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实验方法作为统计学因果推断的重要方法,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实地实验作为实验方法的新发展,相比传统的实验室实验和调查实验具有更高的外在效度和现实应用价值,被广泛用于变量之间的因果推断及政策与项目的影响评估中。论文在解释实验方法的统计学因果推断基础、并比较各类实验优劣势之后,举例分析了实地实验的基本原理、程序和可能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并以公共政策影响评估为切入点讨论了中国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中使用实地实验方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2.
曾爱玲 《法制与社会》2012,(12):131-132
政府在进行国家管理活动时会利用政策来调整、组织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公共政策的实施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后果。有了政策就必然要对政策进行评估。政策制定者只有通过科学的政策评估活动,才能够准确判断某一项公共政策本身的价值,从而决定政策的延续,革新和终结。因此公共政策评估对国家的管理活动非常重要,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对公共政策评估的研究,希望能对以后的公共政策的评估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中国独特的政策试点机制近年来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部分研究者将政策试点与发展经济学中广泛开展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类比,认为中国的政策试点应当借鉴或采用随机实验的程序与方法,以便对政策效果进行科学的影响评估(Impact Evaluation)或因果推断(Causal Inference).论文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观点:尽管政策试点缺乏随机实验中干预的随机分配和精确的测量结果,但是,考虑到中国的政策实施规模与政府执行能力,随机实验评估并不是必要的.理由如下:国家发展是一个宏观的政治经济过程,随机实验评估难以真正实施;即使政策被随机实验验证有效,也可能由于政府部门能力存在差异而难以推广;在科层制下,随机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并不一定会被重视与采纳;在局部地区和领域中,得到的实验结果可能无法在更大范围内重现.因此,真正高质量的政策评估,不仅需要准确认识到随机实验的价值与问题,还要充分结合实验与非实验方法,深入理解政策试点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运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过程模型,从问题的确定、议程设置、政策形成、政策执行、政策合法化和政策评估六个方面对驮队改革奋斗史这一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终结作为终止无效政策的政策现象和行为过程,须以科学而全面的政策评估为基础。长期以来在我国公共政策领域存在过于关注政策制定或执行而忽视政策终结的倾向,导致政策终结失范、政府资源浪费和政策效率低下。本文以个性化车牌紧急叫停与重新回归事件为切入点,对公共政策终结的概念、功能、原因、动力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公共政策终结实践中的失范提出完善我国政策终结实施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策执行力研究评估:2003—2012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中国的政策执行力研究领域产生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尚无对该领域研究的综合性评估,而适时的评估与反思是促进该领域知识增长、改善研究质量的基础性工作。采用文献分析法,基于十项指标,对CNKI数据库中的政策执行力研究论文评估的结果显示,十年来,中国政策执行力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但仍然存在着核心概念界定模糊、研究层次较低、重复性研究众多、研究方法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意识和理论对话不足以及与政府执行力混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该领域的总体研究质量并不高,是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中一个亟待加强的领域。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界定核心概念、增强问题意识以识别关键问题、改进研究方法和增加实证研究、发展研究的中观理论以及拓宽研究的学科门类等途径,实现研究的改良和深化。  相似文献   

7.
刑事政策评估是指刑事政策评估机构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运用特定的方法,对刑事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和范围、刑事政策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刑事政策对社会的影响程度等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刑事政策的效果的活动过程.我国对刑事政策评估的研究不够重视,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借鉴社会指标体系理论,建立刑事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刑事政策评估研究而言是有益的尝试.建立刑事政策评估体系的步骤包括刑事政策运行过程分析阶段、确定指标阶段、确定指标权重阶段、试用检验阶段.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首要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评估标准是开展公共政策评估的前提。为了更有效、更科学地开展公共政策评估活动,应设立正确的首要标准。科学发展观标准应当成为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首要标准。科学发展观标准是对以往我国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纠正和完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政策的本质要求,顺应公共政策的发展趋势。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首要标准能有效提升我国公共政策质量,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法国政治权力民主化的发展,公共政策特别是刑事政策的评估日益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无论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还是学者和科研机构都大力推动了评估在法国的发展,由此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机构,出现了许多新的统计和评估工具以及专业的评估人员。然而在这一蓬勃发展的表象背后,作者指出了法国评估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对于追求公共政策合理化的我国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府绩效评价,本质上是对公共政策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是公共政策完整逻辑过程的一个环节;因此,关于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以及与此相关的知识论视角,同样可以适用于对政府绩效评价模式的分析。绩效评价有两个模型,即公众参与模型和技术理性模型。