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关注理由:河南省周口市从2012年年中开始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坟复耕"运动。儒家学者群体围绕这一事件,两度连署请愿,并撰写相关文章。儒家群体的连署请愿,既是从信仰的维度维护民间信仰,又是从仁政和民本政治的角度反对地方乱政。核心观点:新儒家是指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新动向:儒家文化在民间社会和知识界一直处在复兴之中,并呈加速趋势。复兴的趋势,由早期以儿童为对象,以儒家经典为主的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演变为以成年人为主的读经修行活动。  相似文献   

2.
宋震 《理论月刊》2007,(8):38-40
本文在解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在精神生产和社会分工上的自我定位、介入政治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划分为体制内中间派、体制内异己派、体制外中间派、体制外异己派等四类不同的知识分子群体。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上述知识分子群体的不同群体特性,并指出了不同知识分子群体对于中国政治改革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孙丽君 《思想战线》2011,37(2):90-93
中国式悲剧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对故事的选择和叙述过程之中。中国戏剧创作者的身份起源于俳优,中国式悲剧的取材、戏剧冲突、戏剧结局和叙事风格等方面都和这一身份定位有关。在现象学的视野中,中国式悲剧的审美经验本质上是对自我有限性的经验,这一有限性经验使得观众获得了自我与自我构成因素的和解,而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文明是这一有限性经验来源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福明 《春秋》2012,(1):41-43
中国传统文化自先秦以来,无论是本土的儒家、道家学说.还是东汉南印度传入中国的佛家文化。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均衡互补,源远流长。儒家、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理论体系.而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不断增强了中国的特色,形成了“中国佛教”。  相似文献   

5.
儒家性善论与传统中国法治精神缺失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晓霞  刘旺洪 《求索》2008,(12):111-113
儒家“性善论”是传统中国人治文化的源头。儒家“性善论”源于血缘文化,注重情感体验,缺乏理性烛照。由于儒家把“性善”认定为人性的普遍性、根本性特征,从而导致传统中国对修善即个人内敛自省的道德自律过分夸大,而忽视社会公共规则、制度等外在刚性约束机制的建立。这不仅使得传统中国在治国之道上迷信贤人政治,导致封建专权的无限扩张;也使得社会个体因被一味要求克尽义务,而普遍缺乏权利意识,导致传统中国法治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中国式富强的逻辑思路,先秦儒家同样面临富国强兵的时代主题。先秦儒家权力观之“大同”“富民”等思想与富强意涵不可分割,其在尊奉以家拟国天子权力与封建制度的同时,又竭力维护家庭组织与血缘族亲的权利地位,其目的在于依靠温情伦理约束统治权力而造福百姓。先秦儒家权力观同时强调规范权力运行,督问统治责任,其在使用限度与目的向度上都提出独特的治理方案,以督促国家追求富强而利国为民。囿于时代变局与方案和缓,先秦儒家未能将“权”“治”设计落实为富强为民的最终目标。观照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审思儒家权力观并非苛责古人,而是考量现代化推进对儒家富强观的逻辑借鉴,明确重视人民权利的中国式现代化比之儒家富强构思的异同与超越所在。  相似文献   

7.
余金刚 《前沿》2010,(22):128-131
中国传统的革命话语主要指儒家的"汤武革命"和"素王革命",作为道德宗教革命其意义在于"受命改制";近代中国西文revolution经由日本而传人中国引起了儒家传统的革命精神与西方近代革命思想的相互格义,这主要体现在革命理念和革命方式上,在卢梭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儒家传统的革命观念遂转变为中国现代的革命观念.  相似文献   

8.
儒家重视财富,但不鼓励热心追求财富,正符合当时的技术条件。十五、六世纪,中国市场经济活跃,越来越多人“弃儒入贾”,他们“以义制利”。而西方亚当·斯密宁愿借助利己的努力去达到利他的目的。这是亚当·斯密和中国儒家最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张睿 《求索》2012,(6):131-133
独行之士是一个以严守社会道德规范、在危难之时不惜以身殉道而著称于世的士人群体。由于汉代儒家对道德的向往和统治者对道德的提倡,东汉时期的独行之士成为了极具社会影响力的群体,他们以汉代儒家一贯提倡的忠、孝、节、义、诚信等原则作为其为人处世的道德准绳,影响了当时社会上各个阶层的民众。通过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东汉时期的社会道德状况和士人的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10.
"和谐"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它不仅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形态和丰富内涵。在我国古代的和谐理念中体现出人与人的和谐、个体与群体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我们在借鉴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时,又应该注意辩证分析和正确拿来。  相似文献   

11.
郭绍明 《新东方》2007,(11):49-51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广的影响,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吸取、发扬儒家学说中的精华,批判、剔除其中的糟粕,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模式正在成为后冷战时期西方定义中国身份的一个重要话语,以西方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为代表的"中国模式学术话语"是这一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西方学术界试图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历史等维度建立中国模式与中国身份之间的关联,以简单而又有明确内涵的"西方中国模式"为中国定义身份。西方"中国模式"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及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认知图式和身份认同叙事。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构建中国的自我身份、解构西方叙事、提升解读中国道路的话语权等方面努力,不断增强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正当性阐释,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3.
"差序格局"是中国社会学的经典概念,深入理解这一概念离不开对"自我主义"的思考。"自我主义"是一种以己为中心、主要根据亲疏远近的原则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思维方式,包括"外推"与"收缩"两个方向:"外推"是由私人性向公共性的扩展,而"收缩"是由公共性向私人性的回归。"自我主义"之"外推"在理想层面表现为儒家的超越意识,这种超越意识往往依赖于精英人物的克里斯玛特质,难以在实践层面构成"自我主义"之"收缩"的广泛制衡力量,因而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传统文化先哲诸多教育方法相互联结而成的有机整体,儒家的道德教育方法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儒家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伦理教化法和自我修养法两方面,其特点主要是伦理性、灌输性和内省性。以史为鉴,这些方法及其特性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儒家、墨家、道家和佛家在对待自我和非我的价值认知、实践以及利益关注等方面的比较,认为墨家偏重非我价值、道家偏重自我价值、佛家实质上忽视两者,而强调来生,儒家人我兼顾的价值模式更值得重视,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和兵  王森 《传承》2011,(26):72-73,85
清末,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人在社会大变革中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同时也开始迷失自我,他们抨击与抛弃儒家传统文化,甚至全面否定其历史地位。以儒臣自居的张之洞为保存儒家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特设存古学堂。  相似文献   

17.
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个人修养到国家治理,覆盖广泛而深刻,几千年来持续的影响着中国。中庸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乏相通之处。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中庸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联系,发现中庸思想的可供借鉴和参考之处,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中国固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原有的以士农工商为特点的等级鲜明的社会阶层体系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考察商人群体在近代社会的发展入手,描述了商人阶层在近代中国逐渐走入主流群体的过程和特征,这对于分析当今中国社会的结构和走向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封建社会刑事法律对不道德和恶意行为制定了相应惩罚规则。其对政治异端的不可容忍 ,按照罪犯的社会地位以及与受害人的关系而施以不同的处罚 ,在实行刑罚时强调集体责任和司法宽恕 ,表明了儒家道德对中国司法制度的教化渗透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镜 《求索》2011,(2):135-136,85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禀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