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载体:休闲农业发展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方媛  索志林 《求索》2007,(10):44-46
休闲农业是随着人们收入和闲暇时间不断增加,对休闲项目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兴起和发展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休闲农业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产业类型,是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载体。本文阐述了发展我国休闲农业的意义,指出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唐瑾 《求索》2013,(7):247-249
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发展,要求构建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论文总结了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现实困境,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梁振芳 《传承》2011,(29):86-88
孙中山在探索救国道路和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提出了农业是国家富强的最重要的基石,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政府要促进农业发展,提倡科技兴农,发展农业商品经济,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等农业近代化思想,对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韩东升 《新疆人大》2009,(10):20-21
随着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农业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新型农业,成为当前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吐鲁番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设施农业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的多功能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提出与争论,然后界定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和特征,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多功能性农业的对策,通过论述农业多功能性,强调农业在文化和环境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发展广西农业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一淼 《桂海论丛》2005,21(3):41-44
在目前的集群研究中,关于产业集群模式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的研究及相关实证研究较少。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广西,在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方式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在对广西农业集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和完善广西农业集群经济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领导人民完成了土地革命,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并对如何经营土地进行了探索,奠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他不仅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且认为农业机械化要从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实际出发。他还提出农业在发展结构上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并十分重视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指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8.
刘纯阳  陈准 《湖湘论坛》2011,24(3):67-70
迫于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我们必须尽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义在于:对单一的农业发展目标进行转变,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手段进行转变,对传统的农业发展形态进行转变。要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必须从人才培养、技术进步和公共财政支持三个层面入手开展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黄佳惠 《湖湘论坛》2005,18(2):81-82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 ,农业龙头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通过对长沙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对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发展经济学文献中关于农业发展的六个主要模型,从资源开发、肥力保持、区位、扩散效用和高效益投入以及技术与制度变迁等方面对发展农业问题做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这些理论模型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应结合我国实际加以应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现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世贸组织框架下闽台农业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经济学划分四大资源要素的方法,分析闽台农业资源要素禀赋与配置效率优势的差异性,以及闽台农业的依存性与互补性;论述了加强闽台农业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以提高闽台农业竞争力,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趋势同时增强大背景中,闽台农业发展的一项双赢选择;揭示了农业资源要素流动与整合是闽台农业合作模式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量减少农民,实现三大战略转型,即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农村社会的战略转型、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推行以消化农民为主旨的工业化路线,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在中国,推进城镇化战略,已得到决策层的充分肯定并加以实施.这一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董友涛 《桂海论丛》2009,25(2):109-112
横县立足于资源优势,深入组织实施"三化五带动"农业发展战略,形成了具有横县农业产业化特色的"龙头企业+基地+科技人才+合作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横县现象",给其他地区发展农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土地流转中女性的地位与权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农业“内卷化”和农业生产“女性化”的现象,考察了农村土地流转发生的背景以及制约土地流转发生的原因,探讨了女性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女性在土地流转中基本权益的缺失现象以及土地流转之后女性将面临的新困境。  相似文献   

15.
Affected by the novel coronavirus pandemic,Hu Shuangquan,a Chinese agricultural specialist who had planned to wind up his mission in Africa in mid-March 2020,is still staying in Burundi.  相似文献   

16.
黄启学 《桂海论丛》2007,23(2):71-74
广西选择和实施“工业兴边”战略.必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抓好电力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非公经济.进一步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对接“M”型区域经济.促进“工业兴桂”。  相似文献   

17.
考察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常常会在律令法典和司法实践中发现某些对女性减轻处罚或宽松优待的规定和做法,有人将这种对女性的"照顾"完全归因于统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实行的"仁政"和"矜恤"政策,甚至认为这是法律对女性这一弱势群体权益的特殊保护。本文试图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中国古代法律中对女性的种种"照顾"进行全面的审视和甄别,以挖掘法律规定表象背后隐藏着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在原因。其实这些"照顾"不仅与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关,更反映了女性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特别是人口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她们在家族中的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18.
西汉前期农本政策之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炎 《桂海论丛》2004,20(4):91-94
“以农为本”是中华民族创造农业文明的基本国策。西汉前期推行这项基本国策的主要措施包括:保持足够数量的农业劳动力,减轻农民负担,维持和平与稳定,厉行节俭,保护农产品价格,兴修水利,推广先进技术,使“耕者有其田”等等。这些措施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这些措施对于我们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优秀农业文化遗产均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宝贵财富。中国农耕区现存大量的农业文化遗产,但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中,大多因为缺乏创新而难以转换为经济效益,甚至有的濒临失传。湘西苗族"子腊贡米"就是典型案例。子腊米曾进贡清代宫廷,具有较高的品牌声誉。但因生产规模小、产量低等原因,在20世纪社会历史进程中传承受阻,传统种植规范和保种制度的支持都面临诸多困难,以至于产品质量、品牌感召力和公信度都远不如往昔。因此,发掘整理其传统种植规范,推动原种复壮,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实现其种植工艺的创新,才能有效提升品牌的市场公信度,使之转化为经济效益并焕发新的生机,为当地脱贫攻坚和生态维护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个多世纪以来,传统法("礼")在中国被当成法治的绊脚石遭受唾弃.本文试图说明"母以子为贵"是中国传统社会"礼"的表现形式."礼"要求每个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从而维系稳定的社会秩序.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持着传统农业社会的结构,农村人口的"男孩偏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传统法的"礼"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依然普遍存在.然而,在传统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上,我们又有必要分清良莠,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和价值取向重新解释中华传统法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