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读“红楼”有相同感觉的,是读《铁木前传》。我19岁在《天津日报》发表处女作《麦花香》。23岁,头顶一脑袋高粱花子走进天津日报社做文艺记者。有前辈编辑问,你写东西是不是受《铁木前传》影响?我如实回答:我不知道有一部书叫《铁木前传》。在文学荒漠的年代,在我那冀中平原的土炕上,能读到的唯一小说是《金光大道》。  相似文献   

2.
2011年8月,我与广州的几位朋友有古希腊文明探源之旅,《南方周末》发表了我写的《希腊物事散记》。余兴未尽,续写了几条,与诸君分享。  相似文献   

3.
士俊 《辽宁人大》2007,(4):48-48
2005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拿着曾经在《人民日报》等各类报刊发表的30多万宇的作品剪贴本,走进了沈阳市人大常委会。近两年来,我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人大》、《民主法制时报》、《辽宁人大》和《人民代表报》等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人大新闻稿件近百篇,10余万宇,先后荣获中国人大报刊好新闻二等奖,沈阳市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特等奖和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作为知名新闻人,年轻的章敬平很勤奋,职业历练更是丰富。他做过实习记者、记者、首席记者、主笔、专栏作家、部主任、编委、主编;转过中国的许多名报大刊,从《中国新闻周刊》,到《经济观察报》,到《南风窗》,再到《南方周末》;写的多为深度报道,采访过许嘉璐、李金华等高官,与秦晖、毛寿龙等学人有亲密接触;奥巴马竞选总统期间,他还受美国国务院之邀,与百余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同仁赴美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5.
《甘肃理论学刊》2009,(3):F0002-F0002
吉彦波1951年生,山西芮城人,现为淮海工学院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当代中国政治。在《人民日报》等全国百馀家报刊上发表文章500馀篇,其中《新华文摘》转摘5篇,《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35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4部。《中国青年报》等5O馀家报刊以《吉彦波首倡邓小平理论科学范畴》、《待到山花烂漫时》等为题发表专访、评论等,介绍其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党的建设》杂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专刊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80年的50个第一》专文中,将其列为“第一个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证邓小平理论科学范畴的学者”。  相似文献   

6.
何标 《台声》2003,(1):17-17
《台声》作为沟通两岸的综合性刊物,20年来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仅以我撰写的有关两岸文学方面的作品来说,就发表过十几篇。记得最早一篇是1984年第5期刊载的《鲁迅先生与台湾青年张我军》,这篇文章首次公布了76年前台湾青年张我军登门拜访鲁迅先生的经过以及在交谈中鲁迅对台湾青年的高度评价;并附有张我军赠给鲁迅4份《台湾民报》原件的照片,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样难得的资料,出现在我写的《喜迎<乱都之恋>归来》、《6O年前北京———台湾一座“桥”:读<少年台湾>创刊号》,《张我军与“新野…  相似文献   

7.
程本兴 《世纪行》2011,(7):48-48
编辑部: 早在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在我担任宜城市政协常委时,省政协的一个内部理论刊物就发表过杨斌庆同志写过按语的拙文《一定要用心写好提案》;后来,贵刊发表过宜城政协副秘书长周勤达写的关于我履行职责的通讯文章(大约是“一个政咖委员与三任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8.
深深海峡情     
在我的旧文件夹中,有一份珍藏30年的《中国新闻》,其中《故乡的怀念》一文是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时我在江苏无锡市各界人士座谈会上的发言稿改写而成,后来被中新社收入《海峡有限情无限》一书。文中那寄托着绵延多少岁月思念之情的语句——“有时,我觉得故乡离我那么远,因为与她来往断绝,音讯不通已30年;  相似文献   

9.
王海青 《文明大观》2001,(11):53-53
1998年11月至1999年9月,我参与了为期近8个月的南极和北极考察,临走前,《文明大观》(那时还叫《文明建设》)的北北向我约稿,并嘱我通过E-mail将稿子发回。我答应了,可惜极地线路不通畅,无法践约。回国后,我把近六千字的写我国唯一的极地考察船船长袁绍宏的稿子传给北北。本以为肯定会受到“北老师”的表扬,因为题材和人物我认为都是独特的,全中国那时还只有这一篇,船长说他从来没有被“写”过。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07,(1):27-28
省政协重视和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深入研究和探索政协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批理论文章在《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湖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召开学习贯彻《意见》精神研讨会,参加了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理论研讨会,交流了论文。  相似文献   

