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推进农业产业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三高农业蓬勃发展,农林牧渔企五业兴旺.1996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达7549.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578.2亿元,非农业产值5971.4亿元,农业商品率73.4%,居全国首位,农民收入3183元,居全国第二位.有四分之一的县、五分之二的农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标准.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为加速实现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农业的发展又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一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即千家万户分散的经营方式与现代化大市场的矛盾;二是低效与增收的矛盾,即农业比较效益低与农民要求增加收入的矛盾;三是生产、加工与销售脱节、服务滞后的矛盾.这些矛盾,使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的农业生产和分散的农民在整个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根据广东的实际,只有推进农业产业化,才是解决这些矛盾、加速实现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但在实际推进中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诸如工业化城镇化用地刚性需求和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要守住土地“红线”的矛盾;农村劳动力总体过剩和农业经营人才严重短缺的矛盾;米贵伤市民、谷贱伤农民的矛盾等等。克服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调整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在重庆市3000多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有2400多万,比重高达80%.重庆的总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5%左右,但其农村的贫困人口却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6.4%.2000年重庆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880元,市农业增加值增长只有2.3%,而同期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却为15.8%.重庆市农业还相当落后,究其原因在于其农业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如重庆市农产品品种结构差,优良品率很低;农业生产设施差,大多数都属单家独户小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4.
解决农民增收增长缓慢的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从我国广大农村的实际来看.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解决好农村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的矛盾、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益的矛盾、体制创新迟缓与生产力发展加速化的矛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经济发展加速化要求的矛盾。为此,笔者认为,需要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省农业产业化已有较快发展,许多地区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在开发主导产业和产品,创建龙头企业,发展商品生产基地以及创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正在成为调整我省农村经济结构、推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牵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进入市场,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增长的强大力量。种种迹象表明,我省的农业产业化正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但是,必须看到,目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潜伏着一系列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如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和处理,将会严重地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 (一)农产品的加工档次偏低,难以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存在着加工产品上档次与技术、管  相似文献   

6.
促进农民增收,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经;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既要着眼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又要加快改革步伐,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农业剩余人口的相对过快增长加大了工业部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度;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减缓了工业部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制度工资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提高,推迟了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转折点的到来。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导致当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型面临考验的主要经济学原因。  相似文献   

8.
影响农民增收的制度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农民能否增收与国家支持农业的政策和有关制度有着深层次的联系,政策和制度强烈地影响着农民的经济命运和社会地位。农民增收应改革户籍制度对农民社会地位的隐性限制;农民增收要消除乡村组织制度对农民利益的损益剥夺;农民增收应对的县乡组织制度创新要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业农村发展的新阶段,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探讨其对策措施,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措施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就是要解决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的矛盾和问题 ,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 ,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调整的主要措施包括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和社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