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5年1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向遵义进军。按照猴场会议决定,红九军团、红一军团(缺二师)从余庆龙场渡口,中央纵队、军委纵队、红五军团及红一军团二师从江界河渡口抢渡乌江。1月4日至7日,红三军团由遵义县尚稽茶山关、桃子台,红一军团由三渡关、红五军团由团溪的洋岩河先后进军遵义。  相似文献   

2.
正在朱德、陈毅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的毕占云,是率领国民党军队整连整营成建制加入红军第一人,起义后被毛泽东委任为"特务营营长",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提到了他。红军时期,毕占云是我军一员虎将,曾任红22军参谋长、红1军团第1师参谋长、红8军参谋长、红9军参谋长等职。在长征路上,毕占云是红军主力红8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毕占云大部分时间战斗在太岳军区,任军区参谋长、太岳纵队参谋长等职,曾护送刘少奇回  相似文献   

3.
正朱瑞是一位勇于接受和乐于接受艰苦工作的红军高级将领。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的8月下旬,经朱瑞多次请求,中共中央决定担任红5军团政治委员的朱瑞,与红1军团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工作对调,他到红1军团任政治部主任。军团长是林彪,政治委员是聂荣臻。李卓然回忆:这是"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周恩来副主席要我和当时在红5军团工作的朱瑞同志对调"。临危受命,出征前进行思想动员朱瑞刚一到达红1军团,就在兴国高兴圩村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他代表军团部作了动员报告。在报告中,他介绍了当时红军面临的严峻军事形势,强调了中央根据地在北线和东  相似文献   

4.
《湘潮》2016,(2)
正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长征突破潇水,越过道州(今道县),前卫团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部队向国民党军设立的最后一道封锁线——湘江挺进。脚山铺阵地:阻击湘军整整15个团中革军委把涉渡湘江的地点选在界首和凤凰嘴之间,命令红一军团从右翼,红三军团从左翼,红八、红九军团等殿后,前后左右共同掩护中央纵队渡江。红一军团原来的部署是,由第  相似文献   

5.
1934年11月下旬,红军前卫部队突破国民党军在广西全州、兴安之间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27日,红一、红三军团主力迅速向西抢渡湘江。而红五军团梯次布置在湘江东岸掩护全军。30日,红一、红三、红九军团和军委一、二纵队勉强渡过湘江。然而,担负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由于军团部与师部的通讯联络中断,在此生死存亡之际,红五军团中央代表陈云写信派人火速送给红十三师师长陈伯钧,信中指出"这是紧要关头,关系中国革命的命运,希望你们下最大的决心,赶快渡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毛泽东时问:"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回答:"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搞分裂,另立"中央"。党和红军面临分裂的严重危机。一直坚持在南方的红二、六军团,成为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双方争取的重要力量。这样,红二、六军团被推到了对党的政治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地位,他们的政  相似文献   

7.
《广东党史》2011,(6):15-15
在千难万险的长征中,抢渡金沙江是关乎红军生死命运的重要一关。根据贺龙的命令,红二、六军团悄悄地从敌人两个纵队的夹缝中跳出包围圈,兼程疾进,在昭通、成宁之间穿过国民党孙渡纵队的防线,直奔普渡河。?1936年4月6日,攻占寻甸。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原属红一方面军的第五、九军团已编入左路军,到俄界的中央、军委纵队和第一、三军团只有8000余人,中央决定将其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遣队(即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林彪任副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任政治部副主任,并由彭德怀、林彪、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组成"五人团"指挥  相似文献   

9.
学贤  徐国英 《党史博采》2007,(12):38-43
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适应保卫党中央、保卫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保卫首都的需要而组建的。它存在的时间先后只有一年多,但所担负的任务却十分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公安中央纵队成立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尤其点缀一些在执行任务时发生的故事,读来使人感到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10.
正1934年夏,林伟所在的红九军团从广昌战役撤退,他时任红九军团司令部参谋处测绘员。日本侵略军步步紧逼华北,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中革军委命令红七军团为抗日先遣军,由江西瑞金出发东征闽浙皖,一方面调动钳制国民党军,使中央主力红军安全转移;一方面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扩大红军和党的影响。红九军团担负护卫红七军团的任务,也从江西东进至闽江流域。在红九军团的护卫下,红七军团顺利到达福州附近的闽侯连江一带,红九军团如期地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目中无人,血染湘江铸大错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意为"姓李的德国人",是唯一全程参与中央红军长征的西方人。1934年11月15日,顺利通过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排列着一个十分美观的队形:两个军团在左,两个军团在右,军委两个纵队居中,一个军团断后。这一"杰作"的设计者就是李德。其实,李德并不是德国人,而是奥地利  相似文献   

