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模型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祺 《探索》2006,(1):81-85
基于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本文构建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模型并用实证分析等多种经济计量方法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贸易条件、开放度等基本经济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显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储备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人民币汇率错位自我修正能力较强,参考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人民币汇率均衡的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考虑汇率制度不稳定性与调整成本的名义汇率均衡模型,并进一步说明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在1994年初至2005年底期间处于稳定水平的原因;这对我国的金融改革与深化以及汇率政策制订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信息网站     
我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北京重申,中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温家宝表示: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针对一些国家不时指责人民币被低估,温家宝说,随着市场的变化,中国将逐渐实行人民币弹性汇率  相似文献   

4.
经济运行中客观存在的现实汇率偏离均衡汇率水平造成的汇率失调对宏观经济会产生重要影响。汇率高估会导致贸易收支恶化,影响资本市场稳定,引发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对内则损害国内产业竞争力,影响资本积累,造成税收损失,不利于就业和稳定。汇率低估虽然能鼓励出口和促进外汇储备的增长,但容易带来贸易摩擦,影响国际贸易关系,对内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扩大内需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并有引发和加剧通货膨胀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央行发言人近日称,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几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北京时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消息,立时震动了整个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人民银行称,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与此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  相似文献   

7.
华民 《求是》2011,(10)
国际上有观点认为,中国出口过度造成世界经济失衡,而过度出口主要源于人民币汇率的低估,由此施压人民币升值。这些论点和做法不符合中国实际,是没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21日,中国对人民币制度进行了改革,表面上看这一改革仅仅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水平的小幅调整,实际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意义却远非如此。更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人民币与美元的脱钩,参考一篮子货币使我国的货币政策更加具有独立性,同时,汇率改革机制推出后,两个重要文件也相继推出,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领域的改革配合要求,此次的汇率改革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标志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次改革核心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从单一盯住美元转向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二是汇率浮动的区间更趋合理;三是初始的汇率水平的调整是对美元升值2%.改革的消息一经发布,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乃至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这次汇率制度改革前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10,(14):19-20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6月19日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后,我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制度,但这种汇率制度实质上具有固定汇率制度的特征,无法反映均衡的汇率水平,并且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有影响,因此需要改革,增强其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动因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军 《唯实》2008,(1):45-48
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快速升值,易导致压低出口企业利润,加大就业压力,显然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大量热钱的涌进,抬高证券及房地产市场的资产价格泡沫,加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易对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但我们不能忽视外部经济和政治力量对人民币汇率升值施加的压力,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到周边国家施压及我国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缺陷和我国外汇储备过量增长的影响,经过长期的酝酿,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做出了重大改革。这次改革对我国进口、出口、资本流动、居民生活等方面带来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是贸易问题之争近年来,西方学者经常提出人民币汇率低估的观点,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断提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要求。“人民币汇率低估论”从学术界走向商界、政界,从学术观点之争演变成国家利益的博弈。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是贸易问题之争,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近年来中国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在此背景下,2005年7月21日,我国除一次性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外,还开始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新制度运行一年多以来,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已…  相似文献   

15.
袁振亚  蒋峰 《求实》2006,(Z3):163-164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举措,将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并且一次性提高了人民币汇率2.1%,并规定每日上下波动的幅度为0.3%。这标志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加大。对这次国内外期盼已久而又出其不意的动作,争议一直不断,尤其是人民币的升值幅度问题和均衡汇率的大小。著名的克鲁格曼“三元悖论”,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等可以对上述问题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并对我国的汇率改革做出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之争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民币汇率之争归根结底是一场关于国际政治的角逐."坚持人民币不升值"是目前学界与政界主流的看法,但中国为此也付出不菲代价.本文用博弈理论对人民币汇率之争进行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既存在现实可能性,也有其客观必要性.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整至少存在短期与长期两方面的好处,我们应从各个方面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17.
蔡玉胜 《党课》2007,(1):90-93
汇改: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至此,备受国内关注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终于撩开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稍有好转,炒作人民币升值和诽议中国汇率的噪音又甚嚣尘上。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参众两院议员;到缺乏良知的御用经济学家,接二连三抛出要求人民币升值言论和文章。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其真实目的一是为了推卸美国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责任:二是想以此迫使中国为金融危机买单;三是通过美元贬值减轻美国的巨额债务负担;网是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应汲取日本“广场协议”的沉痛教训。擦亮眼睛,认清美国炒作人民币汇率、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实目的,坚定地实行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和有序升值,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嘉丽 《世纪桥》2005,(3):92-93
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是否升值成为了一大热点问题,本文就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源作了分析,并依次探讨了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07,(4):47-47
人民币汇率创新高2月7日,1美元对人民币7.7496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这意味着进入2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相继突破了7.77、7.76和7.75三大关口,“加速跑”态势显露无遗。这也是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第12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