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传统道德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道德中,“忠”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要“忠”必然“公”。“忠”是为国之本,“公”是治国之本,而“忠”与“公”的实现则在于“义”和“廉”。“忠”与“公”属于理念的范畴,“义”和“廉”则属于实践范畴,如果说“胸怀天下,忠公为国”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最高境界,那么,“义”和“廉”便是爱国主义行动的最高表现。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形势下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做到 :在总体把握上 ,处理好“党”和“政”的关系 ;在职能管理上 ,处理好“分”和“合”的关系 ;在目标要求上 ,处理好“软”和“硬”的关系 ;在工作格局上 ,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所推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依法治国”概念,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层治国理念的核心思想,也预示了未来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从“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的角度予以解读,并从国家运行“动力系统”和“制动系统”平衡、国家“上层制度”和“基础制度”构建、国家治理“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的角度,说明国家治理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认为把“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依法治国”作为施政理念,表明了执政当局对现代政治文明核心价值的认可,表达了执政党把中国送入法治轨道的意愿和决心。  相似文献   

4.
向征 《理论导刊》2021,(3):87-90
“情”“理”“法”是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主要依据,“情”是基础,“理”是“情”的规则化,“法”是尽“情”适“理”的设计。三者虽在目标和源生上具有一致性,但在社会生活中却常以矛盾的形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同的文化视阈下,对“情”“理”“法”的关系看法不尽相同,三者以一种哲学式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不断相互促进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促进三者融合互通,建构完善与“情”“理”精神相一致的法律制度体系,杜绝不合乎现代社会之“法”的“情”“理”对“法”的干扰,善用中华文化之“情”“理”释解现代社会之“法”。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名牌”一词出现频率极高,许多地方和企业都在努力缔造“名牌效应”。这当然是件大好事,适合市场规律和世界潮流。但是“名牌”并非“永久牌”,也并非“万事通”,一门心思躺在“名牌”上“吃”“喝”,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古话说“居安思危”,何况当今市场竞争那么激烈,一“躺”,别人就要赶上。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能力建设中的两大障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务员能力建设已经提到“强国战略”的高度 ,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到全党的面前。但是 ,由于长期形成的“理念障碍”和“制度障碍” ,阻碍了公务员能力的养成。“理念障碍”中又以“关系本位”和“学历本位”最具典型 ,进而把人的注意力引向人际关系的协调和高文凭的获得上。“制度障碍”主要来自公务员制度中的“分类制度”、“考核制度”和“职务升降任免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汉语中一个有趣味的现象:很多褒义词都是与“和”字联姻而生。例如讲邻里关系的“和睦相处”,讲夫妻融洽的“琴瑟和谐”,讲家庭原则的“家和万事兴”,还有讲经商艺术的“和气生财”等无可非议,以“和”为贵,企业凝聚力也是从“和”而来。  相似文献   

8.
檀莉 《理论探索》2004,(1):85-86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韩非子“法、术、势”的思想体系中 ,“势”为核心 ,是“法”和“术”的出发点和归宿 ,“法”构建的是“威严之势” ,“术”构建的是“聪明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 ,韩非子政治思想是一种“势”的政治。  相似文献   

9.
沂宁 《瞭望》1991,(45)
近些年来,“创收”已成为我国知识界无人不晓的新名词。何为“创收”?简而言之即指单位和个人通过开展有偿社会服务,增加经费和个人收入。 对于“创收”现象,知识界内外褒贬不一。有赞之为“改革的方向”、“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作用和致富的渠道”;有斥之为“知识界的危险”、“知识分子的腐蚀剂”、“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催化剂”。但无论怎么评价,谁也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在目前的情况下,知识界已经离不开“创收”。  相似文献   

10.
张青松 《理论探讨》2006,(3):145-148
理论也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必然有自己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或趋势。本文谨在元视阈和层次上对当代理论发展的“再对象化”、“元理论化”、“超现域化”、“形态演化”、“范式转化”、“反思化”、“革命化”、“元规律化”、“统一化”和“综合化”等十大趋势作初步探讨。试图在理论发展历史与现实客观趋势的意义上,对“广义元理论”建构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提供一点证明。  相似文献   

11.
新 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审议、讨论和制定好“十五”计划纲要 ,是这次“两会”的重要议题。在“两会”上 ,代表委员们认真审议和讨论了朱镕基总理作的“十五”计划纲要报告和“十五”计划纲要草案 ,并积极建言献策 ,参政议政。一、“十五”计划”的鲜明特色朱镕基总理“十五”计划的报告共分十个部分 ,约17000字。报告首先回顾了“九五”期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肯定这是“民族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接着 ,阐明了“十五”计划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然后 ,按照指导方针中提…  相似文献   

