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世纪初,李大钊、陈独秀等以<新青年>为阵营的进步学者,在接受西方人口思想的同时,从自己的立场和社会实践出发,提出了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人口生育思想.这些思想家、学者除了在宏观上阐述人口过剩对社会所带来的隐患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出了关于节制生育这样一些先进的观点,高扬了妇女解放之旗.  相似文献   

2.
<丽姬娅>是爱伦·坡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其主人公丽姬娅是一位美丽、博学、意志力极强的女性,因此有人认为,该文本表现了坡与当时社会有所不同的新型女性观.其实,仔细阅读和分析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坡仍然没有逃脱男权思想的窠臼.拟从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两个方面来剖析<丽姬娅>中的男权话语及其体现出来的男权思想.  相似文献   

3.
160年前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仍具有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以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努力实现社会和谐,坚持党的先进性,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既坚持了<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4.
刘珍珍 《学理论》2013,(11):184-185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大动荡时期,传统文化在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洋枪洋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随着西方各种文化思想的涌入,形成了中西文化大汇聚的历史潮流,使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一派纷然杂陈、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其中,进化论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影响既深且巨。究其原因在于:适应了民族危机的心理需要;传统文化的奠基作用;儒家学者的选择传播。  相似文献   

5.
陈小赤 《理论导刊》2008,(2):116-117
司马迁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不重视经济的古代社会,其经济思想显得尤为可责.以<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为依据,分析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可以看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中国就有了十分先进的经济思想.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不仅有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而且有领先于世界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6.
李景鸿 《学理论》2012,(17):44-45
社会进步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和形式总是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对社会进步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进步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22)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借鉴了马克思、列宁以及西方著名学者的社会管理的理念,并且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摸索出一套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治理理念。他采用革命化的管理理念,保障当时的工人阶级直接参与到国家管理过程中,并且通过意识形态的控制来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通过政治性的群众运动来实现社会的发展目标。这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他的社会管理思想给当代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张英 《理论探讨》2003,(2):38-40
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主体 ,但并不是作为自然科学被传播 ,而是对其意义作了新的理解 ,把它提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这是近代中国社会对思想理论的必然要求。在短短的几十年里 ,进化论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变易史观相结合 ,形成了中国近代的进化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 ,进化史观居于时代思潮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各阶级的代表人物在不同时期曾经提出过许多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并试图以此作为“治国安邦”之策。这些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包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变革封建落后的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兴利除弊,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等等。这些先进的政治思想,都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上对中国社会历史进步起了积极的作用。因为当时西方比中国进步,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迫切需要民主、独立和富强。所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谁能提出新的主张,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就是进步、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人在探索救国真理的道路上,经过对进化论、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的比较与甄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必然结果,更是当时国内外时代背景下中国思想界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弊端进行反思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11.
(一) 提及"问题意识",笔者不由想到了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曾撰写的<问题研究会章程>,在这个章程中,他提出了当时中国需要研究的144个问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他在<章程>开篇就明确提出,成立"问题研究会"的目的就是要搞清当时社会和人生面临的"所必需"或"未得适当之解决"因而影响进步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先秦法家进化论以其"因时而变"的变法主张和"法今王"的政治取向,并贯之以清醒的人性论认识和功利务实精神,服务于当时各国企望"富国强兵"的改革实践。这一极具革命性的学说,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古代的循环时间观,与受基督教线性时间观影响的近代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存在某些相近之处。比较它们之间异同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助于理解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近代中国与先秦法家思想相结合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条件和原因;另一方面,有助于重新诠释和认识法家进化论的当代价值,以期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源自本土文化的助益。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已有200多种文字以各种形式出版了数百种版本,其影响之大在世界学术理论领域绝无仅有.全世界一切不怀偏见的学者至今仍在研究、纪念和高度评价<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对立还存在,只要地球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就不会过时.  相似文献   

14.
先秦法家进化论以其"因时而变"的变法主张和"法今王"的政治取向,并贯之以清醒的人性论认识和功利务实精神,服务于当时各国企望"富国强兵"的改革实践。这一极具革命性的学说,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古代的循环时间观,与受基督教线性时间观影响的近代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存在某些相近之处。比较它们之间异同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助于理解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近代中国与先秦法家思想相结合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条件和原因;另一方面,有助于重新诠释和认识法家进化论的当代价值,以期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源自本土文化的助益。  相似文献   

15.
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奠定的基本价值是在稳定政治秩序的基础上达到政治理性、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近代以来,中国对西方思想的引入的缺陷在于一方面片面强调以西方思想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以市场经济引导的经济自由取代保障个人权利的政治自由。中国学者研究政治哲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把西方思想与中国独特的语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7)
中国的戏剧在曹禺这里发展并成熟,曹禺在广泛吸收西方戏剧思想以及传统思想下,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两代人的矛盾,主要从父子关系、母子关系以及养父女关系来探究,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体现他们之间内在的矛盾以及冲突。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代价问题日益突出。从哲学角度讲,我们不仅要关注发展中的进步,也要关注并研究发展中的代价。研究代价,从理论上是为了深化对发展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实践上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哲学界就开始注重研究发展中的代价问题,对确立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哲学和学术基础。本期笔谈邀请中央党校两位学者,再就发展与代价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刘慧 《学理论》2009,(21):121-122
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较早重视教育改革的一位学者,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系统地概述了胡适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教育的深沉思考,细细品位胡适教育思想于上个世纪传达出来的深透、理性、现代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代价问题日益突出。从哲学角度讲,我们不仅要关注发展中的进步,也要关注并研究发展中的代价。研究代价,从理论上是为了深化对发展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实践上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哲学界就开始注重研究发展中的代价问题,对确立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哲学和学术基础。本期笔谈邀请中央党校两位学者,再就发展与代价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1932年发表的<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中,胡适描绘了一出"老英雄悲剧",即"老中华"的失败史,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华文明盲目指责和对西方近代文明盲目崇拜的态度.在当时那个新旧变替和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时代,出现一些偏激看法是正常的现象;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则必须建立起理性看待中西文化的态度.百余年来中国借助西方法资源建构的法律体系缺乏本土的社会基础,因此目前应当重新认识和发掘中华法资源,纠正长期存在的对于中西法治文明简单化和教条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