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新文学思潮与大陆的新文学思潮是否存在共生关系,这一问题海峡两岸学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大陆学者一般认为,台湾和大陆的文学本同出一源,在台湾却有一些学者极力否认两岸文学之间密切的渊源关系并提出以“本土化”为标准检视台湾文学的定义、定位。《海峡两岸新文学思潮的渊源和比较》(朱双一、张羽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以翔实的资料梳理了台湾新文学与祖国新文学的密切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陈若曦是一位有特殊经历的女作家。她亲身体验了台湾、中国大陆和北美三个社会生活。在当代台湾作家中,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有陈若曦这种经历了。寻视陈若曦在文学之路艰难跋涉的履痕,可以明显地看出她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台大读书时的创作,第二时期离开大陆之初在香港和温哥华写的伤痕文学,第三时期80年以来在美国  相似文献   

3.
自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文学交流即已悄然兴起,台湾作家及台湾旅外作家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柏杨、白先勇、於梨华、聂华苓、陈若曦等人的作品在大陆一印再印,对这些作家作品乃至整个台港文学的研究评价也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兴学科。特别是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后,两岸文学交流更取得了合法地位和长足进展,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台声》1994,(4)
本期“文化广场”栏内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著名作家刘心武为本刊写的专稿——《山水尚有相逢日》,一篇是北京故宫专业人员王时伟写的《台北故宫参访印象记》,都是两岸文化交流热潮的生动写照.刘心武先生写的是年初与大陆其他四位作家一起去台北参加“两岸三边华文小说研讨会”的情景.“山水尚有相逢日,书生岂无切磋时?”——作者慨叹,发自肺腑.可曾几何时,两岸对峙,山水难逢,书生们只能隔岸唱和.又曾几何时,只见彼岸书生往来大陆无绝期,此岸同仁踏足宝岛无可期;彼岸作品争相在大陆出版,而大陆书籍只能在岛内地下流传……而今,不仅岛内书生来大陆朝发而夕至,大陆文人去台湾,也渐如山阴道上.单为研讨中国文学,岛内两大报系争相邀大陆作家往访;仅一个刘心武,中时副刊、联合副刊、幼狮文艺出版事业有限公司相继在台推出他的作品.刘心武先生从中看到的是“台湾同胞对大陆这边的事包括文学越来越浓烈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还是刚刚进入80年代,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文学艺术的春天。许多台湾作家的作品在大陆发表,大陆学术界对台湾文学走向非常关注。然而与此同时,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文学发展仍然很陌生,因为大陆作家的作品还不能进入台湾。海峡两岸隔绝近40年,多么需要架起一座彼此沟通的桥啊!台湾作家施叔青女士,在当初两岸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就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在台湾采访施叔育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幸福而成功的中年女性形象。满面春风,佩侃而谈,面对着来自彼岸的记者放松而随意,笑意一直挂在脸上。她的小说集里收有她的不少生活照片:…  相似文献   

6.
夕辞武汉掌声间岁岁中秋忆“巴山”──访台湾知名爱国人士张我风先生裴高才黄鹤飞两岸,三峡结知音;巴山咏情歌,山城系乡魂。首次在中国大陆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新闻研讨会,虽时过境迁,但至今在两岸新闻同仁中还余味无穷。最近,再度访汉的台湾新闻界、广告界...  相似文献   

7.
全国鲁迅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鲁迅研究室主任袁良骏研究员所著25万字的《白先勇论》,近期先后在台湾与大陆出版。这是迄今为止大陆学者对某一台湾作家所作的最为详尽、深入的专论之一,堪称台湾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明显信号。这里仅从  相似文献   

8.
朱延静  陈文韬  马壮 《台声》2023,(11):88-90
<正>《甄嬛传》《狂飙》《流浪地球》……近年来,众多优秀的大陆影视作品跨越海峡,在对岸走红,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到大陆,逐梦演艺圈。近日,3名台湾文艺青年做客中国新闻网《青听·两岸》栏目,分享了他们在大陆的光影故事,畅谈两岸影视产业异同,期盼未来透过更多的交流,共同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12)
<正>6月1日,第九届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在台北光点华山电影馆开幕,来自大陆的7部影片,陆续与台湾观众见面。《百鸟朝凤》主演陶泽如、大陆第五代资深导演夏钢、知名导演徐浩峰等电影主创共同出席当天的开幕式。担任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著名导演朱延平在开幕式上介  相似文献   

10.
刘舒凌 《台声》2002,(10):34-36
2002年8月31日至9月1日,海峡两岸历史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时下知名的历史、文学界人士,如写作《曾国藩》的唐浩明、《星星草》的作者凌力、编撰《新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台湾学者龚鹏程、台湾作家林佩芬和朴月等,都参与了这次研讨会。近年来这一领域的作家学者相互间有过多次交流,但是这么多朋友济济一堂,探讨共同关心的话题,却是难得,特别是台湾同仁的加盟,更使得话题和视野拓宽了不少。两岸的历史文学现状关于两岸的历史文学,来自湖北大学的副教授蔚蓝女士指出,自1949年两岸分隔以来,…  相似文献   