12.
1.“本体世界”是从“此岸世界”抽象出来的。传统哲学以彼岸本体世界为图景“设计”和“安排”此岸世界 ,试图建立“人间天国”,这种“违规操作”使它陷入空前危机。2 .“存在本体化”和“哲学本体论化”的深层根源 ,在于哲学思维方式沿用了从科学思维方式中异化出来的极端理性主义思维方式 ,导致哲学世界观要么指向极端“理性世界”,要么诉诸物性“经验世界”。 3.海德格尔所谓“被遗忘的存在”,其实是一个超越传统哲学视野的“世界”。理解这个“世界”,既不能从“神”,也不能从“物”入手 ,而只能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 4.哲学只有抛弃形而上学固守的神性本体世界 ,退出科学占据的物性经验世界 ,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才能进入自己的“世界”——那个科学无法“分割”、“量化”的“人文世界”  相似文献   

13.
当前 ,全国的“三讲”教育工作正向纵深发展。自1998年12月以来 ,先后在自治区四大领导班子 ,14个地(市 )直属机关和30个试点县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 ,开展了“三讲”教育 ,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在 ,这些试点单位都已进入“三讲”教育“回头看”阶段。如何巩固和扩大“三讲”教育成果 ,笔者认为 ,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扎扎实实开展“三讲”教育“回头看” ,这是巩固和扩大“三讲”教育成果的首要环节开展“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 ,要按照党中央关于“总结过去 ,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要求 ,对班子和个人“三讲”教育后的整改…  相似文献   

14.
春节将至,不少地方和部门又在部署“送温暖”活动。与此同时,关于如何做好“送温暖”工作的议论,也如去年此时一般热闹。比如,有人认为“送温暖”要送“恒温”,不能光送“物质温暖”,还要送“政策温暖”、“教育温暖”和“精神温暖”,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大众传播工具当中,人们已不常用“工人”和“工人阶级”这样的词汇,而用“工薪收入者”(a salaried man)这个词汇来泛指以工资收入为生的工人:见诸企业内部文件中的“产业人”和“企业人”这样一些词汇,更被用来泛指从公司经理和其他领导员员一直到一般职工的所有从业人员。“工人”和“工人阶级”这样的词汇正在从右翼的大企业工会的报刊杂志中消失。“工人”和“工人阶级”这样的词汇是否陈旧了,是否过时了?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系统论整体性原则及其“非加和性”、“非机械性”、“非活力性”和“系统与要素”范畴的分析研究,从而审视“整体与部分”这对传统哲学范畴,认为“系统和要素”范畴比“整体与部分”范畴的实践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更有代表性,更具生命力。应当把“系统和要素”这对全新的范畴写入教材。当前研究“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辩证法,对正确认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对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古希腊,伴随奴隶制的产生,出现了城市团体“poliso”,即出现了奴隶制国家,曰城邦国家。古罗马奴隶制的国家也叫城邦国家。一用“Civitas”表示,和希腊“Polis”相当;一用“respublica”表示。“国家”一词由法文“etat”,德文“staat”,英文“state”而来,而英文、法文、德文的“state”、“etat”、“staat”都来源于罗马语“status”(现  相似文献   

18.
儒家“和”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孔子重“和”,再到其弟子有子提出“和为贵”,随后经孟、荀两派继承发展出“和为贵”的思想。几千年来“和为贵”不仅成为儒家思想典型,更成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体系,并以此运用于“八条目”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以“和而不同,修身为本”为主要内容的“和为贵”精神。“和为贵”的精神,是“和”的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国际观在新时代的展示,与时偕行,革故鼎新,为道屡迁,唯变所适,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  相似文献   

19.
和所有新兴的社会学科一样,对于领导科学的核心概念“领导”,人们谈论得很多却知之甚少。专家和学者不断努力以明确“领导”的确切内涵。占主导地位的说法是圣地亚哥大学的领导与管理学教授尤斯夫·罗斯特提出的,“‘领导’是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目的在于达到他们共同的目标。”“非强制性影响、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是“领导”区别于“管理”及其他类似活动的关键点。在竭力把“领导”与“管理”区分开来的同时,人们还面临着一个必须把“领导”看成是“管理”的职能之一的尴尬境地。当然,明确“领导”与“管理”的界限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方励之在积极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时候,多次谈到民主的含义。他说:“民主本身的含义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然后每个人去争取这种权利,然后组成一个社会。”他又说:“民主是以个人开始的,以‘我’为主。”他认为这种民主不要任何“头”或“圆心”“来牵着你。”叫做“东风吹战鼓擂,现在谁也不伯谁”,并以此来煽动学生闹事。一些缺乏政洽经验和马列主义修养的同志,颇受其蛊惑。究竟民主本身的含义是什么?民主就是“个人的权利”、“以个人开始”、“以我为主”吗?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民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尚书》,书中谈到民主这个词时说:“天惟时求民主”,意思是说上天适时为人民寻求一个皇帝、救世主。这里的民主是指“民之主”,即“君”或“君王”的意思,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民主,含义是根本不同的,而且正是相反的。在西方,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它是“人民”和“地区”、“权力”和“统治”两个词合成的,它的基本含义是“人民的权利”,有人民政权和多数人统治的意思。当然这里的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