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札记     
星期六上午,我在西单图书大厦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季羡林人生漫笔》。季羡林是个大学者,曾经当过北京大学副校长,现在已经快90岁了。这本书,有不少文章是他最近几年来写的,有写人物的,有回忆老师、同学,包括对胡适的评论。还有不少是感想,随笔,就象书名所标明的叫漫笔。我喜欢读季羡林的文章,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读他的文章就象你坐在他的面前,听他讲故事一样。以前,我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学问越大的人越没有架子,讲课、写文章越通俗,越好懂。《莱根谭》里说,“文章极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就是说,一个人写文章写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他是蒋介石的“文胆”,本质上却是一个极有新闻天分的人。“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困扰了他一生,重返新闻界的愿望终究只是一场梦。他说:“我搞了大半辈子的政治,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从政而又不懂政治,投在蒋先生手下,以至无法自拔,于今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3.
在巍巍吕梁山东麓、洪洞县的西端,有一个贾姓世居的村庄——罗云村。相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为逃避战乱,赵匡胤四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用有两个交叉提梁的筐子,将他和弟弟赵匡义一起挑到了河南。当  相似文献   

4.
好汉赵匡胤的“卧榻”情结 (一)周世宗的一句“戏言”,吓得赵匡胤魂出七窍。事实上.他可能不但想当皇帝。而且正在悄悄地准备。在陈桥貌似半推半就的兵变中。完成了他的“黄袍加身”。  相似文献   

5.
神在人世问,何谓有? 何谓无? 在他手下,神奇的华夏神水醉迷了海内外朋友小小山镇,有他则“灵”,廿泉变美酒、名噪全神州、有人唤他:  相似文献   

6.
《战国策》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寒士冯谖刚投奔到齐国公子孟尝君门下时,自谦没什么爱好和本领。于是,孟尝君手下的人给他吃很差的饭菜。过了不久,冯谖敲打着他的宝剑歌唱:“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便嘱咐手下的人像对待门下吃鱼的客人一样给他饭菜。过了不久,他又敲打起宝剑  相似文献   

7.
截成一样长     
《涑水纪闻》是司马光作的笔记,其中有一条记道: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之初,营建宫室。管理竹木材料的官员,认为各地运来的竹木长短不齐,不便管理,建议将其裁截整齐。赵匡胤便在他的条陈上批道:你的手指和脚指,难道没有长短的吗?为什么不截成一样长呢?还是长的让它长,短的让它短好了。”这一条在别的宋人笔记里也有记载,不过批语还多了两句骂人的话:截你爷的头,截你娘的头。”不管赵匡胤骂了还是没骂,他批驳那位官员总是不错的。天地间一切事物,本来各不相同,千差万别,其不整齐乃是自然,整齐只能是人工裁截的结果。就是真骂了他爹娘两句,我对赵匡…  相似文献   

8.
宋太祖赵匡胤的宰相赵普,为人刚正不阿,办事刚毅果断,在用人上更是坚持唯才是举,不因皇帝的好恶而放弃任人唯贤的标准。 有一次,赵普向赵匡胤提出任用某人为官,未得准许。第二天上朝,赵普又把那份奏章捧了上去,赵匡胤还是不同意。第三天,赵匡胤接过赵普的奏章一看,还是前天那件事,不由大怒,把奏章一撕,扔在地上。赵普却不生气,慢慢拣起奏章,糊好又捧了上去。赵匡胤恍然大悟,赵普是忠诚为国荐贤啊,即降诏任用那人为官。以后,那位官员在任职中显示了非凡的才能。 还有一次,有一位军官立了军功,按规定应该升官奖励。于是,赵普就向赵匡  相似文献   

9.
一位客人从网上查到上海恒怡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专程上门业务咨询,接待他的一位女士态度和蔼亲切,回答问题耐心细致,并不厌其烦地为他忙这忙那,让这位客人十分满意。当他最后得知这位女士就是恒怡公司的总经理张玲时,既惊讶又感动,在他看来,总经理一股只是吩咐手下人去做事,不会为客人亲历亲为每件事。因此,他对恒怡公司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考场舞弊事件不过是赵匡胤借题发挥的由头,他的真实意图很明确,就是要把官员的选拔权抓到自己的手里,借此削弱文人官僚的权力开宝六年(973年)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在朝堂之上按照惯例会见当年新考上的进士。新  相似文献   

