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侧重分析了各国政府、新闻界及普通民众对"维基解密"的不同反应,以及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维基解密给人类信息传播模式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包括媒体运作的新模式、政府信息的运作和处理方式的新变革、对传统信息伦理的挑战和信息公开的法律重构。  相似文献   

2.
政府,作为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中的主导力量,怎样在公共危机事件正确审视媒体,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成为能否有效解决公共危机事件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中,政府和媒体需要互相支持,共度难关。因此,新时期如何发挥媒体在现代危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加强对媒体在紧急情况下的管理当前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政府和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角色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力求探索政府与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利益诉求结合点,从中得到政府与媒体共同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28日,“维基解密”网站曝光近25万份据称是来自美国国务院的秘密外交文件,其中包括1.1万份标记为绝密的文档,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未经授权的机密信息泄露事件。美国高层震怒,世界为之哗然,“维基解密”又一次成为全球媒体的“打榜热词”。  相似文献   

4.
<正>2006年12月,35岁的澳大利亚记者阿桑奇率领他的记者兼黑客团队建立了"维基解密"网站。这家网站自称为"非营利媒体组织",其最重要的行动是揭露政府、公司和其他组织的腐败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5.
杨继绳 《创造》2010,(6):94-94
当今,民生可能是媒体上出现得较多的一个词。这是因为中央政府十分重视民生。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政府不可能包揽民生。改善民生,还得靠民众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还得靠提高民众与强势群体的博弈能力。这就涉及到民生与民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未来的电子政府,是依托信息和技术的虚拟政府,这便使得政府门户网站成为电子政府最为关键的实现方式,成为当今电子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府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平台,是政府和公众间的最为重要的接口。与传统实体政府相比,政府门户网站取代了窗口和部门式的政府服务方式。政府与公众间的沟通,不再有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其用户只需要通过网站,便可以获得足以满意的政府服务。而政府的服务和管理职能,亦可以通过网站直接予以实现。政府门户网站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效率,成为电子政府建设的主体内容。政府门户网站的概…  相似文献   

7.
继云南“躲猫猫”和本市“钓鱼执法”事件之后,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切身感受,就是一定程度上我们正处于一个媒体事件的年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如何把握,考量的不仅是政府的能力,更是政府的素质。当前,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比较微妙,尤其在直面民生的执法问题上,沉默是金成为有些政府对待媒体的一种基本态度。笔者在具体参与本次常委会开展的《行政处罚法》执法检查工作中也多有印证,  相似文献   

8.
李昌瑞教授的新作《政府间网络治理: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以"在中国政府管理体制中,垂直管理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地方民众是多个权力主体和行动者,在其所编织的政府网络结构中,其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合作?"为核心问题,为中国政府的未来治理提供可行思路。受制于特定知识和学科,也存在缺乏政治高度的问题。由此有必要在国家治理大背景下来思考府际关系,突出国家治理结构本身及其与府际关系研究的内在勾连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产的日益综合性和劳动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之间的矛盾,是世界上现代政府普遍陷入权力“收放”循环与机构“简胀”怪圈的根本原因。形成以需求——供给关系为导向的目标绩效管理体制;组织结构权力关系变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使得组织间的契约、协同成为可能;在地方政府和基层社区构建政务的服务组织平台,改变传统行政组织运行机制的内在方向,这是提出集中控制与非集中控制治理模式的三大核心思路。  相似文献   

10.
景维民  张璐 《人民论坛》2012,(35):10-12
深化改革、塑造经济增长新动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未来改革如果能够通过解决好教育和创新、收入分配、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政府间关系等领域的制度性问题,充分利用好中国的人口优势、市场优势,形成规模经济,这将是中国经济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1.
吴琳 《桂海论丛》2012,(6):85-89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为我们理解新兴媒体所构成社会空间的本质,探索政府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新兴媒体构建的新型文化空间,要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运作机制,提高政府的空间引导能力与空间传播能力。针对新兴媒体构筑的新型交往空间,要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调控机制,提高政府的空间执政能力与空间对话能力。针对新兴媒体构造的新型政治空间,要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动力机制,提升政府空间引导能力和空间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业务参考模型是对政府结构体制、组织体制和运行体制的总体描述,是对政府系统中结构因素、组织因素和行为因素的整体反映。网络新媒体能形成新型的政府信息传播的系统结构,能再造政府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业务参考模型包括职能模型、关联模型、权能模型、流程模型等。城市政府管理或服务的对象可简化为:自然人、单位法人、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产品,城市政府的一级层次职能包括公共决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保护、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宏观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特别是微博的蓬勃发展,政务微博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手段在全国开始迅速发展应用。文章就当前大连政务微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切实提高其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与传统媒体相比,其公信力较低已成为影响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网络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应有地位。媒体的权威性、信息的原创性、内容的真实性、传播的即时性、格调的高雅性影响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提高网络媒体公信力,需要政府、网络媒体、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主要包括:强化政府监管;加快制定和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站自身建设;提高采编人员专业素质;报网结合;建立平民式舆论监管机构:树立人人都是把关人的理念;加强受众需求研究。  相似文献   

15.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in the throes of transforming its role from that of an administrative bureaucracy to a service provider.The Internet,as a relatively new form of media readily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has given impetus to this transform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政府机构改革,经历了由单纯的精简机构到综合配套改革的发展过程。以政府机构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其实质是改变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模式.建立统一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当前.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已全面展开.标志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向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迈进。  相似文献   

17.
刘辉  王越 《青年论坛》2014,(1):6-11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持续加深,也给人的发展,特别是青少年发展带来尖锐挑战。对处于成长发育时期,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青少年来说,新媒体素养教育已是迫在眉睫。我国新媒体素养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严重滞后于蓬勃发展的各种新媒体,但也有不少有价值的实践。从已有的新媒体素养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我国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几种模式,并将其与国外成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相比较,对于构建既适应世界潮流又符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教育策略和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胡爱敏 《桂海论丛》2004,20(3):50-52
在危机状态下,政府、公众和媒体是维护国家公共安全的责任主体,他们必须承担各自的责任。负责任的政府是危机的前线指挥者和后方担保者,成熟的公众是战胜危机的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支撑,媒体则作为公众利益的守望者和代言人、政府的喉舌,是信息沟通过程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19.
陶建钟 《桂海论丛》2011,27(3):85-89
政府危机公关必须从当前政府管理实践出发,在现有管理体制内探索有效的机制、原则与方法。一个有效的整合传播机制包括树立对于媒体的正确认识,建立媒体传播渠道整合机制和建立媒体传播受者整合机制。整个政府危机公关的过程,可以综合运用包括稀释焦点、议题引导、诚恳致歉、信息给喂、权威委托和网络互动等六个方法。  相似文献   

20.
谈突发事件中公安机关对网络舆情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给政府的社会控制提供新手段的同时,网络舆论也给现有的社会管理和信息控制模式带来了挑战。在各种突发事件爆发时,如何对网络舆情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一个崭新课题。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容易失控的原因,并结合公安工作和网络媒体的特点,针对公安机关在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控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