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认为要建立电子商务信用管理法律体系,对企业和相关商业网站的信用进行评级,验证客户真实身份.同时还应不断收集客户资料,评估和授予信用额度,保障债权,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和及时回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前期,瑞士实行严格的银行保密法律。根据1934年11月8日通过的《关于银行和储蓄银行的瑞士联邦法》,当客户不同意披露身份时,银行就不能向监管者和执法官员提供相关信息。如果违背了保密关系,则要承担民事赔偿。《瑞士刑法典》也规定只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客户身份信息。不正当的披露行为可能会被处以监禁和罚款。在这一阶段,反洗钱立法中关于披露客户信息的本质和要求是明显与瑞士银行法和刑法的法律原则相冲突的。瑞士银行业所奉行的严格为顾客保守金融秘密原则加上全面周到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诉讼中涉案未成年人身份信息的保护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的内容,加之新闻媒体的违规披露,司法实务中,披露涉案未成年人身份信息,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本文着重分析当前我国在刑事诉讼中涉案未成年人身份信息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涉案未成年人身份信息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微博实名制要求微博用户在注册微博账户时使用真实身份信息,而用户在使用微博的各种功能时,并不需要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在互联网时代,微博的各种言论成为了可以左右现实生活决策的重大舆论影响,而微博这种多元性网络交流平台在处于实名制限制的情况下虽然有一定的益处,但用户的各项信息被非法滥用和传播,微博使用者的隐私权、个人财产、正常生活乃至人身安全都受到影响。而我国法律并没有完善的对策来加以保护,这种只监管但不保护的情况反应了对于隐私权保护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身份犯罪立法的国际动态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身份犯罪是指非法获取、持有、收集、传播、买卖、使用和伪造身份信息、文件和标志的行为.身份犯罪具有高度危害性,需要加以有效的控制和打击.因此,需要考虑将它规定为独立犯罪.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通过决议,号召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打击"犯罪分子对身份的不当使用和伪造及其相关犯罪".根据控制身份犯罪的国际动态和国内需要,考虑在中国<刑法>中增设独立罪名并充实有关行政管理法规,用法律手段坚决打击非法收集、窃取、滥用、伪造、贩卖身份信息、文件和标志以及利用虚假身份实施盗窃、诈骗、洗钱、腐败的违法犯罪活动,以维护身份信息安全和社会安定秩序.  相似文献   

6.
魏丽 《刑警与科技》2014,(12):106-107
HID Global作为安全身份识别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军企业,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其业务范围涵盖创建、使用和管理身份识别的全部知识,包括门禁系统、身份认证、安全证卡发行、访客管理、电子政务和用于动物身份验证、工业和物流应用程序的识别技术。历经9年HID Global以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并占领国内一线品牌市场。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生活》2013,(7):30-30
不良信息是指对信息主体信用状况构成负面影响的下列信息:信息主体在借贷、赊购、担保、租赁、保险、使用信用卡等活动中未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的信息,对信息主体的行政处罚信息,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信息主体履行义务以及强制执行的信息以及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不良信息。  相似文献   

8.
王婧 《法人》2005,(10):78-79
与政府诚信评估体系迟迟未建立相比,民间已经建立了大量的诚信评估评级机构在最近的几次全国性商品交易会上,很多国内企业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也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究其原因在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身份证及身份证号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身份证件的使用代表着身份证所有人的特定民事行为,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而社会保障卡是指面向社会公众发行,主要应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身份凭证,是持卡人享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具有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基本功能,以此社会保障卡同样具有唯一性和特定身份的对应性。因此,身份证、社保卡应当妥善保  相似文献   