11.
独裁者大都不喜欢跟手下混在一块儿。除了怕跟手下混在一块儿被手下干掉外,主要是因为要跟老百姓混在一起,时间一长,大家就会对他没了神秘感——而神秘感,恰恰是独裁者保持其权威的基础。所以,很多大人物都视手下或老百姓如敌人,能躲就躲,能藏就藏,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以科学的后勤谋划奠定统一大业的物质基础,进而成为绵延数百年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人绝无仅有,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23岁应募从军,在后汉枢密使郭威军中任职。因军功显赫,不到10年,即成为郭威养子周世宗柴荣的禁军统帅。公元959年,周世宗病死,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次年33岁的赵匡胤趁“主少国疑”的机会夺权,建立宋朝,在稳定内部的基础上,开始了历时16年的统一战争。后勤这条隐没在刀光剑影之后的“第二条战线”,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赵匡胤统一战争战略谋划的重点。一、宋初形势与“先南后北”的后勤谋略自从公元907年朱温…  相似文献   

13.
反扒神探杨宝春洋子杨宝春,宝鸡铁路刑警队的一位刑警,普普通通的一名侦查员。14年的刑侦生涯,练就了他一手绝活──抓贼。栽在他手下的有浪迹天涯的大盗,有来去无踪的飞贼,有神出鬼没的惯偷,还有小毛贼……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贼怕他、恨他,但也服他。这是真实...  相似文献   

14.
45个春秋,他没讲过一句话。然而,他却有过两次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会的非凡经历。先后有800多名“扒手”栽倒在他手下——  相似文献   

15.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3,(13):28-29
他曾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功臣:猫耳洞口,他为掩护战友,奋不顾身扑了过去。挡住了敌军的子弹,因伤致残(三等甲级),多次立功受奖。转业后他凭着一股子热情和拼劲,硬是把一个寂寂无闻的技工学校升格为国家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这样一个颇有传奇色彩、英雄情结的党员干部怎么会沦为阶下囚呢?  相似文献   

16.
7月22日 ,浙江温州做皮革生意的丁先生刚到广州不久 ,即被骗走一部价值7000余元的手机。丁先生7月21日到广州后住在站西路某大厦。当晚10时许 ,丁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找原住在该房间的客人的电话 ,但这名客人已经搬走 ,随后对方便与丁先生聊开了。对方自称叫林坤 ,做皮鞋生意 ,想购买制鞋的皮革 ,丁先生正是做皮革生意的 ,忙称有对方所需的皮革。翌日上午7时许 ,林坤拨通丁先生的手机 ,称自己有事走不开 ,先叫手下与他见面。15分钟后 ,丁先生在某酒楼见到了林坤的“手下” ,丁先生并没与其多聊 ,只是边喝茶边等着林坤的到来。过…  相似文献   

17.
躺在床上赚钱,或许是很多人的梦想,何茂乐做到了,但对他来说却实属无奈.何茂乐是山东东营人,29岁的他已有15年的脊髓损伤史.受伤后,他经常自嘲自己是一块有思想却没有行动能力的木头,只是麻木地活着.  相似文献   

18.
头一回见到斯隆时,我觉得大失所望。他只有中等高度,长得又瘦又小,有着一张长长的马脸,戴着助听器,看起来就像是个糟老头。但是,一和他接触,就可以发现他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质,手下的团队更是一群有活力、积极进取、可独立作业的精英,对他无不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9.
赵普之奸(上) 赵普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元勋。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边报传契丹、北汉联军南侵。朝廷仓促之间派赵匡胤率军北征,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陈桥驿时,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顺水推舟地接受后周幼主的所谓“禅位”.登上皇位,建立了宋朝。《宋史》、《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这段史实,都认为赵匡胤在“陈桥兵变”时是被动的.他是被将士们拥戴才登上皇帝宝座的。  相似文献   

20.
“小笔”望远镜光导纤维和传感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研制出越来越微型化的摄像机和传感器。再把它们装成人工的“小笔”,它能感知外界的震动声波和周围的景物,其作用是侦察坦克及大型机械化兵团运输车辆运动的情况,并把情报传递给指挥中心。大兵团的集结和调动就无秘密可言了。“蚂蚁”侦察兵形如蚂蚁,背上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身上有传感器和发射机。它能自由地在敌战区漫游或钻入敌军指挥部,侦察敌军军情。如果每个“蚂蚁”侦察兵都携带高能高爆炸药,这就是一群可怕的“工兵”,能摧毁敌军的通讯指挥中心。“迷你”飞机新一代的无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