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赵永乐  徐军海 《群众》2013,(3):I0044-I0045
江苏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人口红利是短板,人才红利是优势。当前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现代人才红利的优势正逐渐显现,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才优势的充分发挥,是江苏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最大红利。  相似文献   

2.
应验 《今日海南》2020,(2):55-56
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从货物全球化到资本全球化再到人才全球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错综复杂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浪潮中,人才的流动却浩浩汤汤势不可挡。一方面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对国际人才逐渐采取欢迎与接纳的姿态。另一方面是新兴经济体营商环境、社会发展、政策红利不断优化,对人才吸引的"磁场"效应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3.
《创造》2016,(9)
正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近期发布的《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未来几年云南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打造以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一体的人才培养发展模式,以人才驱动引领创新驱动,以人才政策创造人才红利,以人才资本助推跨越发展,形成具有云南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高端人才也要"云南制造"深入实施云岭系列人才及其他  相似文献   

4.
《创造》2014,(2):16-17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2005年的冯氏贺岁片《天下无贼》中黎叔的一句“幽默”真实地道出这个时代的特征。在中国经济社会剧烈转型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现代“人才红利”的优势正逐渐显现。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无不对高端、高层次人才抛出绣球,求贤若渴的背后,也昭示着人才的缺乏和流失。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7,(6)
<正>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企业家,缺的是企业家精神,我们呼唤企业家精神,实际上是冀望企业家敢创新,有担当,能带给社会希望与温度最近,"企业家精神"成为网络热词。李克强总理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是百年老店两大支柱——以工匠精神保证质量、效用和信誉,以企业家精神经营壮大形成产业。马云在浙商大会的2017年年会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不缺人才,中国缺战略。”21世纪中国人才发展坚持什么战略方向,笔者从七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如何用好这座全球最大的人才"富矿",成为摆在创新中国面前的一道课题,也成为国家级新区积极探索的重要方向。在滇中新区,安宁、嵩明两大职教园区正成为新区的"人才后花园",为新区发展输送大批职业技术人才。云南工商学院"京东实训室"培养毕业就能上手的电商人才;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宝马楼"里走出来的技术学生都在宝马、保时捷等豪车公司4S店上  相似文献   

8.
圆中国梦     
《台声》2018,(3)
正723.今天,两岸携手共圆中国梦,最易入手,也最易见效的是经济领域。大陆改革开放起步的时候,台资给大陆带来了资金和人才;现在大陆经济腾飞,台湾也从大陆市场分到了巨大红利。希望广大台胞不要坐失良机,两岸同胞应联手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裴文华湖南省吉首市家具厂  相似文献   

9.
易水 《创造》2016,(4):53-55
正立足资源优势,云岭山乡建起座座"绿色银行",一个高端健康的"绿色油库"正在崛起。仲春四月,拔节生长、孕育希望的季节。漫步云岭山乡,一个巨大的绿色经济板块正在崛起:从楚雄到大理,从临沧到德宏,全省木本油料的主产区,核桃、油茶、澳洲坚果、油橄榄铺展山间、葱茏勃发,带着无数林农的致富希望,透出云南木本油料快速发展的勃勃生机。作为我国正在建成的最大木本油料基地,云南"绿色油库"的崛起,既有顶层政策的一路呵护,也有地方实践的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不缺人才,中国缺战略。”这是我近30年从事人才研究工作的一点体会。在这个认识框架下,笔者就中国人才在21世纪的战略走向,谈七个方面的战略思考,和大家一起讨论。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滞后的首要原因当推缺知识、缺人才。为此,程安东省长在最近召开的金省人事工作会议上指出“西部大开发,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大开发”。新加坡开国元首李光耀在建国之初也通过提出“开发人才。尊重人才,依靠人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这一人才战略思想来振兴新加坡经济。可见,人才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开发、发展的关键。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7,(17)
正生物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泰州市突出"中国医药城"核心板块,以聚力创新为关键,以打造医药城"人才特区"为支撑,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以人才链引领创新链、以创新链提升产业链"的良好效应,人才红利正成为泰州加快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先发优势。着眼产业发展,聚焦"高精尖缺",不断创新招引机制,构筑人才引领发展高地业以才兴。泰州市牢固树立"人才大突破、突破大人才"理念,始  相似文献   

