相似文献   

3.
1992年1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学研究》编辑部共同召开了“市场经济与法制现代化理论座谈会”。来自北京高校、中央机关、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的四十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法理学向何处去”专题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学研究》2000,(1):152-160
为了系统分析我国法理学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法理学的使命与作用及与部门应用法学的关系 ,谋求 2 1世纪中国法理学的大发展 ,《法学研究》编辑部与《法商研究》编辑部联合 ,于 1 999年 1 2月 1 7日至 1 9日在武汉召开了“法理学向何处去”的专题讨论会。与会的学者约有 2 0人 ,其中既有硕果累累的老一代学者 ,也有近年来活跃在学坛的中青年新秀。尤其有特色的是 ,民法学、刑法学界的几位知名学者也应邀与会 ,这使得会议的讨论充满新意。会议主要讨论了四个议题 :法理学现状分析、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法理学的承继、引进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1995年12月8日,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和本刊编辑部在北大法学楼召开《陈守一教授法学思想和法学教育思想研讨会》,会议由著名法学家、北大法律系主任魏振瀛教授主持。现将与会学者的发言整理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6.
金秋时节,桂花飘香,我们迎来了《法学评论》十周岁生辰。本刊编辑部邀请了一些法学专家学者、有关领导以及司法实际部门和企业界代表于93年9月18日上午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北厅举行了纪念《法学评论》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会议由《法学评论》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邱伯友主持,执行主编支馥生副教授在会上作了主题讲话。本期特辟专栏刊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同志及部分专家、学者、领导的题词,并刊登支馥生执行主编的讲话和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蔡仲玉院长的发言,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7.
张少瑜 《法学研究》1997,(5):155-160
二十世纪中国法学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张少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学研究》编辑部和辽宁大学法律系联合召开的“二十世纪中国法学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于7月28日至31日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沈阳市的学者共66人(其中外地29人)参加...  相似文献   

8.
宪法修改与宪政转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前红 《法商研究》2004,21(3):24-26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此次修宪意义重大 ,对未来中国宪政理念和法律体系将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以此为契机 ,2 0 0 4年 3月 2 8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和宪政理论研究所共同主办了“社会转型与宪法修改”理论研讨会。武汉地区的 40多位法学和经济学专家、学者 ,汇聚一堂 ,在“社会转型与宪法修改”的主题之下 ,回顾了我国的宪政发展史 ,评价了此次《宪法》修改的具体内容和历史意义 ,并对未来的宪政发展作了前瞻性的思考。现以笔谈的形式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发表。 (本专题中的《宪法》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简称 )  相似文献   

9.
转型社会的宪法稳定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茂林 《法商研究》2004,21(3):21-24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此次修宪意义重大 ,对未来中国宪政理念和法律体系将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以此为契机 ,2 0 0 4年 3月 2 8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和宪政理论研究所共同主办了“社会转型与宪法修改”理论研讨会。武汉地区的 40多位法学和经济学专家、学者 ,汇聚一堂 ,在“社会转型与宪法修改”的主题之下 ,回顾了我国的宪政发展史 ,评价了此次《宪法》修改的具体内容和历史意义 ,并对未来的宪政发展作了前瞻性的思考。现以笔谈的形式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发表。 (本专题中的《宪法》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简称 )  相似文献   

10.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此次修宪意义重大 ,对未来中国宪政理念和法律体系将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以此为契机 ,2 0 0 4年 3月 2 8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和宪政理论研究所共同主办了“社会转型与宪法修改”理论研讨会。武汉地区的 40多位法学和经济学专家、学者 ,汇聚一堂 ,在“社会转型与宪法修改”的主题之下 ,回顾了我国的宪政发展史 ,评价了此次《宪法》修改的具体内容和历史意义 ,并对未来的宪政发展作了前瞻性的思考。现以笔谈的形式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发表。 (本专题中的《宪法》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简称 )  相似文献   

11.
征收、征用与私有财产权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石佑启 《法商研究》2004,21(3):30-32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此次修宪意义重大 ,对未来中国宪政理念和法律体系将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以此为契机 ,2 0 0 4年 3月 2 8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和宪政理论研究所共同主办了“社会转型与宪法修改”理论研讨会。武汉地区的 40多位法学和经济学专家、学者 ,汇聚一堂 ,在“社会转型与宪法修改”的主题之下 ,回顾了我国的宪政发展史 ,评价了此次《宪法》修改的具体内容和历史意义 ,并对未来的宪政发展作了前瞻性的思考。现以笔谈的形式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发表。 (本专题中的《宪法》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简称 )  相似文献   

