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各个州和城镇的税名和税率不尽相同。正当我国于今年起在重庆、上海两地试行房地产税的热点时节,本刊特约美国人天道酬勤女士以她家居住其中的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房子为例,介绍一下那里房地产税的情况。或许,这也可算作为“它山之石”吧。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房地产开发行业的确为改变城市面貌、美化环境、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拉动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由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面对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高楼大厦建起来了,领导干部倒下去了”。他们利用勘察选点、征地拆迁、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安置经营销售等环节中制度不健全的现实,大钻改革政策不配套的空子,搞行贿受贿,贪得无厌地把国家集体的资产、人民的利益划为私有。勘察选点行贿铺路。房地产开发商根据自身利益,从经济效益出发,积极在城市中勘察选点,力争找…  相似文献   

3.
大型居住社区(以下简称"大居")是上海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优化上海城市格局和推动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涉及9个区县上百万人口的居住和迁移。以闵行区为例,根据市有关规划,到"十二五"末,闵行区共承担1440万  相似文献   

4.
《上海人大月刊》2006,(5):F0004-F0004
上海中福地产置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物业管理,施工管理和动拆迁为辅的专业房地产公司,是建设部批准的房地产开发,级企业。  相似文献   

5.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中较为普遍。前一段时间,很多城市为了支持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尽快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对“安居解困房”、“经济适用房”类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给予政策支持,即经政府批准,可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以经济适用房开发为代表的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在房地产开发管理不规范的地区所占比例很大,有些县、市超过了50%。“划拨”对房产的影响划拨是用地者无偿或部分安置、补偿后从国家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划…  相似文献   

6.
台商快马加鞭前进大上海2001年12月底,大陆发表了一项统计数字,显示近来台商在苏州投资的脚步极快,已达台商全部在大陆投资额的20%。以台湾高科技中下游厂商往上海周边移动的速度,令人震惊的是,仅10年时间,从上海市以东的浦东到苏州以西的吴县,方圆120公里左右的区域内,累积数百亿美元的投资。最早一批到上海发展的台商,是以小型工厂和房地产业者为主流。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乍见曙光的上海,以台湾经验做起房地产,另一方面是在北部的钢铁工厂。中部的工具箱工厂或南部的煞车线工厂老板们在上海的闵行、七宝、松江等郊…  相似文献   

7.
盛唐集团     
《学习与实践》2005,(9):F0002-F0002
总部设在上海的盛唐集团是新一代战略投资型房地产企业集团,集团设董事局和集团管理公司,旗下拥有五家公司,核心企业是上海西北盛唐房地产有限公司。随着投资业务的拓展,集团进军武汉,后注册资金1亿元成立了武汉盛唐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并控股武汉盛唐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8.
胡挺  周敏坚 《求索》2007,(10):4-7
如何协调不同房地产产业生态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将是房地产产业生态的价值创造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演化博弈视角通过构造房地产产业生态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其产业内部动态决策过程;通过房地产产业生态价值创造模型讨论其价值创造过程,并分析影响房地产产业生态价值创造的因素;最后提出能力均衡机制和规制机制以优化房地产产业生态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9.
如何找到一个好的中国房地产发展模式与道路,现在的主流导向是新加坡模式。所谓新加坡模式,核心就是建立住房公积金,以政府供应的保障性住房为主体,以商品房为补充。在新加坡,超过70%的人居住在政府提供的住房里。  相似文献   

10.
近日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青年研究中心对上海青年居住状况及需求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上海青年对居住现状的总体满意度一般。其中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占75%和40.6%,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32.1%和15.5%,两者比例大致相当。有半数青年对居住现状表示不满。上海青年筹集购房首付款的途径主要是依靠父母资助,其次才是依靠自己积累。  相似文献   

11.
曹琪 《今日上海》2008,(5):32-33
近年来,上海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以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各区县纷纷结合本区域的特点,以及区内老年人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等各方面相关因素,不断开拓创新,从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构建各具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力争实现六个“老有”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上海机关动态》2009,(11):12-12
推进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是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结构,加快旧区改造、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由于大型居住社区位于中心城外围,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建设和管理任务十分艰巨。市建设交通委深入基地,倾听群众诉求,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机制,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大型居住社区市政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力争把基地建成规划科学、配套健全、环境良好、工程优质的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13.
2004~2005年国家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政策措施,目的是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和改善普通民众的住房居住条件,但是这个政策的效果,因为缺乏整顿市场的配套措施和房地产商联合个别政府部门的强烈抵制,现在已经打了很大的折扣。房价领头暴涨的上海,房价仍在高位徘徊,同样是高房价的北京,一  相似文献   

14.
于莉娟 《小康》2009,(7):25-29
房价、小产权房、保障房、闲置房、物业纠纷。这是当下中国居住领域,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亦是矛盾最为突出、最为难解的难点。之所以难解,是因为现有利益格局的顽固。然而,若不能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官商勾结、行业性欺诈、炒买炒卖等种种社会问题仍将继续存在,从而影响着中国居住的健康发展。以地产为核心的混乱局面亦不可能得以彻底扭转。  相似文献   

15.
亚龙集团     
《上海人大月刊》2006,(2):F0004-F0004
上海亚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1995年6月在上海正式成立,作为一家以工业投资、教育投资、房地产投资为主的大型投资集团公司,得益于改革开放搞活的好政策,经过市场经济近二十年来的摸爬滚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公司现有员工近2000名:旗下拥有子公司数十家,所属企业和公司多次受到市、区各项表彰。公司目前正以上海这个国内外经济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资金运作、资产兼并整合,实现资源最优化,形成以教育、工业、房地产为主导,并在多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投资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1,(8):92-92
张颖举在《理论导刊》2011年第1期撰文认为,农民集中居住是农村宅基地经济潜能释放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冲突。,厘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被置换农户二大利益主体的利益边界,是分析和解决利益冲突的前提。农民集中居住的主要利益冲突是地方政府自利性与公共利益和被置换农户利益的冲突。应当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理顺中...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上海》2011,(9):8-10
市府于2004年8月30日出台的《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实施办法》,在推动居住房屋租赁管理、房地产市场管理、人口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随着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经修订,出台了《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新修订的《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他山之石     
《公民导刊》2008,(9):3-3
上海人大:7月28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修订草案)》立法听证会,听取市民对房地产登记中有关问题的意见、建议。上海人大公众网对此次立法听证会作全程文字直播,此举在上海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9.
上海这座城市的基石在街道,在里弄,在广大市民居住的社区。街道社区,可以说是上海这座城市健康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是它们,保持了上海的城市繁荣与社会稳定。而这些“细胞”之所以展现蓬勃生机,离不开社区党建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改造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中村改造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巨大的利益关系,而且大规模的改造过程可能对城市房地产市场和居住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对深圳市城中村形成的历史、现状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对改造时出现的法律缺位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建议,对市法院审理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部分民商事案件,提出了整体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