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非正常死亡案件逐年增多。非正常死亡案件发案量大、社会影响力大。非死案件办理工作质量的高低,严重影响着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为规范非正常死亡案件办理程序,及时化解矛盾,防止因各类不稳定因素引发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发生,开展非正常死亡案件办理工作中的执法规范化问题研究势在必行,以此形成一整套规范完整详细的非死案件办理规范化流程,是当前公安机关提升执法能力,规范公安执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周以棍 《公安研究》2012,(5):22-24,59
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具有事件发生突然、诉求目的明确、表达方式非法、社会影响广泛等特点。其成因较为复杂,主要是法制观念淡薄,补偿机制不完善,协调机制不健全,公权力遭受质疑。正确处置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一要完善指挥协调机制,提高职能部门协作联动水平;二要按照命案工作要求,迅速查清事件事实;三要建立情报信息综合研判机制,正确引导社会舆情;四要把握事态发展规律,及时疏导化解争端;五要建立风险分担救助机制,分担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3.
预防和遏制看守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需要正确分析其产生发展的原因。看守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看守所监管工作疏忽的因素、客观羁押环境的影响、在押人员自身因素、刑讯逼供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4.
处置由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重要工作,其处置的成功与否事关社会稳定,坚持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强化信息的掌控、把握用警时机、依法公正处理、主动化解疏导、注重舆情引导等是防范、处置由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非正常死亡率约26‰(非正常死亡人数/死亡总人数×1000‰),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人民币。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公共安全还将  相似文献   

6.
渝办发[2011]20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今年以来,特别是近段时间全市连续发生多起青少年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溺水死亡、交通事故、自杀现象居学生非正常死亡前列。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安全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决遏制学生溺水等各类涉校涉生非正常死亡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学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非正常死亡中缢死事件的高发性、处理的复杂性,我们基层必须炼就高度敬业、精益求精、业务精湛的技术队伍,共同探讨现场勘查的实践体会,总结成功案例经验,不断丰富非正常死亡现场勘查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云南躲猫猫事件发生后,舆论大哗,看守所在押人员的生存状态首次进入公众视线。此后,在押人员在看守所内非正常死亡事件接二连三出现,看守所一时成众矢之的。2011年6月,本刊记者兵分五路,对长春、呼和浩特、太原、成都、邯郸等多地的看守所进行了实地调查,以探求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事件屡屡发生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各地看守所为杜绝非正常死亡不遗余力,但是除成都市看守所外,几乎所有的看守所都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警力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制约看守所功能正常发挥的同时,也间接导致了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法律界普遍认为是监管体制使然。有学者指出,应尽快改变目前侦羁不分的现状,将看守所从公安部门分离出来。但是也有学者指出,看守所由公安机关主管不仅可以而且未尝不可,当务之急是尽快修改《看守所条例》或制定《看守所法》,明确看守所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根除看守所里的非正常死亡。本刊推出这组报道,以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还原其监管场所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看守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无论由于体制原因、管理原因还是个体原因,都会严重损害看守所的执法形象,教训深刻。应从立法、物质保障、管理体制、执法监督等方面进行反思,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看守所在押人员的非正常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06,(1):10-10
近年来,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非正常死亡率约26‰(非正常死亡人数/死亡总人数×1000‰),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人民币。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1.
公安执法环节发生非正常死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执法环节发生非正常死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当前公安执法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环节。公安执法中发生非正常死亡的成因较为复杂,本文仅从公安内部管理、民警及当事人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学习教育、转变执法理念、强化监督机制、加大检查力度、狠抓制度落实、实践科学发展,切实增强各种意识等预防非正常死亡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云南“躲猫猫”事件发生后,舆论大哗。看守所在押人员的生存状态首次进入公众视线。此后,在押人员在看守所内“非正常死亡”事件接二连三出现,看守所一时成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28日,贵州省瓮安县因对一起中学生非正常死亡(自杀)事件处置不当,引发了一起严重打砸抢烧突发事件。这起事件,无论是从参与、聚集、围观的人数、持续的时间,还是从冲突的剧烈程度、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来看,都是贵州省近年来所罕见的。“6.28”事件不仅暴露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执政能力、执政基础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暴露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教训极其深刻。本文从瓮安“6.28”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过程入手,通过深入分析事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王喆 《公安教育》2012,(2):32-34
<正>据统计,2009年全国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接连发生了25起,其中以云南"躲猫猫事件"最为引人关注。其他诸如"做梦死"洗澡死"喝开水死"睡觉死"等事件,通过媒体炒作屡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可见,涉案人  相似文献   

15.
瓮安“6·28”事件暴露出当地公安机关在处理李树芬非正常死亡(自杀)事件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执法方面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造成矛盾激化升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军福 《前沿》2012,(4):116-118
近年来,有关官员“非正常死亡”的新闻不断传出,逐渐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强烈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有18名官员“非正常死亡”,2010年和2011年各有11名以上官员“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官员的级别有科级、县处级、厅局级,甚至省部级。范围从党委、政府到金融、教育、税务、公安,覆盖各个领域。官员非正常死亡的方式以跳楼自杀为最多,此外,还包括上吊、卧轨、撞墙、割腕等。官员“非正常死亡”现象是时下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热点。本文归纳分析了官员“非正常死亡”现象的特点、类型和原因,探讨了怎样看待官员“非正常死亡”现象的问题,并总结了几点教训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躲猫猫” 2月12日,涉嫌盗伐林木被关押在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李荞明非正常死亡。当地公安部门通报称,李荞明在与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时头部受伤致死。对此,包括网民在内的社会各界表示质疑。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再次调查表明,2009年1月29日至2月8日,李荞明被同监房的张厚华、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参与社会管理,并有力影响社会舆论热点事件的发展进程,这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但是2011年。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传播力量,更加全面纵深地参与到社会管理当中,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动渗透更加紧密深入,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发生了一场大饥荒,非正常死亡人数达3600万(杨继绳:《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按各省官方提供的人口数据计算,1958年,全国就有172万人非正常死亡,1959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为475万,至1960年达到顶点,非正常死亡为1109万人。  相似文献   

20.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正面调查或审查会导致其心理的巨大波动,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并在公安机关办公区域付诸行动,给公安机关带来巨大的社会压力。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专项斗争的开展,推动民警理性认识引发犯罪嫌疑人自杀的诱因、自杀倾向的识别以及自杀倾向的化解等问题,以指导公安机关用科学方法对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