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日本和阿根廷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日本史料记载,早在一个世纪以前(1886年),就有日本破产农民飘洋过海,流落到美洲大陆南端的阿根廷垦荒。1898年2月,日本同阿根廷缔结了通商航海条约,日阿经济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1902年日阿外交关系的建立为双方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1919年7月,日本横滨正金银  相似文献   

2.
1908年5月25日哥伦比亚和日本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署,使哥伦比亚成为继秘鲁、墨西哥、巴西、智利和阿根廷之后,第六个同日本建立经济关系的拉美国家。当时的日本因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还不可能远涉重洋去开拓拉美市场。它只是通过与拉丁美洲国家缔结通商条约,进而建立外交关系(日本和哥伦比亚是1934年10月建交的)等方式,取得向拉美地区移居日本破产农民的许可权。因此,从上个世纪后期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数十年间,日本与拉美国家关系的主要内容是移民,贸易往来微乎其微。日本同哥伦比亚的经济关系也是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在1931年脱离英国正式独立,比大多数拉美国家独立的时间晚一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同拉美国家开始建立外交关系。加拿大与拉美之间的贸易虽然历史悠久,但大量经济联系也是战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七十年代以来,加拿大与拉美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进入八十年代后,双方的关系进入一个较全面和稳定的发展时期。加拉关系日臻成熟,其主要标志是双方对外政策的独立性日益增强。战后加拿大对拉美政策的变化,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中拉关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双方曾在11年间无外交关系。古巴取得革命胜利后,于1960年与中国建交,实现了中国与拉美国家无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以后,中国与拉美建交的国家日益增多。目前中国已同拉美33个...  相似文献   

5.
研究概况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已开始对拉丁美洲进行研究。当时,研究主要围绕着拉美的日本移民及其居住国家的社会生活条件问题。二次大战以后,日本出现了向拉美移民的新高潮,特别是5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与拉美的经济贸易关系日益加强,对拉美的研究不仅为日本学者所重视,而且受到日本政府的鼓励和赞助。一批新的科研机构建立起来,各大学也先后建立拉美研究所和研究中心。70年代后,日本又建立起全国性的学术团体——日本拉丁美洲协  相似文献   

6.
亚洲与拉美的关系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亚洲和拉美的早期贸易始于16世纪中期。19~20世纪初,西方列强从中国、朝鲜半岛、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掳掠和贩卖大批契约劳工到拉美各地。自19世纪中叶起,日本开始向中南美洲移民。二战后,亚洲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取得较全面的发展。20世纪50~80年代,日本和韩国与拉美的经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成为拉美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特别在90年代,中拉关系全面发展,中国逐渐取代日本和韩国成为拉美在亚洲的主要贸易伙伴。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异军突起,同拉美的关系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亚洲其他国家同拉美的关系也有长足的发展。亚洲与拉美关系的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7.
经互会和欧洲共同体两大经济组织经过15年时断时续的谈判之后,达成了一项相互承认的声明,并于1988年6月正式建立关系,从此结束了东西欧两大经济集团之间持续30余年的相互隔绝和互不交往状态。继匈牙利同欧洲共同体签订建立外交关系协定后,波兰、民德、保加利亚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分别同欧洲共同体建立了外交关系,从此双方的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拉丁美洲同日本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在拉美的对外经济关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拉美作为第三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日本进出口银行副行长说过:“拉美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就日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而言,保持日本与拉美的广泛合作是很重要的。”①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地区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进入了经济密切合作的新纪元.在这之前,这个地区由于冷战的原因而被分成两个独立的经济区.韩国既没有同中国也没有同俄罗斯有过正式的接触,更不必说同北朝鲜了.韩国的贸易和投资对象主要是日本、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1987年初,在冷战即将结束和苏联即将解体之际,韩国趁机推行所谓的北方政策.1988年2月,韩国开始和几个前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首先同匈牙利建交,接着又同其它几个东欧和中欧国家建交.这一行动与1988年在汉城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同步进行的.韩国同俄罗斯、中国和越南分别在1989年、1992年8月和1993年初建立外交关系.现在,韩国同多数前社会主义国家和除了古巴之外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不仅对韩国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东北亚地区也有重要意义.目前,这个地区除了北朝鲜之外已经发展了多边和重叠的经济关系.这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剧增趋势证实了密  相似文献   

10.
1990年8月,中国同印尼恢复了中断23年之久的外交关系之后,相继又同新加坡和文莱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使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推动中拉关系走向新世纪尚德良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中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作用。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关系均有长足进展。目前,中国同拉美国家中的19个国家有外交关系,同拉美...  相似文献   

