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2021,(9)
正青少年阶段是心理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最脆弱、最易出现问题的时期,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极其重要。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明确提出要"五育"并举,特别强调要"完善人格""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先后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等重要文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作出规划和部署。但是,由于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宣传教育不够扎实、专业师资不够充足、筛查评估和早期干预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  相似文献   

2.
刘媛 《学理论》2012,(28):170-171
积极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探讨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当前研究生群体所面临的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分析,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应用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从树立积极取向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促进朋辈心理互助辅导以及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这几个方面,来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蔡洋洋 《学理论》2012,(35):258-259
"90后"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个性独立,但是由于从小生活条件好,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对网络的依赖也比较强。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和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外,还应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根据"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心理特征,我们要积极迎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挑战,开展行之有效的"90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中大学生就业主体的研究缺失,引发了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融入职业生涯辅导体系的新思考。文章在辩证地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辅导关系的基础上,从健全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体系、完善职业生涯辅导的内容结构和丰富职业生涯辅导的教育形式三个方面对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工作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要求下,作为健康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主要是从心理健康的涵义、标准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功能来分析,从理论上提出了高校体育渗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从而为实践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说明,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应扬弃"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摒弃"灌输填鸭"教学模式,践行"双边互动";并围绕自我修养、心理贫困、感恩情怀和健全人格等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7.
建设完善的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阐述了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遵循的原则、主要内容指标、建设方法路线及建设过程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任珊珊  殷梦婕  王莹莹 《学理论》2012,(29):196-197
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由此入手,通过探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问题,可以对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原则和制度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乐记》中演化而来的伦理一词是人类社会制度的形成之本,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制度未完善的国家,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特点,分析中国自己的伦理根源,建立合适的、正确的的工作准则,解决学校环境下心理健康工作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冯娟 《学理论》2011,(23):243-244
目前学界将较多的关注投向了高校中的班级心理委员模式探索而忽略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和设立心理委员制度的重要性,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脱节,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需要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科学有效地衔接。班级心理委员设置工作的"双阶段模式",强调依据从小学到大学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力特点出发,分不同阶段在学校中设置工作侧重点不同的心理委员,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新的契机。高校应借此机遇,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积极寻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泽志 《学理论》2012,(11):201-202
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还十分不完善。如果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系统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处在孤独和无助状态的大学生可以说是莫大的帮助和安慰。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帮助,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  相似文献   

12.
何海波 《学理论》2012,(32):63-64
富士康跳楼事件强烈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这个事件的发生虽有媒体失实报道、企业管理制度缺陷等社会方面的原因,但究其本质更多却是因为员工的心理失调所致。结合"富士康事件"的事实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事件中的员工自杀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就自杀的预防提出建议和对策如下:企业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要警惕出现员工关系紧张或者淡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要在"三全育人"理念下,不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一、坚持全员育人,搭建心理健康教育育人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应该发挥学生、教师、学校等育人体系的作用,协同处理心理健康工作。发挥学生朋辈教育功能,打造心理健康三支学生工作队伍,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德育化"、"医学化"、"万能化"和"知识化"的误区,走出这些误区,有助于推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朱红  陶云 《学理论》2009,(26):140-141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以消极态度看待心理健康、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强调心理学要摆脱过去过于研究人的负性心理、注重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模式,应重视研究人性中的正性品质,以人的积极力量、善行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积极心理学基本思想的分析与研究,力求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岳婷 《学理论》2013,(21):105-106
当代的军校迎来的基本都是"90后"年轻一代的学生,面对着新生代的力量,在调查中发现,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在慢慢消退、减弱,然而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却在加大。因此,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当代军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本文研究的中心,将从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现状谈起,阐述积极心理学与军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探讨认知及大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认知过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是相互影响的。感知特点及规律对心理健康维持有启示作用,记忆与心理健康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记忆对心理健康起"双刃剑"的作用。在各种认知因素中,想象和思维与心理健康联系最为紧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疆地区90后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3年入学的新疆某医学院校新生1683人进行测量。认为新疆"90"后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低于86年全国常模,高于99年全国大学生常模。除强迫、恐怖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显著低于99年全国大学生常模。新疆"90"后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学校应充分了解"90"后医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健康趋势,开展针对性、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该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3)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多元文化和价值冲突的加深,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词语。高职生的心理素质高低决定着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也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012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就"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调查结果与分析"对调查后的数据及问题学生做了进一步的沟通与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关秀丽 《学理论》2009,(29):217-217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学校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完善中学生个性的主要促进因素。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各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