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吕聪敏 《中国人大》2012,(18):50-53
人对一个地方的感情和思念,是生长在心田深处的。人对一个至念至爱的地方的记忆,断然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遗忘。  相似文献   

2.
董国宾 《人民公安》2010,(16):61-61
树,会在一个地方不挪窝地过一辈子,让人最放心。不像云和鸟,飞来又飞去。说的话悬在空中,多少年都不会掉下来。树在扎根的村子里,本分地过掉一个早晨和黄昏、一个丽日和阴晦天,过掉一生大大小小的时光。说一些自己该说的话,做一些自己该做的事。  相似文献   

3.
学问与人生     
当我们来到大学,生命中就有了一段宝贵的时光叫大学生涯。比起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四年很快就会过去,我们怎么来看待这四年的大学生涯?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我们都会很珍惜这段时光,但在今天,它却成了问题。因为今天,人们似乎把四年的大学生活看成是谋取好职业的途径和手段,大学俨然变成了一个职业培训所。这样一种大学教学的功利主义倾向到处蔓延,以至于遗失了大学教育的初衷。在我看来,“University(大学)”是一个民族的科学共同体,一个民族的精神中心。这里有一批人,守护着民族的精神家园,担当着推动科学进步的使命。一句话,这里是追求真理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在人生的青年阶段,能够有四年的时间来到这样一个追求真理的地方,应当是非常幸运的。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可以有一段暂时与现实社会的利益体系相脱离的平静时光。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内地,还是港澳台,甚至是海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凡是接触过小说的人,不要问有多少人知道金庸,要问有谁不知道金庸。如今已经八十三岁的金庸看上去还是那么神采奕奕,没有一点暮年之气,这不仅让人想起他在十七岁写的一篇文章《一事能狂便少年》,六十六年的岁月,时光已旧,却精神依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传奇。而在中国文学史上,金庸也创造了一个武侠文学的传奇。  相似文献   

5.
不去吴哥,是一种遗憾,那里的确是一个人一生中应该去一次的地方;只去一次吴哥,还是遗憾,只因自己没有足够的闲暇可以在吴哥一个洒着阳光的角落里,发一会儿呆,打一会儿吨,微笑着,如仙女的微笑,雕刻永恒的时光。  相似文献   

6.
假设有人问我:如果有一段人生时光可以倒流,让你重过,你会选择哪一段时光?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怦然心动、为之神往的事情。如果人生真的给我一次像浮士德博士所有幸碰到的那种“此曲只应天上有”的人生遭际——与魔鬼订立契约,让摩菲斯特为我服务,让我可以自由选择一段人生重新来过,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青年时光。请给我一段完全由我自己支配的青年时光。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选择童年或少年时光呢?那不是更清纯、更可爱、更天真无邪、更无忧无虑吗?我想,天真无邪的童年、清纯明朗的少年虽好,但似乎太过于单纯、懵懂、宁静了,单…  相似文献   

7.
从我接触这片发展的土地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八年的时光。可以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长成在明亮的教室里大声朗读课文的小学生的时间;也可以是一个从大一读到研究所毕业的时间;更可以是让一个普通内陆城市迅猛发展成国际化都市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晚上7点准时响起的《新闻联播》开播声,是最熟悉不过的音乐,那是饭点时刻,也是一家人围聚在电视前的幸福时光。然而,这段播了23年的片头曲就将在明年一月结束它的历史使命,换种方式与大家见面,可以说,23年来,这16秒的片头曲,已经不完全是音乐了,而是一个记录时代记忆的特别符号,回想起,仍让人无限感怀。  相似文献   

9.
“我们这一些人。为了中国孩子的阅读。我们经常在一个地方遇见,经常在一个地方告别。……我们没法慢腾腾。心里的焦急不知从何而来,没有人让我们焦急,是我们自己让自己不安定。……我们这已经走得很远的路是《花婆婆》里说的第三件事情(编者注:“让世界更美丽的事”)。我们不想等到头发花白了.坐在漂亮的床上时才想起这第三件事。”  相似文献   

