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今日文摘     
今日文摘鬼谷子确有其人《鬼谷子》确有所本千载传诵的奇人鬼谷子及其同名著作,曾被认为系子虚乌有。去年10月在豫北淇县举行的鬼谷子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以近年大量出土的战国秦汉简牍帛书为证,论述鬼谷子确有其人,所著《鬼谷子》一书确有...  相似文献   

2.
在反劫持谈判过程中,劫持者的心理活动呈现出一定规律性。谈判者应把握劫持者在谈判各个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与特点。在此基础上,灵活地选择谈判策略、有针对性地运用谈判方法与对话技巧,从而取得谈判的主动。  相似文献   

3.
在反劫持案件中,我国警方采取总的谈判方式是“近距离谈判”,据悉,这也是我国所独创。当被誉为中国首席谈判理论专家、“反劫制暴”战术谈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在反劫持人质的案件中,劫持犯劫持人质大多都是为了达到要威胁有关部门答应他们的各种条件。虽然人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但是杀害人质并不是劫持人质犯罪分子的目的和追求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反劫持斗争既然首先是力求人质生命不受到伤害,那么,同劫持人质犯罪分子谈判  相似文献   

5.
劫持,是犯罪分子为达成某种意图而实施的一种具有浓厚心理色彩的恐怖手段。因此,在反劫持战斗过程中,心理上的较量和搏弈始终是影响战斗成效的重要因素。研究和把握此类战斗中心理战的特点规律,对于加快反劫持军事行动的胜利进程、有效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具有非常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鬼谷子》是我国第一部先秦时期纵横家的理论着作,其篇幅不长但富含哲理,博大精深,除主要讲述纵横捭阖的游说之道外,还蕴含有丰富的政治谋略、人生哲理、经邦济世、外交军事、处事策略、修身养性等思想内容。研究认为,《鬼谷子》蕴涵以阴阳辩证的捭阖思想为依据,以知人察物的揣摩思想为前提,以审时度势的抵巇思想为手段,以随机应变的权谋思想为核心,以周密审慎的决策思想为目的的权变思想。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我国的持刀劫持人质案件大多是因感情纠纷、债务索要或勒索钱财等问题引发,因此,民警在劫持现场大都应无条件地将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反劫持案件的成功标志就是"人质获救",即劫持者与反劫持者都安然无恙,现场无任何伤亡代价视为成功,劫持者被警方击毙、人质的生命得到保障视为胜利,相反,劫持者被警方击毙或被逼自杀而人质被劫持者加害即视为失败。案件处置"失败"是警方乃至社会大众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对于  相似文献   

8.
反劫持谈判是一种技巧性非常强的活动,谈判人员能否巧妙灵活地运用谈判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谈判的成效。为了达到谈判的目的,谈判人员必须尽量化解劫持者的对抗情绪。为了化解劫持者的对抗情绪,可以采用主动倾听的技巧。倾听是建立良好谈判关系的必要前提,通过倾听可以了解案情信息,了解劫持者的心理特征及其状态,发现劫持者的薄弱环节。因此,要采取正确的倾听方法和技巧,倾听时要克制情绪化反应,要有“同情”心,要专心耐心,倾听回应要得当。  相似文献   

9.
人质劫持谈判是解决人质劫持危机较好的方法。它可以零伤亡为代价 ,不战而屈人之兵解救人质 ,亦可以为武力解救人质创造条件。人质劫持谈判的准备要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人质谈判由三个阶段组成 ,即建立感情阶段、提出条件阶段和相持阶段 ,每个阶段谈判的技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劫持案件危机谈判中,谈判员始终要关注谈判各方的心理关系,并懂得随时调整这些关系,警惕不良关系状态的出现,使其心理状态利于谈判的顺利开展。在劫持案件危机谈判中主要关注的心理危机包括:劫持者和人质的关系,谈判员与劫持者的关系,谈判员与人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郑建福 《公安教育》2013,(11):32-32,33-34
当今的反劫持作战,不仅是特警队员体能、技能、协同配合能力、特种战术水平的抗衡,也是心理因素的较量。心理因素直接制约和影响反劫持作战的胜负,主要表现为它在反劫持作战中的动力作用和调节作用。由于劫持人质事件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从而增加了反劫持作战的残酷性、惨烈性和威慑性,使人望而生畏,谈劫色变。因此,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中快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何在困境、逆境、险境中及时摆脱焦虑、急躁和泄气情绪,求得生存,赢得胜利,对于一名优秀的特警来说良好的心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警察技术》2012,(6):76-78
点对点通话机解决了人质劫持事件中,劫持者通常选择相对密闭的空间,警方无法面对面沟通交谈的问题。目前该产品已应用到各项日常勤务工作、反劫持工作和演练当中,为反劫持谈判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通讯保障。项目编号:2011TGYDBJSJ0015提供单位:北京市公安局巡特警总队点对点通话机手持式身份证核验终端将二代证核验、GPS、3G、摄像、安全接入接口、蓝牙、WIFI等功能有机集成,融合法定证件核验、无线通信、安全加密等多种功能。该设备符合工业PDA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充:近代科学精神的超前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充《论衡》一书是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影响的著作。对于《论衡》的研究,可以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种视角,即令是对同一问题进行探讨,也仍有见仁见智之议。在吕振羽看来,王充的思想表达了东汉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在哲学上可称为唯物主义;冯友兰则认为,“王充《论衡》一书,即就道家自然主义之观点,以批评当时一般人之迷信。《论衡》一书,对于当时迷信之空气,有摧陷廓清之功。”日本户川芳郎教授曾专门探讨王充的历史观;国内一些科学史家则注目于《论衡》一书关于  相似文献   

