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保:某投资担保公司按照惯例,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上午,都安排员工进行集体培训学习。有员工提出:公司占用他们的休息时间安排培训,应当算作加班,公司应该支付加班工资。请问:这样的培训学习算加班吗?公司需要向员工支付加班工资吗?  相似文献   

2.
小保:每天全体员工提前一个小时上班,负责人总结上一天的工作,安排当天的工作,已成我所在公司的惯例。公司最近新进了一套新设备,为了使员工尽快熟悉新设备软件的操作,又规定周六、周日全天对员工进行培训。这样我们的休息日没了。我们提出了加班费的问题。公司负责人说,开会、培训“没劳动”,加班费无从谈起。开会、培训是公司为了公司的工作,在每天八小时上班时间之外安排的。他占用了员工的休息时间,不应该算加班,给加班费吗?  相似文献   

3.
M公司老板为消除员工做事无轻重缓急、条理序列混乱等行为弊病,不惜重金聘请名师为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当天,现场气氛热烈,讲师慷慨激昂、妙语连珠,与学员互动频繁;学员也如醍醐灌顶,频频点头,似乎领悟了不少道理。一周后,公司领导检查工作绩效,发现员工积弊并未改善。一场热热闹闹的培训过后,员工绩效未如期得到提升。这真是应了那句调侃:台上讲得很激动,台下听得很感动,回去基本都不动。  相似文献   

4.
《干部人事月报》2011,(12):77-77
HR来信:如果员工在培训期发生意外,公司有责任吗?如果有,应如何规避风险?是不是可以与员工签订一个培训期协议,明确员工培训发生任何意外与公司无关?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企业都会将培训视为对未来最好的投资,当问及受训员工受训感受时,其反应通常都是"效果不错"或"收获颇多",但"不错"、"颇多"的内涵是什么,却并非人人都能说得清。许多培训活动似乎仅仅为公司装点了门面,却并未取得实质效果。当下的企业"一把手"对培训很重视,由此更加关注培训的实际效果。那么,作为一名培训主管,如何保证领导的期望不落空,用什么办法来评估培训l的效度呢,〉无论是培训l组织部门还是业务部门经理,投资培训的决策层都应明确回答这个问题,否则极易产生盲目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世界上企业员工保持最为稳定的国家。一方面,员工效忠公司,兢兢业业,将公司当作自己终生的立身之所;另一方面,公司通过高薪厚利、培训机会、若干便利条件、种种惜才措施“留客”。 以下是日本许多公司惜才的6条原则。 让好人出头 当发现员工表现卓越时,立刻奖赏他们,方式有:晋升、给予激励、额外报酬、红利、更高头衔等。  相似文献   

7.
2009年以前,我们公司的培训方式只有一种——以师带徒,即新员工报到后,先指派一名老员工辅导新员工,待其逐渐掌握技术后再独立工作。但新引进的生产线建成后,因为技术与设备的升级,原来的老员工不能胜任新生产线的要求,于是公司决定让新员工按工种分配方式,集中去同行业企业学习半年,学习期满后再安排工作。新问题却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新员工是增添企业活力的重要元素,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如何留住新员工,用好新员工,始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结合H公司的一些管理现状,探讨如何通过情感留人、入职培训、薪酬激励、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方面的工作,更好地留住新员工。  相似文献   

9.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开端。根据电力企业的行业特点,建立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根据新员工的实际情况,岗位需求,结合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培训需求调研,制定新员工培训计划,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做好培训过程管理,对新员工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进行集约化管理,并做好培训考评工作,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1995年9月,某航空公司派员工齐某到澳大利亚某航空学院学习飞行驾驶,并向航空学院支付培训费10万美元。行前,齐某与公司签订《出国培训人员服务协议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并经公证机关公证。该协议规定出国培训人员回国后服务期限不得少于30年。在服务年限内因个人申请出国、辞职、离职、调离或其他原因离开公司,必须一次性支付公司提供的出固培训费10万美元;因公司原因而被辞退、裁员,不负赔偿一切培训费用的责任。1996年4月,航空学院对齐某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提出对齐某"犯了错误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以错误的态度对待则是不可以接受的",要求航空公司"尽快将他带回中国"。航空公司派员检查核实了情况,决定召回齐某。齐某回国后,被安排在地面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变更书》。合同变更书约定由于生产工作需要或由于职工的技术、身体、个人行为不适合继续从事原岗位、工种工作,公司有权调换职工工作岗位或工种;职工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应按《出国培训人员服务协议书》规定赔偿。2002年8月1日齐某称公司违约改变其岗位,向航空公司提出辞职,即离开航空公司到另一公司谋职。航空公司先后两次向齐某发出通知,限其在2002年年底回公司办理相关手续。齐莱始终未到公司。2003年初,航空公司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提出齐某"跳槽"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要求其赔偿公司出资的培训费603662元。  相似文献   