13.
正"十二五"期间,我区全面提高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有效缓解了"入园难""择校热""大班额""大通铺"等教育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公平地享受到教育改革的成果,使"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十二五"期间,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切实落实教育投入责任,使全区教育发展水平达到历史新高度,教育质量大幅提升。2011年,自治区制定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到2020年广西教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     
《当代广西》2014,(22):9-9
正实现依法治国,最主要的就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而"依宪"的关键在于立法为民,制约权力,保障权利。——著名法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原副主任郭道晖增速放缓调结构"新常态"更健康。——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缺三类人:有魅力的官员、有思想的商人、懂市场的学者。——专栏作家石述思教育果然是仅次于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大学学费迎来"涨价潮",中低收入家庭受影响大,网友感慨我不需要赞扬,只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们的艰辛,不乱扔垃圾,就是对我们最大支持。  相似文献   

15.
周少来 《人民论坛》2020,(11):55-57
基层乡镇面临着"新人不愿意去,老人不愿意干"的人才困局,且有愈来愈严重趋势。这一困局的形成由来已久,构成原因错综复杂,其根本原因在于基层组织的制度激励机制发展滞后,缺乏创新。破解基层人才困局的根本,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制度改革,要用制度机制给予基层干部充分信任、用制度机制给予乡镇政府完整授权,用制度机制给予有力保障,用制度机制给予正向激励。只有建立了系统高效的制度体系,真正用制度的力量,留住人心、留住人才,并给予各类人才作用发挥的最大制度空间,才能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6.
易水 《创造》2014,(12):34-41
正2014年的中国,经历了悲喜;2014年的云南,也体验了哀乐。欢喜,忧伤;愤怒,感动;惊愕,欣慰;痛惜,振奋……各种"表情"伴生交织,连缀成2014年最真实的云南。当然,我们的盘点难免欠缺和疏漏,而喜怒哀乐也并不能完全概括云南的这一年。但从这些"表情"代表的重要新闻事件来看,我们还是不难读出这一年云南的顽强坚韧与自信奋进,不难感受到这片土地在困境中勃发的力量和希望。  相似文献   

17.
正号角吹、战鼓擂,2020年招商引资的重头戏——"三企入桂"活动已拉开帷幕,我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正加速形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近年来,我区招商引资逐步从资源红利转变为改革红利,由"扩大引资规模"向"提升招商质量"迈进,高端先进企业成为引进重点,尤其是与央企的合作驶入快车道。2012年,广西首次启动央企广西行活动,此后,中央企业在桂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由项目建设向干部交流、人才引进、技术协作拓展,由拉动产业集聚向扩大就业、扶贫济困、富民增收等延伸。截至  相似文献   

18.
祖言 《今日浙江》2014,(22):40-4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人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浙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正经历着"成长的烦恼"和"转型阵痛"。在新常态下,浙江靠什么重塑竞争力、抢占制高点、再创新优势?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珍视人才、依靠人才,以人才筑优势、以人才赢未来。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日前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才作为最大依靠和第一资源,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推动经济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第一引擎。近年来,宝应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人才工作环境逐步改善,人才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但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对照周边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态势,宝应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还有一定差距。一是人才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二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三是政策扶持力度偏弱,四是企业引培意识淡薄,五是载体建设相对滞后。为此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靠人才,国家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还是要靠人才。在人才发展方面,我国已经有多项指标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上说,我国的人才状况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国家发展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对此,中央制定了《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度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决心在10年后,即到2020年成为世界人才强国。一个以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