12.
1935年6月,长征中的红一、四方面军会师。7月,张国焘任红军总政委。9月,张国焘执意率部南下,10月,公然宣布另立"中央"。毛泽东巧妙应对,率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却因密码留在张国焘手上,导致中共中央与红二、六军团失去联系。半年后,在湘鄂川黔苏区的红二、六军团领导人贺龙和任弼时接到中共中央的明码电报。为了核实电报的真实性,贺龙和任弼时用密码复核。结果,复核电报落到了张国  相似文献   

13.
正长征开始后,按战斗序列,中央红军组成两个纵队。中央、军委机关及直属部队组成军委第一野战纵队和第二野战纵队。根据毛泽东的要求,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都编在第一纵队,一道行军,故又称中央队"三人团"。王稼祥因在作战中受重伤,只能坐担架随队行动。毛泽东由于大病初愈,没有完全恢复,也坐担架随队行动。张闻天身体稍好,主要靠骑马行军。长征之前,他们仨就对  相似文献   

14.
正桃子溪战斗缴获两门山炮1935年春,国民党军调集80多个团的兵力,向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剿",红二、六军团打算向北转移到鄂西创造新的根据地。4月12日,鄂军纵队司令兼五十八师师长陈耀汉得知这一情报后,急令其一七二旅截击红军。该旅长李延龄认为红军已经不堪一击,即贸然孤军深入。贺龙决定抓住这个难得的战机吃掉这个旅,明确提出:"我们要走,也要打这一仗再走!"13日,红  相似文献   

15.
正陈锡联,14岁参加徐海东、詹才芳领导的红军游击队,15岁成为红一军第一师第三团战士,在徐向前领导下驰骋鄂豫皖,一步步成长为人民军队著名将领:红军岁月里,他当过红四方面军团政委、师政委、师长;抗日战争中,当过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团长、旅长,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中,当过晋冀鲁豫野战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兵团司令  相似文献   

16.
<正>红九军团,是1933年10月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由红军第三师和第十四师组成的,归红一方面军建制。罗炳辉被任命为军团长,政治委员由蔡树藩担任。此后,红九军团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1934年4月的  相似文献   

17.
1935年10月19日,由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军委纵队改编的陕甘支队,经榜罗镇到达陕甘苏区的保安吴起镇,标志着中央红军历时1年、途径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同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7月2日,红二、六军团与南下的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5日,红二、六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并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继续北上与党中央会合。10月22日,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从此,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⑤红二、六军团抢渡的普渡河渡口⑥甘孜——红四方面军与红二、六军团的会师地④长征时4位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18.
刘良 《党的文献》2005,(2):80-84
一、1934年10月10日中革军委发布的第五号命令,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显著标志;二、中央第一、二纵队和各军团的转移集结和出发行动,都是按照中革军委第五号命令和中革军委<野战军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动日程表>行事的;三、从中革军委第五号命令的发布到红军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这段时间,应视为长征的开始或为前期路程.因此,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标准,应以中革军委发布第五号命令的时间和中央领导机关和各军团转移出发的地点为标准.  相似文献   

19.
<正>盘县会议做出的"北上"决策,体现了红二、六军团的抗日主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力量,是将抗战大局与现实状况充分结合的正确选择。1984年1月,萧克将军重访丽江,在接受采访时说:"长征途中我们开过几次会议,盘县会议是带转折性的一次重要会议。"萧克所说的盘县会议,即1936年3月30日,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贵州盘县时,军团领导人贺龙、任弼时、萧克等在盘县原县城内九间楼召开的中革军委分会会议。红二、六军团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到晋西北抗日前线,陕甘宁边区从四面受敌到巩固发展,党的抗日队伍从分散活动到集中统一,都与盘县  相似文献   

20.
《湘潮》1987,(7)
汤平汤平(1903—1968),湖南省浏阳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第2纵队6大队军需,第1师2团连政委、团政治处总支书记,第3团政治处主任,红3军团后方补充团政委,第5军1师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长、1师政治部秘书处处长,红3军团第5师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