10.
一个近60载的跨度,在不知不觉中如风沙过野似地渐渐把人远去的履痕抹淡或至掩埋;即便是曾经惊天动地让人难以忘怀的人和事在如此漫长的时光磨刷下,也很难在物是人非的现时境况中保留下原有的炽热和光泽。建国初期党和国家为解决四分五裂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复杂民族问题,引导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走向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而使用的产生奇效的三把“金钥匙”,即:1950年派中央访问团到西南边疆省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1.
时光飞逝,转眼五年过去了。五年,在生命的历程中.只是暂短的一瞬,在历史的长河中,更是几朵小小的浪花。但是,对于河南的地方立法来说,这五年时光,可不平常:五年来,河南省九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改进地方立法审议程序、推行立法工作责任制,更加突出经济立法重点、兼顾做好其它立法工作,寻求民主立法新途径,探索科学立法新路子等方面昕做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它向世人展示:河南省地方立法工作正在沿着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向前迈进,一步登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刘豫隆 《台声》2009,(5):35-35
从我接触这片发展的土地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八年的时光。可以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长成在明亮的教室里大声朗读课文的小学生的时间;也可以是一个从大一读到研究生毕业的时间 ;更可以是让一个普通内陆城市迅猛发展成国际化都市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沧海桑田,时光飞逝如电,高考恢复30年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难以计数的栋梁之材,它的历史意义毋庸赘言。站在30年的时光点上,身为这一划时代壮举的受益者及亲历人,我们向它致敬。但30年的岁月洗礼,也让人们更多地思考这一制度是否还能够更公平.更健全。  相似文献   

14.
一个瘫痪11年的病人,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这个人当年高大帅气、前途无量,轮椅上漫长的时光会不会让他变得牢骚满腹、一脸病容?  相似文献   

15.
贾勇投身残疾人体育事业20余载,现任中国残联理事、中国残联体育部主任、中国残奥委员会副主席。20年的时光让一个弱冠青年已知天命;20年的时光见证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20年这条时间的纽带链接着曾经的荒芜与现在的精彩。20年的时光究竟为贾勇留下了哪些记忆片段,让我们共同聆听他的讲述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改革开放,想当初只是一个多么新鲜又陌生的字眼,到如今却让一个曾经千疮百孔的中国焕然一新.1978~2008,30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只可谓是一瞬,但在中国人的心中却难以用平凡来概括.  相似文献   

17.
张鑫 《中国人大》2012,(20):52-53
"人对一个地方的感情和思念,是生长在心田深处的。人对一个至念至爱的地方的记忆,断然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遗忘。"这是前副秘书长吕聪敏同志刊登在2012年第18期《中国人大》杂志上的文章《从人民大会堂到西交民巷23号》开头的一段话。多好的一段话,准确地概括了当一个人对一个地方产生感情之后那种难以割舍,日夜思念,渴望重回的心情。也许是某种偶然,更应是一种必然,作为自大学毕业就到全国人大机关工作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我同吕副秘书长一样,  相似文献   

18.
使命与心情     
使命与心情畅通足球场是一个最能让人自由宣泄情绪的地方,那山呼海啸般的轰动常常能给人酣畅淋漓的快感,比赛进程给人带来的欢乐与悲伤,你可以用最大的嗓门喊出来而决无人来干涉,你也可以尽情地吹着小喇叭或敲锣打鼓也不用担心嗓音给别人带来烦恼。但是,如果我们留意...  相似文献   

19.
朱馨 《今日浙江》2012,(6):56-57
“这里是一个让人实现梦想的地方。”毕业于中国美院的大哥、中国美院大三在读的三弟以及从理工科院校跨界的二哥——项氏三兄弟,已在“之江文化创意园”扎下了根。成立于2010年10月的项氏兄弟电影工作室的得意之作,是为知名企业阿里巴巴淘宝网拍摄宣传片。“这里不但使我们有了生活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放飞了我们的梦想。”大哥项秋良说。  相似文献   

20.
冬恋     
冬,是季节匆忙后的一次停歇;雪,是流年转身中的一抹留白.雪花飘洒的韵致,可以染白你的心灵,让你洁白而娴静的在慢时光中踟蹰前行.在一片素念的尘世中,做一个晶莹透亮的人,安然的打理属于你一个人的简单而晶莹的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