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及至今仍然看不到“光亮”的西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不仅严重冲击了西方经济,也对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广泛质疑.对此,西方国家不仅需要调整国内制度与政策,其对外经济政策与方式也将面临重要变化与调整.其中近年来美日两国围绕“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政策变化就是其中一例.如果说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加入TPP是美国回归亚太战略在对外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那么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日本一改过去东亚共同体构想转而宣布加入TPP谈判,使TPP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则是日本呼应美国“回归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作为首个实现现代化的非西方国家,日本印证了现代化成就的普适性。通过对技术转移实例的分析和对日本战前著名哲学家西田几多郎观点的讨论,本文揭示了日本经验对日本技术的意义,介绍了"分支"和"层叠"两个技术发展概念,并将其应用到了西田几多郎的"场所"理论之中。文章认为,日本的案例揭示出:技术合理性是以各种复杂的方式与文化紧密相关的。因此,我们必须使我们的技术概念全球化,而不再将其唯一地辨识为西方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正>日俄领土争端是指日本北海道东北部与俄罗斯北千岛群岛之间的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四个岛屿及周围一些珊瑚礁的主权归属之争。对此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俄罗斯称之为"南千岛群岛"。这四个岛屿二战前曾属日本管辖,在二战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失败之时,由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予以占领,至今仍在俄罗斯的管辖之下。日俄在"北  相似文献   

4.
『新帝国主义论』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11"事件后,美国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哈斯和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对外政策顾问库珀等美欧以及日本政界和学术界一些有影响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以"新帝国主义论"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关系理论及主张,试图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西方构建符合其战略需要的国际新秩序制造理论根据.这些理论主张的提出及其对西方对外政策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西方左翼思潮四十年回顾及其九十年代的复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英国著名左翼学者佩里·安德森为新改版的<新左派评论>2000年创刊号撰写的专论.文章通过回顾<新左派评论>40的年历史,总结了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西方左翼思潮自60年代以来的发展,特别对近10年来"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霸权及西方左翼的处境做了分析,提出了<新左派评论>、同时也是西方左翼的理论战略.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贫苦阶层,尤其是农民,是日本军队,又尤其是陆军少壮派的主要来源。他们所设计的"昭和维新"将西方当作仇视对象,最终导致一个蕞尔小岛竟然向西方列强开战。  相似文献   

7.
日本食品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安全,但实际上日本也经历了食品安全频发的时期.1953年,日本的"水俣病"震惊世界."水俣病"这种因为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而造成死亡和后遗症的公害病影响甚大,有关水俣病的诉讼在五十几年后的今天还在进行当中.1955年,日本发生森永砒霜牛奶事件,造成12159人中毒,其中131名死亡.1968年的米糠油事件,中毒人数多达1283名,28名死亡.196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慢慢完善,尤其是1968年制定的《消费者保护基本法》,明确从重视生产者改为重视消费者. 目前在日本,食品安全管理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与食品有关的法律多达13个.即使如此,日本近些年来仍然发生过不少食品安全事故.尤其以2000年日本雪印乳品公司食物中毒和消费欺诈事件最为突出.通过从这类事故中吸取教训,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得以不断完善.据悉,自1995年以来,日本政府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2003年,日本对《食品安全基本法》、 《食品卫生法》等法律从立法宗旨到实施内容都做了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中国核力量的发展一直是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如今又有美国的保守主义学者对此发表自己的"高见"。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新出台的报告中,该学者竟然扬言"中国的核战略可能导致一场不必要的核冲突",并称中国的第二炮兵部队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可能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这篇耸人听闻的报告因其发表机构的权威性,已经引起亚洲战略分析家和西方防务界的注意。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贾旭阳 《当代世界》2014,(10):81-81
<正>(8月21日至9月20日)8月21日,日本自民党就"慰安妇"问题和"河野谈话"举行会议,要求政府在2015年就"慰安妇"问题发表新的官房长官谈话。这被视为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否认日军强征"慰安妇"罪行的新企图。1993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就"慰安妇"问题调查结果发表谈话,承认日军直接参与在朝鲜半岛、中国等地设置"慰安所"及强征当地妇女充当"慰安妇",并对此表示  相似文献   

10.
浅析俄罗斯的"政权党"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俄罗斯的政党政治中,1993年、1995年和1999年先后出现了"政权党"现象.每一个"政权党"在不同时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它的出现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倾向.但是,俄罗斯的这种现象并不同于西方意义上的政党政治,要出现西方意义上的政党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1.
在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的影响下,台湾共产党在1928年和1931年政治大纲中分别提出了"台湾民族独立、建立台湾共和国"和"颠覆(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独立"的主张.由于当时的祖国大陆正处在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下,所以台共无法提出台湾回归祖国的主张.台共政治纲领中所说的"台湾独立",是指摆脱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独立",并非要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台共希望借此先实现台湾的自我解放,然后待中共在大陆的革命取得胜利后再回归祖国.  相似文献   