12.
周冶陶 《法商研究》2004,21(3):28-29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此次修宪意义重大 ,对未来中国宪政理念和法律体系将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以此为契机 ,2 0 0 4年 3月 2 8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和宪政理论研究所共同主办了“社会转型与宪法修改”理论研讨会。武汉地区的 40多位法学和经济学专家、学者 ,汇聚一堂 ,在“社会转型与宪法修改”的主题之下 ,回顾了我国的宪政发展史 ,评价了此次《宪法》修改的具体内容和历史意义 ,并对未来的宪政发展作了前瞻性的思考。现以笔谈的形式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发表。 (本专题中的《宪法》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简称 )  相似文献   

13.
刘春萍 《法学研究》2004,(2):142-145
2004年1月10日至13日,《法学研究》编辑部与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在哈尔滨市联合召开了第二届“俄罗斯法制与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共有50余人。俄罗斯国立远东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的学者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了40余篇论文。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1)俄罗斯法对前苏联法的继承与发展;(2)俄罗斯法制与法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俄罗斯法学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4)俄罗斯法学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借鉴作用;(5)中俄两国交往中的法律问题;(6)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的影响。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研讨主要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刊寄语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值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当代法学》编辑部全体同仁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当代法学》的发展,给予《当代法学》厚爱的作者、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过去的一年里,全国有上百所大学的几百名专家、学者为我刊投稿。在法学学术领域里,你们  相似文献   

15.
正为吸收和借鉴其他法学类期刊的先进办刊经验,进一步提升《比较法研究》杂志的质量,《比较法研究》编辑部于2012年4月12日下午在北京京仪大厦举办了"《比较法研究》发展座谈会"。会议由《比较法研究》杂志主编高祥教授主持。《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清华法学》、《法学家》、《政法论坛》、  相似文献   

16.
在宪法文本及其实施的实践之间,当今中国法学界存在一个有趣的悖论.一方面,一般认为,我国有一部比较好的《宪法》(1982年),这部《宪法》是百年宪制的重要一步;而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学者认为现行《宪法》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甚至没有得到实施,因而未能成为"活的宪法",所谓"有宪法而无宪政".因此,中国宪法有无得到实施,实施得如何,以及我们如何看待1982年《宪法》公布以来的宪法实践,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遍野黄云 ,蓉菊犹荣。 2 0 0 2年 1 1月 30日至 1 2月 1日 ,《法商研究》编辑部在风景秀丽的武汉东湖召开了“拓展新思路 ,开创新局面”工作研讨会。京、沪、汉三地期刊界和法学界的代表们齐聚一堂 ,共议《法商研究》发展大计。时值法学盛世 ,法学界人才辈出 ,而法学刊物也是群雄并起、百舸争流。《法商研究》在“前有表率 ,后有追兵”的形势下 ,深感危机。因此 ,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 ,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 ,希望通过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来促进《法商研究》更上一层楼。同时 ,借此机会 ,编辑部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多年来对《法…  相似文献   

18.
《现代法学》2014,(1):191-193
<正>承继近年来法学期刊界持续关注的学术诚信话题,2013年11月16日,《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等17种国内主流法学核心期刊的主编、副主编、编辑①云集重庆,就如何培植学术诚信、抵制学术不端畅所欲言。会议由本刊编辑部承办。现通过分析归纳,将各刊对学术诚信意识与措施的观点归纳如下,以飨读者。一、学术不端的原因不少与会期刊代表(以下简称"期刊代表")认为,学术评价机制不合理、考核机制不当量化是引发学术不端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学者的心  相似文献   

19.
<正> 9月26日至28日,由北京大学法律系行政法教研室和《中外法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纪念《行政诉讼法》实施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局、中央军委法制局、《中国法学》杂志社、《法制日报》社等单位的代表以及全国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围绕两方面的主题展开,一是《行政诉讼法》实施五年来,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的影响;二是该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综合与会同志的发言,《行政诉讼法》实施五年  相似文献   

20.
《法学》198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公布后,全国人民正在热烈讨论.上海市法学会和本刊编辑部在五月四日联合邀请本市部分法学工作者、专家和司法实际工作者共三十余人举行座谈.会议由法学会副会长、本刊主编曹漫之同志主持.法学会副会长、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时同志说:"在健全人民民主制度方面,宪法修改草案比一九五四年宪法有了较大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