由于在公共行政过程中专家和大众具有不同的知识和政策评价标准,因此不论是公众参与模式的绩效评估模式还是技术理性模式,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而将公众和技术理性结合起来的复合型政府绩效评价模式,可以兼顾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和技术理性,实现绩效评价实践对公共政策民主化和理性化的政策学习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死亡时间推断在判断案件的性质、划定侦查范围及锁定嫌疑人等方面至关重要,一直是法医病理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早期死亡时间,即指死后24 h以内,由于距离案发时间更短,对其准确推断能促进案件的成功侦破,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近年来,国内外法医学者运用一系列新方法和新技术对早期死亡时间推断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体液生物化学、超生反应、代谢组学、影像学、遗传物质降解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容错纠错是鼓励干部担当、激励干部创新的重要政策设计。那么,"好"政策是否意味着执行效果也好呢?论文通过构建政策效果、政策质量和政策执行力三者间因果联系的理想分析框架,借助PMC指数模型对10项容错纠错政策样本质量进行评估,结合政策效果分析,尝试确定该政策在理想分析框架下的类型归属。研究发现,容错纠错政策整体质量较高,呈现出国家级—省市级—新区级"依次递增"的特征,兼具趋同性与趋异性;容错纠错政策属于理想状态下质量较高但执行效果一般、执行力较弱的政策。可见,容错纠错政策效果并非唯一取决于政策质量,而是受到政策质量和政策执行力的共同影响。该发现印证了完全理性模式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局限性,政策制定者应基于有限理性模式进行决策。研究丰富了公共政策理论,为容错纠错政策改进提供了具体的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X线骨龄评估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龄评估的传统方法主要包括计数法、图谱法及计分法等,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不断提出其他新的方法。利用骨骼X线片影像学特征推断骨龄是当前法医学工作者进行骨龄评估的主要手段。但是,将此骨龄推断结论作为"证据"直接提供给司法审判机关,因其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尚值得商榷。因此,为了提高骨龄鉴定结论的精确度,还需进行更多方法学的研究。经参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现就X线片骨龄评估方法的研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2012年4月5日,中国颁布实施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校车安全问题为什么能够得到关注,问题是如何被关注的,其政策议程是如何建立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在此将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运用触发机制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以及多源流理论,从多维视角对其政策议程建构过程进行解释和分析,并以此透视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议程建构的机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对公共政策本质的理解,是公共政策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也是实践中建构政策观念、开展政策活动的逻辑起点。现流行的几种关于公共政策本质的代表性观点,虽然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揭示了其不同面孔,但都未进一步剖析公共政策背后所蕴含的国家—社会关系,或者说,没有清晰地回答一个问题,即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政策性所反映的社会意志和国家意志在政策过程中到底发挥着何种作用、如何互动以及产生了何种影响?对此问题的挖掘将得出对公共政策本质的重新理解:在现代民主政治中,社会意志和国家意志之间是对立性交融关系,而公共政策的本质就是两种意志的组合关系及其结果。这种组合关系在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公共政策运行的全过程中均有充分的体现。从这一视角来透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期组建的“公共政策研究新视角”专栏,收录了本人的《政策实施研究模型的重构与再造:对综合模型的再综合》与李文钊老师的《叙事式政策框架:探究政策过程中的叙事效应》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的共同特点是为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型.虽然这两篇文章的侧重点存在差异,前一篇侧重于政策实施模型的综合开发,后一篇聚焦于政策过程中的叙事方法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质量是决定国家发展绩效的重要因素。政策质量研究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公共政策质量的内涵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提升公共政策质量?公共政策质量内涵形成了质量本质、政策成败和政策过程三大研究进路。高质量公共政策应对外部环境具有较强回应性、制定过程和政策内容合情合理合法、切实关照利益相关者利益、执行有效和结果合乎政策目标。研究发现,政策环境、政策系统、政策行动者、政策能力和政策资源是影响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树立全系统、全过程和整体性的公共政策质量管理体系,从制度化的政策体系、科学化的制定过程、有效的政策执行和合乎目标的政策产出四个方面提升公共政策质量。未来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证研究检验公共政策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以更深度的案例研究推动中国公共政策质量持续优化,以触发更多的"好政策",提升公共政策绩效,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姜丽娜  罗大华 《证据科学》2012,20(5):585-591
证人证言是诉讼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证据之一,如何有效地评估证人证言可信性是法律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国外关于证人证言可信性评估主要围绕证人的非言语行为、证人的言语行为及证人的生理指标三个方面。本文介绍了这三方面评估的方法、原理、程序、检验,并逐一作出了评价,以期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何新刚 《法制与社会》2013,(22):177-178
当前我国的持枪犯罪率越来越高,这类犯罪的犯罪性质恶劣,社会危害大,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安定与稳定,是各级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犯罪行为。因此,关于弹道检测等相关原理与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学者的关注。射击距离的判断对于分析案件的性质,作案过程的推断、确认射击位置和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也只有先确定了射击的距离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数据计算。因此,如何推断射击距离,成为检验鉴定枪击案件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位从检测射击残留物对射击距离的判断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专栏导语     
<正>本期组建的"公共政策研究新视角"专栏,收录了本人的《政策实施研究模型的重构与再造:对综合模型的再综合》与李文钊老师的《叙事式政策框架:探究政策过程中的叙事效应》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的共同特点是为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型。虽然这两篇文章的侧重点存在差异,前一篇侧重于政策实施模型的综合开发,后一篇聚焦于政策过程中的叙事方法的解读。但是,这两篇文章都提出了政策研究的理论解释模型的构造,这一点对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