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合同法》没有规定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为充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充分遵从意思自治原则,我国《合同法》应当在合同效力一章中明确规定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贯彻保护第三人利益与贯彻意思自治原则之间的平衡之立法宗旨,规定第三人享有给付受领权、给付请求权、债权保护请求权以及受领给付的义务;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当事人只能在第三人未明确作出接受合同约定的权利之前变更合同以及可以在合同谈判时约定合同的解除条件等内容。立法体例上采用潘德克顿式,以便与我国未来民法典衔接。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中,财富多半是由合同构成的,合同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这三部合同法对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国内经济、技术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这三部合同法的一些规定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需要,这是制定统一合同法的最为基本的动因。从总体上说,原来的三部合同法存在的缺陷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顾昂然 《中国人大》2008,(17):34-37
先后分别制定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与公司、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1981年,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先制定了经济合同法。由于当时对外开放刚刚开始,有关涉外经济合同的经验尚不够,因此,经济合同法仅适用于国内法  相似文献   

4.
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在两大法系国家已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合同法对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的规定存在着漏洞,应学习其他国家相关规定的长处,完善对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的规定。一方面应该在合同法内直接明确规定第三人的直接请求给付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应该对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李智慧 《前沿》2005,(10):134-137
要约和承诺是导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有效成立的不可缺少的两项行为。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规定基本采纳了《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有关规定,但也结合我国实际对某些制度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本文就《合同法》与《公约》合同成立问题展开讨论和比较分析,以求深入理解公约及相关国内法。  相似文献   

6.
从《劳动合同法》看我国非全日制用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合同法》第五章以“特别规定“的形式对非全日制用工做出了界定,并对因非全日制用工而发生的劳动合同的形式、内容等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相对于目前飞速发展的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法》短短五条的规定显然过于简单,对于一些非全日制用工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合同法进一步完善了撤销权的规定,这对于撤销权的行使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了正确理解撤销权的法律规定,保护权利人行使撤销权的权利,笔者试从撤销权的法律特征加以探研,以求正确适用这一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浅析合同效力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大法系国家对合同效力的根源有不同的认识和规定,但无论何种认识和规定,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的两大法系国家均注意到了“合意”的物化性,体现了国家公权力对当事人意志的介入。我国学理界很少探究合同效力的根源,但也并未仅仅将当事人的合意作为合同效力的根源,而是在立法中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即“成立+合法”是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效力的根源。与先进的德日民法相比,我国合同法构筑的合同行为效力制度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9.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新《合同法》)已于1999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新《合同法》从不同层面规定和体现了合同自由原则,这是立法指导思想上的一大进步,是法制的完善。一、合同自由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合同自由原则即当事人自愿原则,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的决定缔结合同、选择相对人、决定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10.
合同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现代市场经济法治保障中发挥着最为基础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确立了完善、统一的合同制度。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结束了我国以民法通则规定的合同制度为龙头,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三足鼎立的局面,构建了统一的合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九九年十月一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简称《合同法》;结束了我国在这之前三个合同法即《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并存,调整生产、经营领域的商事合同关系;《民法通则》调整民事合同关系。合同法不统一的格局。制定统一《合同法》,实行民商事合同统一由一部法律调整,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体现了实现交易规则的统一化(国际化)和《合同法》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立法本旨。  相似文献   

12.
在“统一合同法”起草制定过程中,法学界尤其是行政法学界便对行政合同地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中国究竟有没有行政合同,或者说有没有行政合同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有,那么立法应如何处理?1995年1月由全国12所院校分章起草,并由梁慧星研究员整理形成的“合同法试拟稿”中,将合同法的调整范围界定在平等主体之间,而分则规定的24种有名合同中,又包括了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合同,  相似文献   

13.
对于建设工程合同,《经济合同法》只用一条5款(第18条)进行了规定,而《合同法》则用一章19条(第十六章,第269—287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与《经济合同法》相比,《合同法》对建设工程合同增加了几项新的法律制度。这些制度对规范建设工程市场、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将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笔者仅就这些新制度谈点粗浅见解。一、招、投标制度《合同法》第271条规定: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公开、公平、公正进行。从条文内容看至少包含以下3层意思:(一)建设工程发包、承包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招投标形式进行。招、投标制度在《经济合同法》以及《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中都没有规定。建设部1983年发布  相似文献   

14.
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法于10月1日起施行。 制定统一合同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81年制定了经济合同法,1985年制定了涉外经济合同法,1987年制定了技术合同法。这三部合同法对于经济发展发挥了重  相似文献   

15.
1999年3月 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法确立了一些新的原则和制度,尤其对防范合同诈骗规定了若干有力的法律措施。公安机关在办理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中,有必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合同法的这些规定,以正确区分合同诈骗犯罪与合同经济纠纷。为此,本刊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撰文,对《合同法》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是指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故意实施妨害合同债权实现,造成债权人遭受财产利益损害,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的行为,这种行为应受侵权法调整。其构成要件,要以存在合法的合同债权为前提,第三人主现上必须为故意,行为必须具有不法性且已造成实际的债权损害。合同法调整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存在缺陷,我们应借制定民法典的契机尽快建立较完善的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的侵权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王姝 《人民论坛》2012,(17):84-85
合同法规范多为任意性规范。合同法的任意性规范作为裁判规范具有填补合同漏洞的功能,可分为补充性任意性规范与解释性任意规范。合同法适用方面,原则上,补充性任意规范应优先适用;没有补充性任意规范则适用解释性任意规范对合同进行补充解释;解释性任意规范的适用,关键是"推测的当事人意思",可采用整体解释补充方法和依交易习惯补充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承认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合同法》第64条和第65条并不能被解释为关于涉他契约的规定。应在《合同法》第3章"合同的效力"中添加利他契约和负担契约条款,并对第64条和第65条作出相应的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9.
邓佑文 《理论月刊》2002,(9):50-50,57
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是指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故意实施妨害合同债权实现,造成债权人遭受财产利益损害,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的行为,这种行为应受侵权法调整。其构成要件,要以存在合法的合同债权为前提,第三人主观上必须为故意,行为必须具有不法性且已造成实际的债权损害。合同法调整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存在缺陷,我们应借制定民法典的契机尽快建立较完善的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的侵权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被舆论认为是倾向于保护劳动者利益的一部法律,尤其是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更是令资方如坐针毡。“华为辞退事件”“工龄归零现象”“两会委员自我辩护”等都是劳动合同法激起的波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