11.
王修 《人民公安》2014,(22):36-37
<正>如果把我曾经执著追求的文学梦想比喻为"主产品"的话,那么,我现在所从事的公安宣传工作显然属于我得到的"副产品"。经过六年的摸索和努力,曾经的"副产品"已经变成了"主产品"。爱好是最好的动力2006年,我一边写散文一边学写新闻短评,并陆续刊登在《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和《宿迁晚报》上。2008年8月,我带着一摞发表我文章的报纸到公安机关应聘,经过笔试、面试、体检  相似文献   

12.
费陈彩霞 《台声》2003,(1):30-31
接到《台声》杂志的约稿信,才想到《台声》已创刊20年了。作为《台声》的老朋友,在她过20岁生日的时候,我的确该写点什么,但提起笔,又不知从何下笔。还是像阎信中说的那样,“写一写康宁庄园和《台声》吧!”窗外,我们的康宁庄园被白雪装扮得像一位不染纤尘的仙女,湖面已结了厚厚的冰,冰面上覆盖着白雪,像平铺的羊绒毛毯。圣诞节前的康宁庄园静谧安详,像是永久都是这样似的。只有我和大卫清楚地记得,在康宁庄园,在湖面上,在岸边草坪上,曾经火红沸腾的那些日日夜夜。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我带着孩子跟着在台北美国学校教…  相似文献   

13.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第八版刊发了八首优秀廉政歌曲,其中有一首《<清贫>颂》:“《清贫》是风,放飞理想与信念:《清贫》是雨,冲刷豪情更凛然。一身正气,清正廉洁,高风亮节写肝胆”读了这首《<清贫>颂》歌词。我不禁想起方志敏在狱中写的《清贫》一文。  相似文献   

14.
今年第一期的《收获》杂志上发表了冯骥才的一组短篇小说《市井人物》,小说用天津方言写了一批生活在清末民初的天津各色传奇人物。有些是我在天津时从小就听人们闲聊过的人和事,如今读起来更觉得亲切有趣。略感不足的是小说中天津人说话时的那种俏皮、神韵显得不够。我小时候曾读过的天津著名评书艺  相似文献   

15.
顾土 《同舟共进》2010,(11):63-64
前些年,我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中相继听到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姆斯钦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和《鼻子》,作者一生仅写过这两部歌剧,能有机会一睹全貌,让我无比兴奋。其中的《姆斯钦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取材于俄国作家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为写音乐,  相似文献   

16.
2002年3月,我主撰的《新三字经》修订本出版,继承南宋以来家喻户晓的《三字经》的传统,以孟母作贤母形象的代表,写着:“昔孟母,茹苦辛,断机杼,善择邻。”北京、哈尔滨等地许多学校以之作辅助教材。5月我参观哈尔滨南岗区一些小学开展学习《新三字经》活动的展览,看到一些小学生写的过母亲节的作文.看到一颗颗天真纯洁的心灵流溢出对妈妈的深情挚爱.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1月14日下午播放了根据我的作品改编、由江浩等同志导演的儿童电视剧《爷爷,你真逗!》(上、下集) 有人奇怪,马上问我:“你写过《爷爷,你真逗!》的小说么?”没有,我没有写过,我只写过中篇小说《小兵的脚印》和短篇小说《那年我十六岁》,那部  相似文献   

18.
绿在梅花山     
诗人艾青在1938年写过一首诗《我爱这土地》。就是在这首诗里,结尾两句让众多文学青年倒背如流:  相似文献   

19.
1979年春天,新中国名将张爱萍来到泸定。在重过泸定铁索桥之后,他欣然命笔,写就《浪淘沙·重过泸定桥》一首。张将军《浪淘沙》词开头的锦句是这样写的:“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家里穷,吃穿用都常常难以为继,哪来闲钱买书?记得那时只借读过《艳阳天》、《金光大道》、《林海雪原》、《第二次握手》等寥寥几本课外书,诸如《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乱世佳人》等中外文学名著,都是在参加工作若干年后,逐渐问津的。不过,如此浅薄的文学阅历,加上颇低的学历,反倒成为我发奋读书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