12.
冷战以来苏联与巴西的关系经历了建交→断交→复交的曲折过程:1945年苏联与巴西建立了外交关系,1947年巴西断绝了与苏联的外交关系,1961年巴西恢复了与苏联的外交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后,两国关系从有限接触迈向务实合作.苏联与巴西断绝外交关系后,双方仍偶尔发生接触,但仅局限于经贸领域.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与巴西的关系有所改善,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互利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的趋势凸显.究其原因:一是国际舞台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巴西同美国的关系出现恶化;二是经济形势的恶化迫使巴西政府加强与苏联的关系.冷战结束以后,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在经历短暂挫折后恢复了与巴西在政治、经济、军事、国际组织等领域的互信和合作,两国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双边关系迈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维克托·沃尔斯基教授一行2人于1991年3月下旬访问我国。3月28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必坚会见并宴请了沃尔斯基一行。 3月25日,沃尔斯基在拉美所作了《苏拉关系和苏联对拉美的研究》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广泛的兴趣。沃尔斯基教授在谈到俄国同拉美国家关系时说,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不久,俄国就同拉美开始交注。俄国一些革命志士还参加了拉美的独立战争。早在19世纪20年代,俄国著名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寻求同拉美国家改善关系江时学1993年7月1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亚历山大·沃森为主管泛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的拉美政策班子终于形成。尽管克林顿入主白宫半年后才建成其拉美政策班子,但美国副国务卿克利夫顿·沃顿早在1993年5月的一次讲演中就指...  相似文献   

15.
泰国和日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已有120年,建交以来泰日关系总体来说发展比较顺利。二战中,由于泰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日本欲借助泰国对东南亚进行控制,泰国因此成为日本在东南亚的唯一盟国。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日本对泰国的援助也发展到了一种新的高度,对泰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现状与前景张森根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双边或多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近一二十年来有较迅猛的发展。1960年9月中国同古巴建立外交关系,标志着中拉关系进入了新时期。在中国于1978年全面推行经济改革和逐步调整外交政策之前,中国...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拉丁美洲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拉美的对外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同时,对外依附性逐渐减弱,独立自主的能力不断增强。拉美国家一方面扩大与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另一方面努力实行地区内经济一体化,加强同亚、非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以减少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这已成为战后拉美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8.
苏联自成立至二战爆发这段时间里,与拉美国家的政治关系和外交关系发展缓慢,只是依托共产国际才对拉关地区的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二战爆发后,苏拉关系发展迅速。二战结束后,大多数拉美国家与苏联建立了政治关系和外交关系。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在全球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发展国家间关系和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苏联介入拉美地区事务。但受制于美国的冷战政策及为了压制本国共产主义势力的上升,20世纪50年代末大多数拉美国家相继与苏联断绝了外交关系,六七十年代苏拉关系才逐步得到恢复。在拉美地区,苏联以古巴和尼加拉瓜为依托,积极介入拉美地区事务。苏拉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表明,苏联对拉美的政策是不成功的,其全球战略也缺乏牢固根基。苏联错失了在拉美地区提高影响力的良机,试图以经济手段维系与拉美国家的政治关系和外交关系的外交政策使苏联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古巴进行军事冒险活动也未能取得成功。苏联介入拉美地区事务的经验与教训表明,经济利益是维系苏拉关系稳定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9.
拉美与东亚经济贸易合作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美和东亚分别处于太平洋东西两岸。双方的经济贸易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90年代后,这种交往更趋活跃。笔者认为,这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正在走向一个更富活力的新的发展阶段。战后拉美与东亚的经贸合作不断扩展一、战后拉美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在战后拉美与东亚的经济贸易关系中,日本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双方合作的领域最广,规模也最大。这是由日本作为世界性对外投资和贸易大国的地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走向新千年的拉美对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局势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拉美国家正在全面调整其对外关系, 以重新确立自己在新格局中的地位。主动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减少和避免同美国的对抗和摩擦。美国与拉美国家由主从关系向伙伴关系过渡; 由不平等往来转向对等合作;从对抗多于合作变为合作多于对抗。与欧盟关系取得进展。提出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主张。通过建立与欧盟、美国平行发展的大三角经济关系, 改变单纯依赖美国、受美国束缚的经济形势。重视发展同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积极加强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拉美各国之间团结合作加强, 拉美一体化取得进展。由于拉美国家充分利用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有利因素, 积极开展多元外交和经济外交, 加强了内部团结, 拓宽了国际活动空间和扩大了外交回旋余地, 对外关系出现较为有利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