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大》2011,(12):5-5
6月17日,审计署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结果(第4号)》,公布了对1404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跟踪审计及审计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四周年了。2012年4月21日,审计署公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11年度审计的结果。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部分单位违规建设豪华办公楼现象屡发。三台县最大的…间单人办公室面积66平方米,超出县级直属机关科级干部使用面秘9平方米标准的6.3倍。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7,(2):94-94
2007年1月,审计署发布“三峡库区移民资金审计结果”。审计署于2006年对湖北省、重庆市本级和两省(市)所属10个移民区县2004年、2005年三峡库区移民资金进行了审计。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7,(3):105-106
3月26日,审计署发布2007年第2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对34个高等级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及投资效益情况的审计结果。此次审计的34个高等级公路项目建设总里程5324公里,概算总投资1662亿元,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9,(5):42-43
9月1日,审计署发布2009年第12号审计结果公告,以近10万字的篇幅——列举了54个部门单位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5,(6):36-37
审计署9月28日公布了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32个部门单位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这次审计发现,四大问题屡审屡犯。  相似文献   

7.
《山东人大工作》2009,(2):62-63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在扮演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角色的同时,审计署也在加强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近日,审计署宣布修改《审计署关于加强审计纪律的规定》(简称“八不准”),增加了“不准介绍业务,泄露或利用被审计单位商业机密谋利”等条文。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四周年了。2012年4月21日,审计署公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11年度审计的结果。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部分单位违规建设豪华办公楼现象屡发。三台县最大的一间单人办公室面积66平方米,超出县级直属机关科级干部使用面积9平方米标准的6.3倍。  相似文献   

9.
作为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中央部门,审计署始终坚持围绕党和国家的形势任务要求,在设协调领导小组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开展富有审计机关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了文明机关建设,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保障了审计中心任务的圆满完成。审计署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和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审计部门重拳出击,揭露了一系列大案、要案。公众在为审计署敢于顶住压力、依法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击掌叫好的同时,也为一部分审计出来的案件最终“没了下文”,为某些被审计单位“年年审年年犯”感到十分困惑乃至愤怒。公众对于审计署的审计公告是充满期待的:希望审计风暴之后再刮“问责风暴”,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责任,让其无处藏身。  相似文献   

11.
搞好审计监督工作为经济建设和廉政建设服务□刘国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审计署关于在部分城市增设审计特派员报告的通知》(国办发[1988]16号),审计署于1991年在兰州设立了驻兰州特派员办事处,任命原甘肃省财政厅副厅长刘国权同志为驻兰州审计特派员。...  相似文献   

12.
消息     
中国首次公开披露中共中央直属机构预算执行审计结果 中国审计署9月1日通过其官方网站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54个部门单位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其中也包括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中共中央直属机构。这也是中国首次公开披露部分中共中央直属机构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  相似文献   

13.
部委     
《创造》2013,(9):14
审计署:加大对民生资金直接审计审计署党组最近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深化审计署教育实践活动。会议指出,审计署将加大对民生资金直接审计和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审计的力度,切实发挥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反腐败的"利剑"和深化改革的"催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日,审计署官方网站发布的一则公告,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公告称,"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这个公告表明,政府性债务问题已经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事实上,此次审计是对全国政府性债务的第三次全面审计。此前,审计署已先后两次组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6,(5):76-76
9月11日.审计署发布的2006年第5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42个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的审计结果。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违规投资、虚报多领预算等问题依然严重,也是近年来屡审屡犯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今日广西》2014,(7):4-5
核心提示:6月20日,审计署发布了11家国有企业2012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涉及石油、烟草、航天、军工等领域。审计发现,部分国企违规金额动辄数百亿元,且普遍存在公车等“三公”经费超标、滥发福利、未按程序投资并致亏损等问题,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对190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厅局级干部32人。  相似文献   

17.
事件     
今年的审计报告为何“不点名”。6月27日,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报告。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报告中没有对被审计单位“指名道姓”,而是更多地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面对有人质疑:“不点名”是否表明审计报告“温柔变脸”?审计署有关人士指出,“不点名”是从“风暴”过渡到常态。从2003年开始,在审计报告点名的同时,审计署开始大力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就是把被审单位发现的主要问题,通过审计结果公告方式逐步对社会公告。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已经比较健全,可以把问题分批分散地向社会进行公告…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9,(4):112-112
审计署5月22日发布的今年第5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天津、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唐山、秦皇岛、沧州、滨州、东营、潍坊和烟台等13个环渤海城市水污染防治情况。审计调查发现一些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报刊揽胜     
部长离任也要进行审计 国务院审计署正在制定一项计划,对包括部长级官员在内的所有党政官员在离职时都要进行审计检查。 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说,该计划旨在形成新的铁腕手段,打击腐败行为。他说;“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一项新制度,根据这项制度,每位官员在离职或退休时,必须接受审计检查,这将成为例行公事。” 从去年开始,离职官员的审计检查工作已经在全国县及县以下单位和所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开展。国务院审计署正努力将 此计划推广至更高级别的官员。 目前接受离职审计检查的最高级别官员是前中国证监会主席,以及 3月份重组…  相似文献   

20.
局长视界     
《中国机关后勤》2012,(12):43-43
张力,1960年7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历任轻工业部(中国轻工总局)副处长、处长,审计署经济市计一局局长助理、金融审计司副司长、国防工业审计局副局长、局长,审计署机关服务局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