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作为重要的交通承载工具,轨道交通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经验表明,轨道交通的发展将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联动效应,为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本论文在分析成都市轨道交通,尤其是地铁建设的基本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轨道交通引领城市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对策建议和体制机制创新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级新区建设与发展的不断完善,需要进一步厘清国家级新区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功能定位,以谋划新阶段国家级新区的规划与发展。国家级新区的设立紧密围绕"四大板块"协同发展,成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从政策链的视角来看,国家级新区不仅是支撑中心城市、城市群、区域发展战略的机制性载体,它还通过积聚其所复合的众多功能区的政策优势与发展动能,成为支撑发展的功能性载体。现阶段必须以建设支点型战略功能区为契机,重新调适和优化国家级新区的建设目标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心城市处于我国城镇体系中的最高位置。加快推进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升成都市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既是成都市当前和今后时期面临的重大机遇,也是成都市应履行的重大责任使命。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家中心城市内涵、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围绕"五中心一枢纽"功能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成都市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城市进行对比分析,深入了解成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现实情况,最终提出了增强成都市"五中心一枢纽"功能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最近成都市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文章认为成都世界田园城市的发展路径应该是:新城以成都市这一中心城市为核心和领导,与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同一区域的城市群落,群落内按城市功能分工进行产业与人口的合理布局;发展模式应该是"田园新城"模式。  相似文献   

5.
人口是超大城市划分的依据,人口问题是影响超大城市发展的重点问题,作为2017年新晋超大城市,成都市的人口现状、人口问题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人口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成都工作的重要指示,成都市需要探索"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需要依据自身人口特点、提升人口治理水平。超大城市视阈下的成都市人口治理,应当整合国内外超大城市治理理论和治理模式,分析成都市人口治理难点重点,从人口数量的科学规划、人口质量的持续提升、人口结构的合理调节以及区域人口的均衡分布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安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产业支撑薄弱、"贪大求快"、规划科学性不足、政策环境欠缺等问题,因此,高效推进城镇化建设,应坚持规划引领、强化产业支撑、突出城市特色、创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期间是深化人力资源发展改革的关键时期,文章从宏观层面分析成都市人力资源的供给现状,通过与其他城市的比较,概括现阶段成都市人力资源四大特征: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增速快;人力资源规模大,年龄老化趋势明显;从业人员规模增速较快,结构调整滞后;人才比重小、增速缓。在此基础上,提出成都市人力资源培育吸引的三大对策思考:树立城市信心,创造自主创新的城市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加强产业升级与人才支撑互动研究,带动人才集聚。  相似文献   

8.
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抓手,重塑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经济地理,是今后成都城市发展转型的主线。加快成都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高水平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需要,因而战略意义重大。在推进成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处理好主体功能区相互协调以及与其他规划、"十字方针"、产业园区、传统行政区等之间的关系,重点突破主体功能区划分及试点推行、行政区域体系调整以及生态补偿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乐山城市发展应以四川综合交通次枢纽为依托,以发展群象经济为支撑,以西部最佳旅游目的地为特色,走城市集群发展道路,建设成渝经济区西南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0.
伴随国家城镇化发展浪潮,云南省以高起点、大手笔、大动作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选择滇池径流区域以外的安宁、易门、禄丰、楚雄四县市(西区)和滇中城市经济圈中位于昆明东部的嵩明、寻甸、马龙三县(东区),规划建设滇中产业新区(简称“新区”),力争形成桥头堡建设的新引擎、产业承转的新示范和实现全省跨越发展的新支撑。现代物流产业是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对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经济增长具有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三五"期间,利川市住建局将抓住武陵山少数民族试验区和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战略契机,紧紧围绕建设"武陵明珠、锦绣利川"和州域副中心城市目标,按照"做强中心城市、做特乡镇、做美农村"和"坚持规划、突出特色、保证质量、注重节约"的要求,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共荣、社会和谐的城乡发展新格局,把利川打造成中国西  相似文献   

12.
推进济南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是一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近年来,济南现代服务业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较小、发展方式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高端人才匮乏、政策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济南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综观济南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必须通过突出发展重点产业、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途径,加大改革、完善、提升的力度,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培育现代服务业"双管齐下",将济南建设成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3.
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是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沙湾区加快工业强区步伐,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支撑作用日趋突出。同时,以园区建设和重大项目为载体,切实抓好移民新村和城镇新区建设,加快产业拓城和旧城改造步伐,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山水文化生态城。未来5—10年,沙湾区将进一步坚持"两化"互动,高标规划布局、强化工业支撑、加快交通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新枢纽,拓展城镇发展新空间,增强互动发展新动力、构筑百万城市新组团,实现富民兴区新跨越。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厦门中心城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 ,是在区域经济竞争中面对边缘化的危机 ,力图通过更大范围地促进资源要素的流通、集聚和有效配置 ,推动福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厦门发挥好中心城市作用 ,离不开周边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支撑。首先应该大力推进厦门———漳州经济一体化进程 ;其次重新打造闽南三角区金字招牌 ,通过产业布局规划合作、交通对接、资源整合等使厦泉漳城市联盟产生实效 ;再次是以三角区为基础密切闽西南经济协作。发挥中心城市作用 ,还需要厦门自身做大做强做特 ,包括建立体制支撑 ,发展私营经济 ,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构建闽南服务业中心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0年到2017年的数据,测算了成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2000年至2005年,成都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处于"不协调"状态,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属于典型"三高一低"状态。2010年以后,特别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成都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呈现出"高水平协调"状态,经济发展正朝着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出"三低一高"方向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后劲越来越大。根据这样的结论,结合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要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区域核心城市,临沂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建设成为重要节点城市方面具有诸多明显优势。为顺利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临沂市应着力做好如下工作: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与沿海沿边地市开展战略合作;推动临沂商城沿丝绸之路构建网络;推动优势产业沿丝绸之路梯次转移;积极筹划建设自由贸易园区。鉴于临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位置,应将临沂商城国际化战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国际商贸名城建设等重大战略纳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为临沂借助国家和省区域政策叠加优势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提供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17.
"大市政"协同治理机制是以某一区域行政体制为基础,以特定公共需求为目标,以市政园林、旅游等部门为核心,以规划、交通等部门为支撑,协同供给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公共服务等,合作治理城市环境、城市卫生、城市乱象等,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共享发展的政策工具。本文以厦门市思明区为例,分析如何通过"大市政"协同治理机制构建,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改进。作者认为,在深化改革、新常态发展、新型城镇化等情景下,现行市政管理体制亟需重构。在既有条件约束下,可以构建"大旅游协同发展、大数据协同共享、多部门协同服务、跨部门协同监管"的"大市政"协同治理机制,协同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发展、转型发展;在未来则应优化为城市协同治理机制,为城市的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鲜明主题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党代会报告对成都未来的发展目标、发展格局、发展任务、发展举措等进行了系统部署。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党员干部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能力、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供给能力、人才聚合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民主法治能力、领导规划能力、动员群众能力、基层治理能力等"十大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勇 《理论前沿》2003,(24):15-17
中心城市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示范作用、带动作用和传承作用,依靠中心城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在明确定位、加强环境建设、构建创新体系、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对外开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四川省"主干"城市和国内外人才的核心集聚区,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各类人才近年来向成都呈加速聚集态势,但仍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文章在定性分析基础上,从八个维度搜集成都市人才发展影响因素数据,再运用单变量多因素线性模型(GLM-Univariate)对影响成都市人才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筛选和分析,并提出成都市人才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