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在劳动关系领域要着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矛盾疏导和预警机制,形成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模式,实现职工得实惠、企业得效益、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共进局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但一些行业和地区存在劳动关系不和谐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劳资博弈力量不对称,个别劳动关系失衡;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国企劳动关系失范;劳动力分化和工会不给力,集体劳动关系失真;政府干预机制不完善,社会劳动关系调整失力;法规制定与执行不到位、劳动关系法治化机制失灵;城乡二元结构改革不彻底、农民工劳动关系失公;企业盈利水平偏低和劳动者素质不高,劳动关系失稳等。依据"思想理论基础—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劳动关系和谐度"的分析框架,当代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在完善劳动关系调整制度、夯实劳动关系调整的物质基础、完善劳动关系调整的动力机制和配套措施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4,(6)
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协调,主要包括国家立法规范、劳资双方自治、社会力量参与劳动关系协调等三种机制。三种机制的作用机理和适用范围存在差异性和相互关联性,其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关键。目前,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不完善和劳动执法不到位,降低了国家立法规范机制的有效性;劳动关系趋向短期化和工会、雇主组织协调劳资矛盾的作用发挥不充分,限制了劳资双方自治机制的有效性;社会共同治理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限制了社会力量参与协调机制的有效性。政府需坚持多元化路径协同共进,在整体推进中升级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同时因地因企制宜,在差异化推进中完善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4.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保护劳动者利益。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领域还存在着劳资关系不平衡、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偏低、市场化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完善、劳动争议和群体性事件多发,威胁社会稳定等诸多制约因素。"十二五"时期,应以科学发展为核心,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综合性政绩考核机制;注重初次分配领域的效率和公平,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加快制度化建设化解劳资矛盾,建立长效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劳资冲突的预警与化解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加快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莲玉 《学习导报》2012,(23):29-31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加强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时强调,要“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风险社会"作为一个张扬的概念成为当今解释人类社会的全新范式,"和谐劳动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全球化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是风险社会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预警和应对风险的前提。在风险社会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注意将保护劳动者权益贯穿其中。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制度和加强劳动执法,同时提升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劳动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的主要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经济关系、利益关系日趋多元化,而各项机制却不尽完善,劳动关系矛盾趋于复杂,劳动争议增多,一些地方管理者与职工关系紧张.如果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那么新型劳动关系则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构建新型劳动关系,需要从增强市场经济的人本性、强化政府的法律约束与道德调控作用、加强对企业的道德规范和引导、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当前劳动关系总体是稳定的,但也存在劳动关系主体分层化、领域边缘化、运行市场化、矛盾显性化等倾向。正确认识经济转型期劳动关系的特点才能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有效的管理机制、良好的矛盾疏导机制和敏感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余华 《唯实》2007,(8):122-124
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是铺就社会和谐的基石;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改善企业管理、提升劳资互利共赢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根基;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工会应发挥主导作用,夯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治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泽胜 《学习论坛》2007,23(3):69-71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不仅存在着立法和执法障碍,在守法方面则存在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违法或规避法律,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者劳动待遇,用人单位提供给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等守法障碍。因此,应当采取建立和完善平等的劳动法律制度,强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制度,完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者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者帮助制度等法治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引领者;各级工会组织要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推动者;企业要成为"以人为本"经营理念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2.
韦龙义 《世纪桥》2007,(6):54-56
劳动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在质上体现劳资双方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否平等,在量上体现劳资双方在产品分配上是否公平,这种平等和公平的统一,是它质和量的统一,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以协商的形式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兼顾政府、企业、职工三方利益的一系列政策、方针、程序、方法及机构和组织体系的总和,其本质维护劳动法的具体实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内部机制主体主要是劳动者、工会和雇主组织之间的互动或者说是博弈,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外部机制即调解、仲裁、诉讼和监察等法律行为。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是适应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和特点的客观需要。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工会、企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劳动者的隶属关系。企业拥有用人的自主权,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职工成为弱势群体,企业处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导地位。因此,企业依法履行其法定职责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保证。根据目前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应加强对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引导,推动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通过劳动关系双方的协商来确定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的推动力度加大,但在实效性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在当前经济和劳动关系形势下,我们应该把解决问题的着眼点放在现有的政治体制框架内来探讨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问题.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它弥补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缺陷,抓住了行业共性问题,双方地位对等,协商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15.
和谐劳动关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声音越来越多。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所处的发展阶段,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者权益被侵害导致劳动争议激增,缺乏有效的劳动矛盾协调机制,企业对劳动者和社会没有责任担当,以及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干预力不足几大方面。通过对问题的展开与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设和谐关系的建议: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让劳动者获得合法权益体面劳动,推动政府、工会、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完善劳动权益的保障制度,提升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是新疆的首府,要把乌鲁木齐建设成为经济强市和旅游名城,必须有宽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宽松的环境又来自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协调的劳动关系。目前,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由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企业代表组织参加的三方协商机制。然而,在我市  相似文献   

17.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状况,包括人与人,人与物(自然环境劳动条件等)的关系。目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健康的和谐的,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要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府、工会、企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工资是劳动关系双方物质利益的焦点,是劳动关系最实质的核心问题。加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协调和稳定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总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两个普遍"的推行上,通过出台各种法规和政策,保证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落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在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成为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但从目前推行的具体情况看,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实践中,工资集体协商仍然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民工供给呈现出供给数量趋紧、供给质量提高缓慢、供给主体代际更替、供给的区域结构分散化等特征,引发农民工与资方的博弈能力有限提升、博弈目标提高、博弈行为短期化和激烈化,给以农民工为用工主体的企业劳动关系带来双重影响。从积极影响看,倒逼企业加快产业升级、优化劳动关系,也为政府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创造了激励相容的条件。从消极影响看,劳动争议的数量、规模和处理难度增加,部分农民工可能因不适应产业升级要求而就业困难。面对农民工供给变动给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带来的契机和挑战,政府需要在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供给、加大农民工公共服务供给、加大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制度供给和严格劳动执法等方面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新都区以创建工作为载体,加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三方协商等制度建设,着力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成都市新都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由新都区人社局牵头,确定了政府牵头、三方协调、各界支持、整体推进的创建思路,形成了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