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构建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以农村托老照顾为依托,以机构供养为补充的模式,是解决现阶段养老的主要手段。"养儿防老"一直是中国农民的传统观念,但由于家庭规模的缩小及年轻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增加,使老人要实现家庭养老的难度逐渐增加。另外由于现阶段能够享受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服务的门槛还比较高,所以在农村开展居家养老显得十分迫切。目前,京郊农民落实养老政策中  相似文献   

2.
农民家庭式养老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琴 《湖湘论坛》2008,21(1):66-68
农村家庭养老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障任务日益艰巨。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受市场经济发展及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然而,现阶段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仍将是较长时间内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为确保"老有所养",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的法律制度,加大经济支持力度,强化农村社区服务,弘扬传统孝文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碎片化"向"并轨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现阶段缺乏一部能有效统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高效力层次的立法。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在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养老保险替代率、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等方面存在共性问题。同时,具体的"并轨"改革还存在缺乏高效力层次的养老保险法统领、转轨衔接受阻、实质待遇未变、人才流动受阻的个性问题。完善思路是针对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并轨"改革中存在的个性问题,明确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改革理念、建立工资和养老待遇分配的平衡调控机制、统合养老保险机制,促进人员流动、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老年人养老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随着家庭的现代变迁,东亚社会传统理念中的"养儿防老"观念趋向流动,养老的"双系化"倾向有所呈现。研究发现,在影响中国老年人是否认同"女儿养老"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子代的性别结构状况以及城乡差异是比较显著的变量,而反映传统代际关系以及其他维度的变量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这体现了中国现阶段老年人期待"女儿养老"的想法更大程度上并非起因于传统规范的变迁,而是基于现实的子女性别结构的策略性选择。同时,城乡差异仍然是解释当前中国老年人养老观念差异的重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薄弱,社区养老机制滞后.社会福利、政府救助投入不够等问题的凸现,使养老保障问题面临严峻挑战。笔者认为,要解决现阶段的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中国已处于快速的老龄化阶段,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并推进养老服务规范化,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截至2015年底,陕西省三原县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7%,老龄化程度较高。目前全县主要的养老模式大体分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以及家庭和社会养老的结合,家庭养老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的转变,社会养老逐步成为现阶段及未来一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的养老金融受养老行业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在养老金、养老金融服务、养老产业金融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突破养老金融发展瓶颈,需要确保养老资金保值增值,拓展养老金融服务渠道,促进养老产业格局高端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是我国养老事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方针。通过分析我国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养老问题,引出养老服务领域的PPP发展模式。在系统性分析我国PPP养老模式的发展优势和现阶段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权责关系,合理设计投资回报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以及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养老PPP运作模式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立农民退休制度的本质诉求是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但现阶段面临农民身份多元化、土地权归属等制度性障碍。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是对社会生产方式不断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养老金待遇的"城乡落差"源于两种养老保险制度的理念差异。未来十年是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的政策窗口期,应尽快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探索实行普惠式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加强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土地权益自愿退出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07,(3):47-47
杭州广播电视大学经管学院谢敏慧认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是现阶段中国人的三种主要养老模式,但都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家庭养老,独生子女负担加重;民政机构养老,人满为患,政府不堪重负;民间机构养老,年年亏损,步履维艰;社区养老,经费筹集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于社会福利彩票的福利金,而社会福利彩票的收入存在着不确定性,使得社区养老发展迟缓。因此,需要探索更有实际意义的新型的养老模式。农  相似文献   

11.
<正>现阶段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武汉作为全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首批试点城市,近些年着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特别是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形势下武汉市老年人数  相似文献   

12.
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敬东 《中国民政》2011,(11):39-39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社会养老问题必将成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日前笔者对当前唐山市养老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就进一步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居家养老"问题的实质在讨论"居家养老要怎么养"这一命题前,首先要对"居家养老"这一概念进行梳理。"居家养老"不等同于"家庭养老",论述的是一个地点选择的问题,其实质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区养老网络为基础,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  相似文献   

14.
民办养老机构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潜力、后劲、空间巨大。现阶段,民办养老机构还存在着服务能力不足、政策落实不足、互利资源不足、国家投入不足的问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养老的需求。笔者认为,当前应加大“五个力度”来发展民办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养老应该建立"一梁、一柱、一补",即家庭养老为梁、普惠养老金为柱、"以地养老"为调剂,在继续坚持家庭养老为主的基础上,以普惠式养老为辅,用"以地养老"作为补充调剂。农村社会养老应该探索社会资本进入途径,给农民更多的社会养老选择权。  相似文献   

16.
<正>自从我国确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各类养老服务组织协调发展,覆盖城乡全体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战略以来,各地纷纷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规划,提出形成"9064"或"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即90%的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6%或7%的老年人实现社区养老;4%或3%实现机构养老。本文结合北京市的探索实践,就社区养老与模式创新谈点粗浅看法。上述养老服务格局无论是"9064"  相似文献   

17.
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现阶段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孝道理念淡化、家庭结构改变、生存压力增大、老年人家庭地位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重挑战。为应对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及空巢老人问题,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地区的新型养老模式,本研究根据作者对文献的分析思考,农村地区养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地区养老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地方传真     
正甘肃省庆阳市:实施"五大工程"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日前,《庆阳市"十三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庆阳市将大力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医养融合发展、特殊困难老人关爱"五大工程",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着力构建"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民办养老机构,扩大养老服  相似文献   

19.
邓微 《湖湘论坛》2014,(2):100-105
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模式中,90%的老年人养老方式为居家养老,没有全面系统的社区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就无法实现。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突出,公益慈善力量进入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空间巨大。更快捷、更大规模地引导公益慈善力量进入社区养老服务,需要积极的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构建社区社会公益慈善工作站平台,打造吸引各类慈善力量进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磁铁石"和"变电站",形成社区养老服务良性供给"生产线",构建公益慈善对社区养老服务可持续供给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20.
美国社区养老模式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光宗 《人民论坛》2012,(22):52-53
全球社会对"社区养老"逐渐达成共识,打造"养老社区"成为趋势。美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是"品质养老"的典范,其优质服务和品质生活让人产生快点老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