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西源  李毅弘 《人民论坛》2011,(11):134-135
新时期,国民经济在又好又快发展中,丰富和突显了科学发展的民生理念。在经济发展根本目的上,突出"民富"和"共富";经济发展速度上,突显民生方向和民生基础;经济发展结构上,突显促增长、保民生;经济协调发展和成果共享途径上,切实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方式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钱伯华 《群众》2011,(2):60-6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明确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而在坚持科学发展的“四个注重”中“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占其二;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又进一步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要紧紧抓住当前改善民生的机遇期,充分发挥财政支撑引导保障作用,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民生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4.
2007年第5期《前线》发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的文章,认为民生问题在国家发展进步中日益突显出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步入理性、健康、文明发展的轨道。应当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民生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来解决今天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杜黎明 《思想战线》2012,38(5):110-114
发展民生经济,重在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互动耦合。将民生改善诉求融入投资和政府购买决策,民生改善的价值追求就会在社会消费中得以体现,民生经济也就得以持续发展。民生经济促进"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是要在民生改善中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化解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是要以民生改善倒逼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构筑"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渠慎坤 《群众》2023,(23):25-26
<正>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扛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责任,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7.
<正>民生问题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只有找准着力点,才能在改善民生上发挥积极作用。当前,应在三个方面着力:一要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雄厚的物质  相似文献   

8.
民生至上     
<正>保障民生是民政工作的首要关切。李立国部长在2010年全国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讲话中指出:各地民政部门牢固树立民生至上的理念,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扎实推进,呈现出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部领导把民生保障提升到推进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新高度,表明在民政工作进入发展创新的关键时期,着重加强民生民政的研究,不断深化民生民政意识,对进一步完善落实基本民生保障、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民生是民政工作始终如一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说:"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就民政在民生工作中的作用而言,民政工作在民生保障中发挥着"最兜底"的作用,在发展民主中承担着"最基层"的任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10,(23):22-22
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内在要求。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在于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小平 《群众》2012,(5):54-55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镇江新区主动适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时俱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逐渐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邓微 《湖湘论坛》2011,24(2):7-10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民生改善的重要时期。,湖南省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坚持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正是适应新时代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促进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而且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蕴含着深厚的民生意蕴,具体表征为:它能够突显改善民生的特质,即现实性、主体性和系统性;它彰显改善民生的优势,即相对于西方人本主义具有制度理念优势,相对于西方福利国家具有制度架构优势,相对于西方社会制度而言具有制度绩效优势;它能够为改善民生提供保障,即提供政治保障、基本遵循与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3.
段仁茂 《政策》2010,(10):36-38
近几年来,襄樊市委、市政府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做得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4.
程言君 《淮海论坛》2011,(2):13-16,12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这一指导思想内容。以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阐释。要求从人的生存和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出发。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蒲城县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注重惠民政策的具体落实,统筹推进富民安民惠民各项工作。优先战略保民生。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蒲城县每年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时,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民生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而"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着力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正>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些新的目标和理念,给民政事业建设和民政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新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行动指南,并为更好聚集和释放经济发展的民政新动能奠定了理论基础。一、积极作为,创新经济发展的民政新动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是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王亮 《湖湘论坛》2011,(6):116-121
从自由哲学的角度分析民生,可以为民生法理学的进步获得更深刻的理论基础。民生体现了法律上意志的自由,意志自由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主体思想基础,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主体行为基础,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法律理念基础;民生体现了法律上行为的自由,民生包含了主体为创造条件满足自我需要而积极为合法民事行为的自由,包含了主体为满足自我需要消极不为民事行为的自由;民生也体现了法律上制度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做好我省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核心和关键是贯彻落实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要紧紧围绕实施"两创"总战略,着力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切实抓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两大任务,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