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金融稳定事关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和国家稳定。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人民银行应建立“多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维护我国的金融稳定。一、明确金融稳定目标,创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为实现金融稳定奠定基础。一是明确我国金融稳定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及其效果均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以2013年1月为时间分割点,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以此比较研究经济新常态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下,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比较分析中,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再贷款调控的有效性有所降低,而公开市场业务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调控的有效性不变;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比较分析中,利率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调控的有效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郭琪 《理论学刊》2012,(12):69-72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构建和实现"稳增长、抑通胀、控风险"的要求使得央行进行流动性管理要兼顾价格与金融"双稳定"目标。通过对社会融资结构与价格、金融"双稳定"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及危机期间国外主要经济体在货币政策目标设定与政策实施方面的经验总结,可以看出,社会融资结构对价格水平和金融波动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央行要实现"双稳定"目标,应以社会融资规模为标的,对货币政策框架及其操作规则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护货币币值稳定,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要采取各种调控手段。采取什么样的调控手段,取决于各时期的经济金融情况。朱殿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把握好金融调控力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运用信贷杠杆,促进扩大内需和增加出口,积极支持经济增长。”这指明了我国当前金融调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基础性金融环境薄弱、银行信贷服务单一及企业融资渠道匮乏等问题,地方需逐步构筑起以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中介为依托的金融支撑体系,并通过完善金融服务政策、发展多元化金融创新工具、培养金融中介等措施,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一、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经济的最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指国家通过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平衡社会总供求,而采取的各种金融措施。国家正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科学地运用各种金融手段,通过信贷、利率、汇率等金融政策措施,控制货币供求总量、信贷投资总规模及进出口总量,并积极影响和正确引导企业的微观行为。当经济出现需求过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在我国也叫金融政策,它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在金融信贷方面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调节措施的总和,是国家管理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最基本的政策,也是国家金融工作方针的具体化。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政府运用计划指导、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规范、制约和影响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促进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确保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就经济手段而言,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表现以货币政策为主。  相似文献   

8.
陆磊 《前线》2016,(6):36-38
当前中国经济的总量与结构都处于调整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经济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取决于供需两端发力和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和效果。宏观经济与货币金融形势具有同向联动关系。具有规律性的表现是,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转型、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都会引发金融体系面临的更多的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企业杠杆率偏高,金融市场出现一些波动,宏观流动性管理面临新挑战,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风险潜藏,国际资本流动频率和幅度都存在相应变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上升趋势。截至2015年第4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已连续17个季度反弹;不良贷款率1.67%,连续10个季度反弹。针对当前社会经济状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的要求。就货币政策而言,2015年的提法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2016年的提法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这二者存在细微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基本问题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 近些年来,应该说,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比较宽松的.总体看,货币供应不但不紧,而且比较宽松.但社会投资增长始终不够理想,也就是说,用人民币降息拉动内需,刺激投资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陈柳钦  王金柱 《求实》2002,(7):29-31
本文认为当前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原因主要是机构活力不足、金融经济结构不对称、微观经济主体引致需求不足和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针对这些 ,笔者认为可从再造微观基础、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协同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规范和发展货币市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改革 ,为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创造宏观、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多次成功地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应用中主要存在工具的选择单一、缺乏"松紧"搭配的政策组合实践、财政和金融部门配合的步调不够一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错位等问题。应采取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加强国债管理,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财政和银行的配合机制等措施,做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切实提高我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城商行步入"微利"时代的一年。城商行在"十三五"时期既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冲击。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改革深化、互联网金融发展、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城商行必须走创新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借贷的成本,也是经济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变量。而利率政策则是当局为了达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调控利率的方针和措施。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增长速度相对下降、国民经济缺乏活力的问题。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货币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手段,而利率政策则是货币政策中最为有力的一种杠杆性政策。一、我国利率的结构特征目前,我国的利率体系包括再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准备金存款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等。每个金融主体均有各自的相关利率。中央银行(中…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金融工作的内容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比十八大报告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  相似文献   

15.
当前,辽宁重化工产业普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煤炭行业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已经影响到企业生存和职工就业稳定。目前看来,整个煤炭行业的下行仍未见底,市场低迷短期内难以回暖。"十三五"时期,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辽宁煤炭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发展?这不仅需要政府多措并举,采取财税、金融等多方政策支持,还需要煤炭企业主动加强经营管理,推进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力度日益加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面临由"造血"式扶贫向"活血"式扶贫的转变。基于此,完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政策环境、实现财政引导与金融支持的有效互动、加强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和信用环境建设等策略建议就成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重要选择,从而助力实现扶贫攻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论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的出台及其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竹 《理论学刊》2005,(8):23-25
"双稳健"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实施七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谢幕.正确认识、理解新一轮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科学地把握政策的定位与配合,是我国未来几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保证.在对"积极"和"稳健"政策重新认识的前提下,"双稳健"政策应以货币政策为主,合理地选择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主体的作用方向,形成财政货币政策密切配合、相机抉择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韧 《理论学刊》2022,(4):100-108
区别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主要为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专项金融支持,在弥补转型市场庞大资金缺口、有效平衡降碳与发展等方面功能明显。一些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已经在转型金融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国内部分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也已展开有益探索。但总体上转型金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标准界定、金融工具、配套政策、信息披露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更好地助力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要尽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加强转型金融制度和产品创新,打造转型金融数字化服务平台,强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同时注重防控转型金融风险,多措并举实现我国转型金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其重要内容之一是要构造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基准利率为引导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一个普遍公认的连续性的市场基准利率,有利于市场化后的金融稳定,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文章从基准利率的概念及基准利率在利率市场化后充当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作用中,分析出基准利率所需具备的特征,并以此分析我国众多利率是否具备充当基准利率的基础,选择最适合充当基准利率的利率,并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素有中国"民办特区"之称的泉州,迎来金融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大政策利好。2012年12月,泉州被确定为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金改区")。2014年4月初,泉州市又被列为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以下简称"综改区")之一。推进泉州"金改区"建设,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构建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事关泉州金改、综改成败,对福建乃至全国也具有重要的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