14.
劫持事件,对社会安全与稳定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各地公安干警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是地方维稳反恐一线尖兵,加强针对各种情况下反劫持战法研究,对打击各种恐怖主义,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绍丽 《湖湘论坛》2001,14(5):30-32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于今年初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的。他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在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思想之际,重读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一书倍感亲切,尤其感到该书所阐明的思想意识修养问题与“以德治国”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感到重新学习和研究刘少奇《论修养》一书,对于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论修养》对共…  相似文献   

16.
张维佳 《求索》2012,(7):102-104
天宝年间唐玄宗将《亢仓子》一书赐名为《洞灵真经》,位列于四经之一,由此可见《亢仓子》在当时所占的重要位置,虽然关于其书已经被证实为伪书,但是仍不失为研究唐代社会与道教思想的重要材料。《亢仓子》其书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对其道教思想进行研究,首先从文献考证的角度,对各家说法进行汇总,采用其书成于唐朝的说法;其次重点分析《亢仓子》中所蕴含的"诚信治国、以人为本"的政治观和"忠孝仁义"的伦理观,反映了唐朝社会高度发达的政治与伦理思想,不仅对于全面地认识唐朝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当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保证人质及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乃警方处置劫持人质案件的最高指导原则。自“慕尼黑事件”以来,反劫持人质谈判作为避免冲突升级的首选径路渐渐为人们所采纳。人质成为劫持者与警方对峙的“工具”后,有可能会对实施者产生强烈感情依恋(即人质情结),此种形成机理可从需求层级、防御机制以及认知失调理论视域予以探究。在反劫持谈判推进中,科学运用人质情结可有效保护人质安全,积极引导劫持者共商“非零和博弈”的和平方案。同时,警方也应注重危机落幕后的人质心理重建与完善,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的“七步疗法”来消弭劫持事件所造成的认知障碍和不良反应,增强其重启生活的信心与复原力,以助其逐步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相似文献   

18.
反劫持行动是人民警察、武警部队依据法律,以武力为主要形式,瓦解、制服或歼灭劫持分子,营救人质的战斗行动。其主要特点:案发突然,任务紧急,出师被动;情况变化快,战机不易捕促;作战空间狭小,使用兵力受限,使用武器时机、程度难把握;处置后果影响面广,战斗行动风险大等。一、 劫持分子构成及特点劫持是指以暴力威胁方式控制交通工具和人质为手段达到犯罪目的的严重暴力犯罪活动。劫持犯罪属于恐怖犯罪的一种,直接威胁人质生命和重大财产安全,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一定的恐怖气氛,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及严重的危害后果。劫持事件…  相似文献   

19.
劫持案件危机谈判中的情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劫持案件危机谈判中,从始至终谈判员都会面对情绪调控的问题。这些情绪有的来自劫持者、人质,有的也于来自谈判员自身。如何妥善处理各类情绪,是谈判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斯德哥尔摩现象在人质谈判中的正面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满生 《湖湘论坛》2008,21(4):98-99,119
斯德哥尔摩现象是人质劫持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心理情结。科学利用这种“体制化”现象不仅可以缓和危机情境的紧张气氛,拓展谈判人员的谈判空间,甚至可以成为赢得有利战机的特殊手段。公安机关应充分利用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