12.
岳健勇 《南风窗》2010,(25):54-56
<正>中国对自由贸易的热衷虽然主要出自产业升级困难重重的无奈,但也不乏对自由贸易本身的真诚信念。这与中国发展特点直接相关。2008年9月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再度加剧。而中国经济则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两年来,中国经济规模连续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崛起因而为全世界所公认。与此同时,"中国拯救世界"和"中国世纪"等说辞也甚嚣尘上。目前,西方国际政治学界虽然对"权力转移"的命题尚存争议,但一致认定中国正在利用西方的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13.
在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日本学派的文化视角乃一项特色,该学派认为,以"文化"而非"国家"为基础的理论更适合解释东亚国际关系,日本学者平野健一郎的国际文化论堪称个中翘楚。平野是当代日本国际文化研究的先驱,他把对满洲与东亚共同体研究提升到对国际关系的反省。平野首先检讨了文明与文化的差别,提出"文化触变"理论,强调对文化的抵抗,包括对外来文化内涵的抵抗与对外来文化团体的抵抗。平野的理论有助于反思日本学派"世界史立场"在当代日本知识界的意义。"世界史立场"在战时成为"大东亚共荣圈"的理论基础,平野因而通过建构国际文化论,以批判与消解自文明开化以来日本国家概念所充斥的侵略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时候,我国没有盲目效仿所谓西方的这样或那样的发展模式,而是根据自己的国情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经受住了许多政治、经济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重大考验,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国内外一些人在反思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过程中提出了"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等概念.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  相似文献   

15.
赵灵敏 《南风窗》2008,(11):14-16
日本的经验已经证明,没有健康平和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一个国家的前途终归有限。这是我们在学习日本的过程中不应该忘记的。5月6日到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了名为"暖春之旅"的访问。访日期间,日本天皇三次和胡锦涛见面,胡应邀在日本知名学府早稻田大学大隈讲堂发表演讲,并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共同签订题为《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的政治文件.这是继1972年建交时的"中日联合公报",1978年的"中日友好和平条约",1998年江泽民访日时的"中日联合声明"之后中日之间的第四份重要政治文件。  相似文献   

16.
引人注目的乌克兰总统重新选举,最终以得到西方大力支持的尤先科获胜落下帷幕.亚努科维奇不服选举结果,一再上诉,收效全无.对这次选举,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选举是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的又一场博弈,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继格鲁吉亚之后,在独联体国家推行"和平夺权"的又一次实践."乌克兰事件"影响深远,特别是对2005年即将拉开总统选举帷幕的中亚国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撞船事件和2012年日本"购岛议题"使得中日关系紧张气氛持续升级。不同于2005年前后的"政冷经热",现阶段中日关系已对贸易关系产生了显著冲击。对此,我们基于内生结构断点的方法,以2008年第二季度、2010年第三季度为分界点,将2002—2012年中日政治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此期间,政治关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经历了三种状态:较弱、无影响、显著影响。第一阶段,由于政治关系的影响较弱,经济上的有利因素容易抵消政治的负面影响,因此表现出了"政冷经热"。在第三阶段,政治关系恶化对贸易的影响显著强化,同时经济指标走弱,由此出现了"政冷经冷"。结果还显示:由于双边关系紧张,2012年中国对日本出口潜在损失313亿—318亿美元,日本损失为368亿—379亿美元,高出中国近20%。  相似文献   

18.
日本自民党自成立后一直把持日本执政地位,并一度被称为"万年执政党".这种由自民党一直把持政权的体制被称为"一党优位制".在自民党领导下,日本创造了"日本模式",国力空前强大,经济高速发展.但是,派阀纷争、金权政治、腐败、一党独大等,使日本国民丧失了对自民党的信任.1993年自民党在大选中失败,标志着日本政党体制由"一党优位制"向多党竞争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9.
崔世广 《当代世界》2015,(12):55-59
<正>2015年适逢日本战后70年。由于这是战后日本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战后70年"成了2015年日本的一个热门话题。但遗憾的是,国内学界对日本的"战后"意识似乎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本文拟以战后体制的斗争为主线,结合战后日本的国民舆论调查结果来考察日本"战后"意识的变迁及其特征,以期对理解和把握日本提供某些启示。日本的战后体制与"战后"意识的源流日本的"战后"意识形成于第  相似文献   

20.
"全球治理"的置疑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全球治理"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学术领域里最流行的学说之一."全球治理"的理念源于西方,是西方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并试图使其"普世化".中国学术界近年来大量引进了"全球治理"的有关著作和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