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研究西柏坡精神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本文通过考察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完成的革命转变时期的战略任务,研究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西柏坡精神,论证了西柏坡精神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从三个方面揭示了西柏坡精神凝聚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与时俱进——西柏坡精神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先进性——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执政为民——西柏坡精神的特质。试图说明,西柏坡精神虽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它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征程中,仍需要学习继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正>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会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会愈显醇厚。西柏坡精神就是这样的精神,西柏坡精神就留下了这样的怀念。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实践的历史转折时期孕育形成的伟大精神,它既是中国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基本构成内容。六十多年来,西柏坡精神以其厚重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精神生命力涵养着中国共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不仅创造了辉煌业绩,而且铸就了宝贵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与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内容相一致。特别是“赶考进取”精神,使西柏坡精神内涵更具特色。因此,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关于“进京赶考”的重要思想,对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西柏坡,一个永载史册的红色地标,以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活动,孕育了彪炳千秋的西柏坡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时至今日,西柏坡精神依然绽放着与时俱进的时代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斗、永远向前。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研究西柏坡精神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本文通过考察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完成的革命转变时期的战略任务,研究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西柏坡精神,论证了西柏坡精神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从三个方面揭示了西柏坡精神凝聚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与时俱进--西柏坡精神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先进性--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执政为民--西柏坡精神的特质.试图说明,西柏坡精神虽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它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征程中,仍需要学习继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关键时刻,面对建设新中国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的重要文化建设成果.它不仅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且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先进文化的政治诉求;西柏坡精神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西柏坡的历史选择与当代中国的历史走向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命运的伟大历史转变时期,是新旧中国历史性大决战的交接点,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历史交汇处,在中国革命史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都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走向全国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围绕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这一历史主题,党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弘扬西柏坡精神是重要的一环。而弘扬西柏坡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又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这就要求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弘扬西柏坡精神。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精神是我党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升华。弘扬党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打敢胜善握时机、党群团结同舟共济、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精神,对于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都是党的集中创新时期。西柏坡时期是处于新旧社会制度交替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党面对一系列全新的问题,创造性地解决了创建新中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集中展示了共产党人敢于、勇于、善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又根据新的实践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西柏坡的创新精神,这对于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顺利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西柏坡时期是中国新民主革命史上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党中央在这里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伟大革命实践,孕育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善于”、“两个为民”构成了西柏坡精神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2.
正西柏坡精神产生于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孕育的优秀思想结晶。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蕴含着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一系列党的优良品德,至今仍是共产党人道德修养的思想源泉。一、西柏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西柏坡精神在内涵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1、西柏坡精神包含着浓厚的爱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便开始铸造自己不同于其他政党的精神气质。在建党初期,塑造了"红船精神";党在领导井冈山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了"井冈山精神";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铸就了"苏区精神";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孕育了"长征精神";延安时期,造就了"延安精神";西柏坡时期,成就了"西柏坡精神"。纵观中国革命精神史,从"红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它们一脉相承,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  相似文献   

14.
截至目前,学界对西柏坡精神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与共识:对西柏坡精神产生背景的概括上:"历史性转变"时期;对其主要内容的归纳上:"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坚持""两个善于",尤其体现在对"两个务必"核心地位和实践价值的认同上,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研究成果的数量相比,仍然较少;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对西柏坡精神研究提出的要求相比,仍然较弱。与此相关,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探讨西柏坡精神的历史生成和解释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及其党建价值,就成为研究西柏坡精神不应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逐渐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坚持"、"两个善于"为基本内涵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传统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本文科学地探析了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的重大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赋予了时代特征,迫切需要更好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弘扬西柏坡精神是重要的一环.而弘扬西柏坡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又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这就要求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弘扬西柏坡精神.科学发展观是弘扬西柏坡精神的前提,弘扬西柏坡精神的关键在于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的斗争中,相继培育了井冈山精神、古田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在艰苦创业夺取政权的战争年代诞生的,具有明显的共性,是我们民族精神中的瑰宝。但由于形成的时间有先后,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因而又各具特色,占有不同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而今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是从实际出发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两大历史性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西柏坡精神是引领实现两大历史性任务的灵魂和主旨。西柏坡精神内涵极其丰富,西柏坡精神的历史传承激励燕赵儿女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9.
西柏坡精神孕育于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期,展现了区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独特精神内涵,其自信、自强与自我反省的忧患意识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人们对于革命文化有着更为强烈的追寻心理,借此培养人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可以实现西柏坡精神的新时代文化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西柏坡精神作为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内涵。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精神。在将革命由局部胜利引向全国胜利的重要历史转折关头,党中央在西柏坡及时召开了会议,明确要求人民解放军要敢于打前所未有的大仗,敢于夺取全国胜利,这体现了西柏坡精神中彻底革命、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 第二,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西柏坡时期,面对全国即将胜利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既要善于破坏旧世界,又要善于建设新世界的要求,确定了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