10.
齐爱民 《现代法学》2007,29(5):160-167
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是我国推进信用经济发展的标志。个人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信用信息服务的征信机构,收集、处理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的行为。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信贷交易信息以及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的目的在于打造诚信社会,而大量的个人信用信息收集又使得个人权利面临重大的危险。个人信息之上体现的权利是一种基本人权,它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尤其是人格权。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的目的之一是事先个人权利保护和促进个人信息的合法合理使用之衡平,反映在个人信用信息这一具体制度构建方面,就是从促进信用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在征信机构的利用和个人权利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1.
比较法视野中的ATM——以许霆案为研究线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银行业务的延伸,ATM具有"保险柜"和"电子代理人"的双重法律属性。在我国ATM与客户的法律关系中,着实地体现着金融机构的强势地位。英美的法律将这种关系认定为一种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对客户加以很好的保护。我国应当从明确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规范商业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弥补现行法律的空白、认定ATM的"电子代理人"身份、切实保护客户利益、积极鼓励人性向善、严厉打击针对ATM的犯罪等诸多方面,完善ATM与客户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2.
韩宁 《法学》2012,(4):3-9
微博实名制要求微博用户在注册微博账户时使用真实身份信息(后台实名),此后,微博用户在使用微博的各种功能时,并不需要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前台自愿)。微博的功能具有多元性,并非所有的功能都与行使言论自由有关。在使用与言论自由有关的微博功能时,微博用户发表的言论内容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微博实名制作为实现此种限制的一种方式,存在多种潜在的消极后果,并不具有完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岳鸿 《中国律师》2003,(9):16-18
“客户第一”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则。客户是律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客户对律师事务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中国加入WTO,律师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律师界对律师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等作了充分的论述,对事务所的规章制度建设等均予以高度重视,但笔者注意到有一点似乎未引起律师同仁的高度重视:即律师事务所的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什么是客户关系管理?从广义上讲是指在事务所的运营过程中不断累积客户信息,并使用获得的客户信息来制定市场战略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客户关系管…  相似文献   

14.
证人不出庭作证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审判中的一大顽疾,针对证人安全保护这一重大制度缺陷,本文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提出构建证人身份保密制度,从证人信息被国家机关掌握到证人出庭作证整个过程中,保护证人的身份信息,从而达到保护证人人身安全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商务与法律》2006,(5):39-39
作为反洗钱的主要阵地,金融机构担负的责任可渭重大。继《反洗钱法》近日颁布后,央行2006年11月14日公布了修订后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并将分别于2007年1月1日和3月1日起实施。《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是央行2003年颁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主要依据。新的规章对人民币和外汇大额和可疑资金合并一处,不再单独制定管理办法。新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强调了金融机构对客户的身份识别制度。不仅要求对建立业务关系或者力、理规定金额以上的一次性金融业务的客户身份进行识别,还要了解客户的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发现异常迹象或者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有疑问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此外,还要保证与其有代理关系或者类似业务关系的境外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对于金融机构的处罚,新规定要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16.
王华安 《刑警与科技》2013,(23):168-170
<正>HID Global为全球数百万客户提供安全身份验证解决方案,是深受信赖的业界领袖企业。凭籍广泛认可的稳定质量、创新先锋设计和行业领导地位,HID Global致力于创造顾客价值并成为创建、使用和管理安全身份信息的的首选供应商。业务范围涵盖门禁系统、强大的身份验证和授权管理的网络认证系统、个性化证卡、访客管理系统、安全政府ID、动物ID识别技术、工业和物流应用程序的识别技术。HID Global隶属  相似文献   

17.
张海征 《法学杂志》2022,43(3):99-109
在知识产权领域,我国已经明确提出知识产权信用体系的顶层设计。知识产权信用的宏观体系和法律框架已经基本确立,在立法、司法、行政等多个方面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知识产权信用体系法律框架下的具体规则仍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在系统性建设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原则的指导下,信用收集制度应合理限制收录范围,信用公开制度应明确分级标准,信用评价制度应动态分级管理,信用异议制度应灵活有效。在知识产权信用体系的法治化建设过程中,确保其基本要素“信用信息”的合法性、公正性、准确性、相关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8.
从信用卡犯罪看身份信息犯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修正案(五)》有关信用卡信息犯罪链的规定具有重大的立法价值。从身份信息犯罪链考察,可以将身份信息犯罪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概念。广义而言,就是指"与身份信息有关的犯罪",包括身份盗窃、身份伪造和身份欺诈。狭义而言,就是指身份盗窃和身份伪造,不包括身份欺诈。狭义的身份信息犯罪不以欺诈目的为要件。独立规制身份信息犯罪有利于从犯罪预备行为阶段遏制严重犯罪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单位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制体系,独立规制身份信息犯罪也是打击网络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手机卡被人冒名补办,导致银行账户内的钱款被人从网银转走.移动用户以运营商未尽审核义务,具有过错等为由,要求运营商赔偿因其手机卡被冒名补办致银行卡遭盗刷造成的损失.而运营商则以客户对自身身份信息及手机服务密码保存不善,过错在客户自身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那么,因手机卡被冒名补办,银行卡遭盗刷损失应当谁来担责?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将特定非金融机构列入反洗钱义务主体范围。按照《反洗钱法》第3条的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和按照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预防、监控措施,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履行反洗钱义务。作为现代社会资金融通的主渠道,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系统是洗钱的易发、高危领域。但金融机构并不是洗钱的惟一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