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2006,(11):45-45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浓缩了革命先辈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顽强毅力和大智大勇,以及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成长壮大的强大生命力。这些特质既是中国共产党夺取胜利的强劲内驱力,也是带领人民走向伟大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8,(11)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在长征中以其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乐观豁达的积极态度领导党和红军挽救了军事危局,引领了红军长征的正确方向,塑造了红军长征的精神品格,从而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80年前的那个金秋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震惊世界的长征胜利结束。这是党领导人民军队的光辉胜利,也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时空变幻,精神永恒。80年过去,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更加凸显,对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中华民族的意义更加深远。那么,当年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最直接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4)
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取得了伟大胜利,而分析红军长征胜利之因,主要在于四大方面:首先,毛泽东的英明指挥是胜利关键;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再次,中共杰出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对胜利起到灵魂作用;最后,红军是一支新型人民军队,战无不胜,这是胜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艰难复杂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端正党的路线,维护党的权威,加强党的团结,是长征对今天和未来的昭示红军长征胜利已过70个春秋。作为中国现代历史的壮丽史诗,长征——对于我们传承历史、诠释当代、启迪未来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尤其是在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6,(44)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2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  相似文献   

7.
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面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长征精神跨越时空,直到今天依然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本期"习近平用典"特摘编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的经典名句,与读者学习共勉。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6,(44)
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壮河山的英雄史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是在强敌压境下,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的。在两年的时间里,各路红军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爬雪山,过草地,冲破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层层围追堵截,经受了难以想象的千辛万苦,终于纵横十二省到达陕北根据地,赢得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这是人类创造的一大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高耸入云的丰碑,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一位前辈作了如下的概括:红军指战  相似文献   

9.
红军长征精神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军长征精神之研究伊胜利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地进行了震撼世界的伟大壮举──长征。长征是指1934年至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第25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纵横福建、江西、广东、...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本刊特地推出了肖克、罗洪标、陈靖、邓六金、聂洪国五位红军老战士的访问专辑。这五位老战士,只是仍然健在的7400名老红军中的五位代表。从他们的金色晚年中,我们不难看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长征精神,不仅支撑着他们走完了前无古人、壮怀激烈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更决定了他们终生的理想、精神、品格、情操,使他们成为了“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红军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靠的就是一种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在今天新的长征中,更需要我们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去夺取各项改革和经济建设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西北红军在长征胜利中的历史地位李彬姚文琦马玉卿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从长江流域向西北的战略大转移。时间为1934年7月至1936年10月,共两年零3个月。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到陕北吴旗,在此之前有红七军团、红六军...  相似文献   

12.
长征精神     
《瞭望》2006,(42)
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4)
长征精神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征精神的形成,既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优秀民族精神,又有其现实的直接源流。而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身处逆境之下对革命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政治、军事、组织上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14.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壮举。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仅实现了军事转移的战略目标,而且在沿途地区广泛传播了工农红军所承载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政治文化",是"革命政治文化"遵循政治社会化传播规律的一次空前的伟大实践。本文立足于政治文化传播的逻辑理路,以政治社会化理论范式为研究视角,紧密结合红军长征的历史史实,从政治社会化理论的主体、客体、内容、路径和功能五个维度对长征时期工农红军革命政治文化传播实践从学理层面作了系统探析。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今天的我们,究竟应该向长征学习什么?我们应该向长征学习保持冷静。遵义会议前,毛泽东长期受排斥,但他却能认真对待逆境,正确分析形势,等待时机成熟,再主真理,力挽狂澜。这对于现代人“一蹴而就”、“一步登天”、“一夜成名”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无疑是一副很好的清醒剂和还魂汤。我们应该向长征学习自主创新。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问题的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没有自主,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长远的发展。我们应该向长征学习抢抓先机。娄山关之战,是红军长征中…  相似文献   

16.
正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引导全国人民树立崇高理想理念、培育艰苦奋斗传统美德、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培养团结互助品质及加强官员道德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一)弘扬长征精神与树立崇高理想信念。长征是一种磨难,更是对理想信念的一种考验。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和回顾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发掘长征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10月20日,省委党校举办"信仰的力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研讨暨教学科研一体化论坛"。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蔡钊利出席并发表讲话。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省党史学会会长姚文琦,西北大学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梁星亮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主题报告。省委党校专职校务委员纪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四年八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经受了极端恶劣的大自然环境的严峻考验,忍受了人类难以负荷的艰难险阻,粉碎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谱写了“中共党史上最壮丽的一页”。中国工农红军在极其险恶的条件下,能够转败为胜,完成长征的伟大任务,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毛泽东在红军长征的若干关键时刻所起的挽救危局和正确导航的决定性作用,无疑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最重要原因。历史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12)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讲话,由此又一次把长征精神推到了世人的眼前,我们应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我们今天的长征路。文章对长征精神和新长征路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在弘扬长征精神的基础上走好今天的新长征路,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四个自信"、以人民为重、统筹全局、强国强军、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