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刑讯逼供现象时有发生 ,不仅侵害了公民个人权利 ,更侵害了国家正常司法秩序。应在司法领域确立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的诉讼法律思想和理念 ,强化对司法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 ,建立讯问时律师在场制度、犯罪嫌疑人申请人身检查制度和完善刑讯逼供立法等方面 ,建立防范刑讯逼供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刑讯逼供现象解析及防范体系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讯逼供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侵害了公民个人权利,更侵害了国家正常司法秩序.应在司法领域确立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的诉讼法律思想和理念,强化对司法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建立讯问时律师在场制度、犯罪嫌疑人申请人身检查制度和完善刑讯逼供立法等方面,建立防范刑讯逼供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刑讯逼供是错案发生原因之一。刑讯逼供屡禁不止有多方面原因,思想原因有受有罪推定思想的影响,较之查出案件真相而言刑讯逼供无足轻重;制度原因主要有我国未在事实上确立无罪推定原则,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不完善,侦押分立制度的缺失等;实践方面原因有司法投入不足,侦查技术水平低下,对刑讯逼供处罚不力等。我们要消除刑讯逼供产生的思想根源,确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诉讼价值观,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以遏制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4.
严禁刑讯逼供,我国的刑事法律和有关的司法解释均有明确规定。但司法上刑讯逼供屡禁不止,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案件不断发生。究其原因,立法是根本:法律没有沉默权规定,而关于“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实际上间接地为刑讯逼供提供了法律依据;法律没有严格的证据排除规则;自首规定在司法中得不到实质性的体现。相应的立法对策:一、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沉默权;二、确立严格的证据排除规则,明确规定以非法手段获取证据无效;三、修改关于自首的条款。  相似文献   

5.
刑讯逼供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职务犯罪行为,也是造成冤假错案的主要原因之一。刑讯逼供难以禁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的缺陷。针对刑讯逼供所应采取的对策中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制度的防范。困此必须完善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确认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告人的沉默权,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6.
刑讯逼供虽是一个顽症 ,但绝不是绝症。审视我国刑讯逼供现象 ,虽然引起的原因具有多样性 ,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法律制度本身 ,如“罪从判定”、“毒树之果”、“应当如实回答”、侦查监督机制不健全、讯问程序上的立法成本过高、刑讯逼供罪名界定不明确等。因此 ,要根绝刑讯逼供现象 ,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刑讯逼供,要大力开展高水平刑侦技术研究,不断研制高科技侦查设备,进一步完善有关立法,全面确立无罪推定原则,赋予犯罪嫌疑人拒绝自证其罪权和沉默权。明确规定对刑讯逼供和用威胁等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及由此证派生出来的其他证据,不得作为证据使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向侦查机关尽"如实陈述"的义务。这使得他们在诉讼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更谈不上对其公民权利的保护。同时,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或者变相刑讯逼供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刑事司法逐步走向民主化、文明化的进程。而在立法上确立沉默权及其保障措施,既可以提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保障他们的公民权利,又可以促使办案人员改变观念和有效抑制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9.
刑事司法公正有其特定的内涵,从程序公正上说,其源头是沉默权制度的诞生。要从源头上实现刑事司法公正,必须:1.杜绝刑讯逼供;2.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抗供权”制度;3.确立首判至要的思想,提高原审的公正程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司法文明时代,刑讯逼供日益被司法界所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文章从刑讯逼供的原因出发、对症下药,确立无罪推定,完善证据尤其是口供的采信规则,改革侦查体制等立法、司法实践方面的措施,以期减少乃至消除刑讯逼供,从而裨益于构造公正、文明的司法程序,实现司法公正,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1.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尊重。沉默权反映一个国家刑事诉讼制度的文明与进步状况,被认为是“人类通向文明的斗争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沉默权有利于抑制刑讯逼供,沉默权的确立有助于我国立法与国际法接轨,我国引入沉默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刑讯逼供在中国历史上非常久远。中国现代社会虽然已从法律上废除了刑讯逼供制度,但此现象并未绝迹。从刑讯逼供的历史与现实来看,目前要进一步采取具体措施完善制度和法律,如禁止限期破案、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借鉴中国古代“亲亲相隐”传统等。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刑讯逼供的违法现象。  相似文献   

13.
如果沉默权能够在立法观念上确定下来.就能够从根本上革除久治难愈的刑讯逼供的顽症。  相似文献   

14.
我国1979年至2011年有关遏制刑讯逼供的规范性条款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不具可操作性,只表明立法者的一种姿态,其后果是未能有效遏制刑讯逼供行为。2012年我国最高立法机关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不得强迫自证其罪、非法证据排除、讯问的时间地点、讯问时录音录像等制度都有明确规定,同时对遏制刑讯逼供的法律机制进行了诸多改进与完善,但有关遏制刑讯逼供的法律机制仍存在诸多制度上的不足与缺憾。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与制度设计,以法约束执法者的行为,才能真正有效遏制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应否确立沉默权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形成了诸多观点.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即平衡控、辩双方力量、减少刑讯逼供、修正关于现实中坦白和抗拒的悖论、履行国际义务等方面探讨在我国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从而得出在我国应当确立沉默权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法律赋予律师在刑事侦查阶段对侦查人员刑讯逼供行为的独立调查权和对嫌疑人、被告人的单独会见权以及申请对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检查权应是遏制刑讯逼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监督措施 ,应逐步从立法上加以规定和确认 ,并在侦查实践中实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和人们人权保障意识的增强,侦查讯问过程的控制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总体来看,我国比较注重讯问的结果价值,即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这就使得在侦查讯问制度的设计上较多地考虑了如何使侦查人员有效地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这一方面的规定,而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显得不足,侦查讯问过程是封闭的,缺乏有力的监督,造成讯问中刑讯逼供等非法获取口供的现象仍然存在。近些年,各国都立法对侦查讯问的过程进行了控制。笔者认为要构建完善的法律对侦查讯问过程进行控制,藉此推动我国刑事诉讼顺应现代刑事诉讼民主化的发展潮流。首先要确立嫌疑人、被告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扩大律师帮助权,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讯问程序上明确权利告知程序和完善侦查讯问的具体制度。通过侦查程序的立法控制侦查讯问过程和讯问活动的实施来达到查明案件事实和保护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无罪推定的立法思想是针对有罪推定、刑讯逼供等法律制度提出的,我国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吸收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些因素,虽然不是完全照搬,却是我国的刑事司法向无罪推定迈出了积极的一步。但在刑事司法立法与实践中尚有差距,还不能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反思了我国民事诉讼的证人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的缺陷及司法上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提出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完善证人主体适格制度,建立证人出庭作证的保障制度,确立对伪证的惩治制度,以此推进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真正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0.
侦查讯问制度、确保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严禁刑讯逼供、犯罪嫌疑人沉默权等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主要内容。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必须以保障国家权力的行使,保证诉讼效率与保护人权的统一,实现利益与价值的平衡为指导。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在侦查讯问方面应确立讯问前权利义务告知制度,严格讯问时限并规定不得夜间讯问,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扩大律师权利,实行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严格超期羁押的责任,同时引入沉默权制度,确立默示沉默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