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的“上书”权利至今没有能得到有效保障,令人遗憾。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12月16日上午完成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简称《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以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和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制度,维护国家法制统一。(12月20日《新京报》)今年8月3日,鉴于《婚姻登记条例》  相似文献   

2.
<正>公民的“上书”权利至今没有能得到有效保障,令人遗憾。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12月16日上午完成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简称《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以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和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制度,维护国家法制统一。(12月20日《新京报》)今年8月3日,鉴于《婚姻登记条例》  相似文献   

3.
《时代主人》2006,(1):25-25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完成了《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以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和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制度,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相似文献   

4.
陈欢 《人民政坛》2006,(3):40-41
2005年12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完成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以下简称《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而早在200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在法制工作委员会中设立法规审查备案室,专司法规备案审查工作。上述举措,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维护法制统一提供了组织上和程序上的必要保障,标志着我国在法律法规审查机制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审议完成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进一步明确了法规备案审查的程序和步骤。消息一出,引来好评如潮,堪称我国立法进程中又一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审议完成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暂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进一步明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违宪违法审查的程序和步骤。消息一出,引来好评如潮,堪称我国立法进程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对于确保我国的法制统一,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实现依法治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兰海 《人大研究》2006,(4):41-41
据报道,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于2005年12月16日上午完成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简称《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媒体普遍认为,两个《工作程序》的出台,为违法违宪审查奠定了制度基础。法律有善恶之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如果公民的权利被歪曲、剥夺,合法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那么这样不公正、违反社会普遍正…  相似文献   

8.
彭东昱 《中国人大》2014,(19):27-28
为维护法制统一,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一审稿总结近年来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对完善审查处理程序和建议意见反馈机制及常委会工作机构在备案审查中的职责作出了进一步规定。同时,针对司法解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司法解释的作出机关、程序和原则予以明确。审查情况可以反馈法规备案审查制度,是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以及司法解释的合宪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违宪审查制度,一直是全国人民尤其是法学界关注的焦点。2005年12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完成了对《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后,社会各界又出现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热情。虽然如宪法学专家蔡定剑所指出的,法规备案审查制度与违宪审查制度是有很大的不同,但有联系,前者主要审查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与宪法、法律是否抵触,包括地方性法规是否与行政法规相抵触的问题,后者的核心是要解决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是否违反宪法的问题,但法规备案审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仍是建立完整…  相似文献   

10.
城事     
《公民导刊》2006,(1):4-4
建立健全法规和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制度;各省市区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处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11.
视点扫描     
违宪审查机制迈出重要一步“这是我国建立违宪审查机制的重要一步,将推动我国的宪政和法治向前发展。”2005 年12月19日,就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和通过《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教授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现将2020年开展备案审查工作的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司法解释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应当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相似文献   

13.
正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是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等统一性的重要制度安排。长期以来,对备案审查的对象和范围、审查标准、审查方式、处理方式等有很多探讨,促使这一工作不断寻找差距、补足短板,逐步改进和完善。2019年12月1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委员长会议通过《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办法》,该办法回应了学术界多年来对于备案审查制度的讨论,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主动变革,为备案审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依据,是备案审查工作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回顾法规、规章、  相似文献   

14.
<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维护法制统一、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监督法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专门进行了规定,并授权省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作出具体规定,标志着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制度的正式确立。2013年9月26日,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湖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制定有利于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各项制度,明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职责分工和责  相似文献   

15.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维护法制统一、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监督法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专门进行了规定,并授权省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作出具体规定,标志着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制度的正式确立。2013年9月26日,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湖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制定有利于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各项制度,明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职责分工和责任机制,有利于推动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开展备案审查,是宪法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宪法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宪法性制度设计,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实施和监督,强调加强备案审查工作。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  相似文献   

17.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现将十三届全国人大以来暨2022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对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司法解释、特别行政区本地法律等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是宪法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宪法法律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监督法、地方组织法等法律都有关于备案审查方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浙江,各地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和新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等3部党内法规为契机,坚决扛起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政治责任,高标准抓好学习贯彻、制度建设、备案审查、党规执行,推动我省党内法规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监督法》对我国备案审查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文展 《理论月刊》2007,(7):109-111
2007年1月实施的《监督法》专章规定备案审查制度,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完善了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监督权,列举规范性文件"不适当"的若干情形;并且以法律形式明确对司法解释的备案审查.该法对于完善我国备案审查制度,保障法制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家权力机关规范性文件监督法律制度中,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地位最高,其监督目的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监督的基本方式是备案审查。备案审查工作分为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目前,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思想认识还需提高,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尚未建立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备案审查尚未有效开展。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需要着重研究解决报送备案范围、审查标准、审查方式、审查工作机构、审查程序和处理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