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经历了恢复和起步、试点推进和完善提升三个阶段.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我国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它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必须深化对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战略认识,积极构建和完善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利益"动力机制,加强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法制化建设,辩证处理好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郭祎 《桂海论丛》2011,27(2):100-103
积极推进城市社区民主治理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进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宥于我国历史传统和民主法治国情,城市社区民主治理仍存在民主权利与民主需求、民主需求与民主实践、民主实践与民主权利之间不相协调的问题,使得社区民主治理陷入"权利-需求-实践"的困境,这严重阻碍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及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是结合我国实际,完善民主权利,满足民主需求,深化民主实践,积极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城市社区民主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体框架和发展格局。而城市社区民主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近几年来.大连市在社区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在实践中继续推进大连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必须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扩大社区居民参与.完善社区财政体制,提升社区工作者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前,政府推动下的制度建设是城市社区民主发展的基本态势;从创建和实践民主制度,到培育民主精神和公民社团,是城市社区民主发展的基本路径;协商对话、社区参与是城市社区民主发展的主题.长远看,民主精神和公民社团的发展和成熟程度,决定着城市社区民主的发展和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09,(7):92-92
李雪萍在《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目前,政府推动下的制度建设是城市社区民主发展的基本态势;从创建和实践民主制度,到培育民主精神和公民社团,是城市社区民主发展的基本路径;协商对话、社区参与是城市社区民主发展的主题。长远看,民主精神和公民社团的发展和成熟程度,决定着城市社区民主的发展和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城市社区民主有利于改善民生,而民生的改善又将促进民主的发展。二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民群众利益至上。为使发展城市社区民主和改善民生获得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应加快社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陈立媛 《传承》2013,(12):104-105
城市社区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城市社区民主有利于改善民生,而民生的改善又将促进民主的发展。二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民群众利益至上。为使发展城市社区民主和改善民生获得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应加快社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区民主自治是一项基层民主政治制度,也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和方向。它的建设与发展关乎我国城市治理模式的改革,也影响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的进程。如何改革社区行政化的倾向,提高社区公民民主意识,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力量,提升社区民主自治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民主建设应根据宪法和居组法,创新具体制度,这是培育社区自治与优化城区政府管理的根本因素,也是推进整个城市管理体制民主化与法制化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0.
张秀华 《人权》2007,(4):17-20
近几年,在北京市西长安街沿长线的八宝山南侧,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型社区——鲁谷社区。该社区自2003年4月成立以来,在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其中最突出的亮点是开辟了一条社区民主自治的新路。  相似文献   

11.
张德才 《政策》2005,(8):26-27
社区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2004年,宜昌市西陵区以社区“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全面推行“三推一选”的选人用人机制, (“三推”:即由党员、社区居民代表、驻区单位推荐;“一选”:即选举委员会选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探索实施“三制一评”的社区民主管理办法,(“三制”:即重大事项听证票决制、社区事务公开制、两委年度工作述职制; “一评”:即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年度绩效民主测评)有效推进了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周清华 《前沿》2006,(5):224-226
基层民主建设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直选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又是全面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突破口,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继农村基层海选后又一历史性跨跃。它必将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汇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加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方娟 《人大建设》2006,(3):31-32
与蓬勃发展的农村基层民主相比,城市社区民主一直进展缓慢。社区民主究竟如何打破僵局?城市居民究竟如何分享民主权利?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去年,在重庆举行的一次社区听证会,就呈现了一条推进城市基层民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试论城市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社区建设是在“单位制”解体背景下重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过程 ,这是涉及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发育社区自治、发展社区服务、扩大居民参与、健全法律制度的社会系统工程 ;城市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社区民主自治为目标、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以扩大居民参与为动力、以健全法制为保障 ,全面推进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矛盾及其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以顺  王冶英 《前进》2004,(12):41-42
当前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存在的主要矛盾(一)我国社区的地域特征与管理体制的矛盾。严格地讲,我们现在所说的社区实际上是“行政社区”。“行政社区”这一概念,反映了这样的事实: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在地域范围上与行政区划基本重合,导致管理层面的政社不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街道管辖的行政区域作为社区范围,于是街道办事处一身二任作为城市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代表政府对基层社会行使全方位的综合行政管理职能,同时它又作为社区居民的代表行使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的职能。街道管理层面的政社合一,使街道办事处工作量增大,经常处于疲惫…  相似文献   

16.
王彬  孙博 《小康》2004,(2):42-43
期望靠8个月的时间,民主进程就能一步完成,这显然过于理想化。更多的时候,理想化的民主只有打过"折扣"后,才能成为真正的现实以前只有一个"老板",现在却是两个"老板",对于胡斐斐而言,这是社区直选后出现的最实质性变化。胡斐斐原先是宁波海曙区月湖街道平桥社区的居委会干部,她直接听命于街道的领导。街道安排她的去向、指导工作,派发薪水,对她来说,街道就是"老板"。8个月前,平桥社区直选之后,胡斐斐的身份变成了"社工",新"老板"--社区管理委员会掌握了聘用"社工"的权力。然而原先的"老板"并没有完全放权,依然掌握着"社工"工资的发放权,尽管在最初构想中,新旧交替之后,街道应该完全退出社区的"权坛"。新"老板"握有人事权,旧"老板"掌握财权,分权而治的局面使胡斐斐这样的社工们处于一种尴尬之中--两位"老板"不闹矛盾则罢,一但闹起矛盾,社工将不得不面临选择--该听谁的?  相似文献   

17.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与政权巩固的重大问题,也是关乎社区建设与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现存的种种弊端,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加以解决。沈阳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有益探索,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白银市认真贯彻落实《居委会组织法》《甘肃省实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办法》及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和实施“星光计划”的文件精神 ,积极推进社区建设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扩大了基层民主 ,维护了社会稳定 ,推动了城市改革与发展。  一、从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 ,推进社区建设  白银市委、市政府把社区建设当作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来抓 ,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 ,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把城市社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9.
阿计 《公民导刊》2006,(1):53-53
《公民导刊》2005年11期刊发的《一个社区的民主“样本”》,为我们揭示了社区听证这一崭新的城市民主模式。事实上,随着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与社区逐渐生成休戚与共的关联,城市基层民主正在日益升温。近年来,一些城市出现的居委会选举纠纷,已经打破了昔日死水一潭的平静。而许多商品房住宅小区出现的业主委员会等新型自治组织,以及风起云涌的小区维权斗争,更是显示了“小区民主”的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城乡社区建设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使我国社区建设从以城市为主开始积极向农村拓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明确"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