11.
2019年1月22日,林清玄在台湾于睡梦中与世长辞。公开资料显示,1953年,林清玄生于台湾高雄,17岁开始发表作品,走上文学之路。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30岁前即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和三毛、席慕蓉等并称为"台湾散文八大家"。林清玄生前为两岸文化交流做出诸多贡献。"我一年中有半年在大陆,走过很多地方,碰到很多大陆的作家,每次去都有新的感动,这种感动是,我和这些作家是没有什么分别的。作为中华文化传统下的作家,我们共同的理想就是去创作包容力更强的文化。"斯人已去,谨以此文纪念林清玄先生。  相似文献   

12.
缪璐  沈杰 《台声》2019,(17)
<正>8月23日,2019"台湾青年法律人才实践基地"结业仪式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来自台湾的26位学员迎来了他们为期2个月实践活动的"毕业式"。这已是上海连续第四年接纳台湾青年法律人才前来实践。为鼓励有志从事两岸法律事务的台湾青年人才到大陆创业就业,2016年,上海市静安区依托区域内知名律所云集的优势,探索创立了大陆首个"台湾青年法律人才实践基地",并于次年吸引大陆知名高校华东政法大学加入。  相似文献   

13.
1987年 两岸民众第一次公开直接交往。1987年9月15日凌晨一时,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到达北京国际机场,两岸民众第一次公开直接交往。9月15日该报登出38年来台湾记者第一次从中国大陆发回的报道。 台湾当局首次作出台胞赴大陆探亲的决定。1987年10月14日,台湾国民党中常委通过“五人专案小组”关于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化     
《台声》2017,(19)
<正>1大陆古籍书展台北登场第8届大陆古籍书展暨首届线装图书展9月14日在台北传统书街重庆南路天龙图书公司开幕。60多家大陆出版机构出版的5000种古籍、艺术、线装类图书亮相台北。本届展览由大陆九州文化传播中心、台湾两岸出版交流协会、上海香港三联书店共同举办。展会期间,主办方还将举办两岸古籍、艺术、线装专业类图书出版发行座谈会和两岸专业类图书版权洽谈会等。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5,(2)
<正>随着两岸图书交流的发展,两岸图书合作出版越来越多。同样的文字,同样的文化,同样的心情,为两岸图书合作创造了光明的前景。两岸图书合作出版之所以能够不断增加和深化,除了图书所具备的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外,也有图书专业研究和出版技术上的原因,两岸图书形成了很有趣的互补现象,相应的合作方式也基本形成。授权出版授权出版,早期为台湾出版界取得大陆出版品授权,最近10年则多为大陆出版界取得台湾方面的出版品授  相似文献   

16.
赵辉 《台声》2014,(6):56-58
<正>4月21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台湾财团法人夏潮基金会共同举办第六届大陆作家采风团,开启了为期7天的赴台采风之旅。作为两岸作家交流互访活动的回访,此次采风团由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为团长,团员包括省文联主席、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季宇,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王达敏,省作协副主席、马鞍山市文联副主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5,(12)
<正>(1991年12月17日国务院令第93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台湾海峡两岸人员往来,促进各方交流,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居住在大陆的中国公民(以下简称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台湾)以及居住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以下简称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檀国柱 《台声》2010,(11):72-73
<正>10月8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华海外联谊会担任指导的"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联盟"在北京民族饭店举行第二次会议暨扩盟仪式。15所大陆高校与15所台湾高校的专家学者代表共同启动了象征两岸文化创意研究联盟的光球,与会代表还对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全国台联副会长史茂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海峡两岸文化产业界众多的知名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11)
<正>国务院台办发言人范丽青5月1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表示,大陆方面一直积极帮助台湾农产品拓展大陆市场,今后将继续鼓励并支持电商企业与台湾产地对接,开展合作,共创双赢。有记者问,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建议加强两岸农渔业合作,增加电商通路,帮助台湾农产品拓展大陆市场,请问大陆方面将如何落实?范丽青就此作上述表示。她介绍说,目前,大陆一些知名电商企业,例如淘宝网、本来生活网等都已和台湾当地建立购销合作  相似文献   

20.
成立于1983年的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是大陆第一家主要出版台港澳及海外华文书籍的综合性出版机构.十年来,公司始终将介绍台湾图书、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作为努力方向和业务重点,先后出版了一大批有社会效益、有学术价值的图书,成为大陆读者了解台湾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一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台湾图书,数量多、品种多.经济类:主要是台湾学者的译作,如尉腾蚊翻译的《创业十诫》、《企业竞争战略》、《追求卓越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