11.
《思想工作》2007,(2):46-47
12月20日,内蒙古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MBA课程研修班第二期学习在呼和浩特市结束。据了解,内蒙古移动通信公司本次组织的员工团队建设分为室内培训和室外拓展训练两大项目,从7月末开始,利用每周六、日的时间举办,作为体验式的特殊培训方式,要求全体员工普遍培训一次,通过对学员体力和意志力的磨炼,提高团队凝聚力和组织归属感.整体培训预计在8月末结束。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04,(12)
袄尔纳·西门子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创始人。他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他认为,每个员工身上都有一个巨大的潜在资源库,需要领导不断去发掘。为了激励下属,他亲自编写了员工自我激励课程,名为:做个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13.
周倩 《重庆行政》2014,(2):104-105
正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组织兴衰成败、实力强弱不再取决于物质资源,而在于对人力资源的拥有、开发能力[1]。员工是组织的生命线,任何一个成功的组织都十分重视员工培训。但员工参与培训时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生,甚至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来看,员工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说明员工对于培训工作的不认可,导致HR的培训工作绩效指标很难达标。如何能够让员工积极参与培训,提高员工的执行力,进而对组织  相似文献   

14.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开端。根据电力企业的行业特点,建立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根据新员工的实际情况。岗位需求.结合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培训需求调研,制定新员工培训计划,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做好培训过程管理,对新员工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进行集约化管理,并做好培训考评工作,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铁路高速发展,强化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已经成为铁路战略发展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形势,广梅汕铁路公司党职校坚持主动适应,找准定位,改进方式,狠抓质量,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发挥了应有的技能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与交流》2006,(4):42-42
1、不要让稻草人去生蛋。员工成功与企业成功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的道理其实是很浅显的。,现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是否意识到了让员工发展的重要性,而在于我们怎么去认识发展,怎么去实现发展。翰威特的调查显示。员工对其在公司内部未来发展的看法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公司是否有体系与制度满足其发展需求,是否让员工承担更多的职责和挑战,是否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眼下这个时节,正是公司年会的"旺季"。为了一年一度的年会,公司挖空心思,力求立意翻新,而员工更是花样百出,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18.
《干部人事月报》2013,(12):67-67
HR来信:我公司有一批员工的劳动合同即将到期,公司打算与这批员工续签劳动合同,员工都亲自来到人事部门签字确认,但是有一人没来。经了解,该员工刚刚出差去洽谈业务,并在短期内无法回来签约。经沟通,该员工提出可否委托他们部门的负责人,代签劳动合同。请问,这个想法可行吗?劳动合同可以由他人代签吗?  相似文献   

19.
【案例】:某服装有限公司与员工李某,于2005年6月23日签订一份劳动(聘用)合同书,聘用期限为1年。合同约定:双方签订的培训协议,作为《劳动合同书》的补充附件,与《劳动合同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06年10月15日。该公司与李某签订一份《出国培训协议》,由公司出资,选派李某去国外培训,培训约定了服务期限和违约赔偿方式。公司根据项目建设调整情况,延长李某在国外的培训期限。但不久,李某在培训国“不辞而别”。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11,(11):7-7
小保:会计陈强和女友明子相恋多年,两人每个周末都要约会见面。可最近,明子发现陈强每个周末都被公司安排去培训。明子追问陈强,“单位培训为什么要利用双休日培训呢?双休日是法定休息日,你完全可以拒绝不去?”陈强说:“是啊,我也不想去啊,但培训是公司统一组织的,就像加班一样不能不参加。明子更激动了:“如果是加班,那加班费在哪里呢?”请问:公司安排员工双休日参加培训算不算加班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