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履行好屯垦戍边的使命关键是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职工是发展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主力军,是体现兵团人综合素质和维稳戍边能力的基本群体,是承担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根本依靠力量。进入新时期,兵团建设农业“三大基地”和工业“六大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2.
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神圣职责,面对城市和农村的就业“剪刀差”状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新疆高校毕业生投身兵团屯垦戍边事业,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事关新疆稳定和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屯垦戍边”是党中央赋于兵团的历史使命,也是兵团人的历史责任。一师阿拉尔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任务就是履行好“屯垦戍边”这一特殊的历史使命。半个多世纪以来,师市第一代和第二代兵团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认真履行了屯垦戍边的使命。师市第三代兵团人屯垦戍边使命感如何?如何增强他们屯垦戍边的使命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师市屯垦戍边事业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十分重要、紧迫和基础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屯垦戍边价值观是对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长期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兵团事业中的深化和体现。新时期强化屯垦戍边价值观教育,对于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具有基础意义;对于推进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现实意义。尽管新时期强化屯垦戍边价值观教育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在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就能使之继续成为发展兵团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屯垦戍边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战略决策,是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团结的重要法宝。兵团团场经济向城市经济发展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发展新的目标。坚持差别化、跨跃式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屯垦戍边新型城市,促进新疆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
社会要稳定,经济要发展,事业要兴旺,蓝图要实现,关键靠人才。职工群众是兵团屯垦戍边的主力军,是兵团事业发展的基石,兵团要在新时期更好地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发挥好三大作用,处理好三大关系,其出发  相似文献   

7.
兵团独有的屯垦戍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资源是增强人们“四个认同”和爱国主义意识,弘扬兵团精神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兵团事业的蓬勃发展,结合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旅游事业发展的需求,兵团的屯垦戍边教育基地建设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已逐步推进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兵团党委六届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实现中央提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加快“三化”建设,需要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兵团的屯垦戍边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兵团文化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精神支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文化要先行。大力发展兵团文化,能为着力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智力保证。大力发展兵团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思想保证;大力发展兵团文化教育事业,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大力发展兵团文化事业,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增加活力。  相似文献   

9.
屯垦戍边疆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地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方针,是我国政府为了建设边疆和保卫边疆制定的基本国策。毛泽东主席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历代屯垦戍边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农垦事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光辉的毛泽东屯垦戍边思想。毛泽东屯垦戍边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农垦事业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屯垦戍边思想,对于认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屯垦戍边是历代中央政府统治和建设新疆的重要战略举措,关系到整个边疆的兴衰稳乱。该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神圣使命阐述入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分析屯垦与维稳戍边的关系,最后提出如何更好地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作用。屯垦以戍边为基础前提而维持,戍边以屯垦为根本保障而壮大,二者统筹兼顾,方可保疆卫国。因此,屯垦和维稳戍边事业依然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今后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1.
6月21日,兵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座谈会在兵团党委党校召开。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卢晓峰同志在总结党的屯垦戍边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启示等方面作了重要讲话。兵团党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赵柳成等10位专家学者在总结新中国屯垦事业的发展历程、取得的经验;兵团党的建设;兵团促进民族团结,发挥“三大作用”;兵团五十多年里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当前兵团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进行了重点发言。本刊现将这些重要研究成果汇集刊载,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新中国的屯垦事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屯垦戍边思想是中国历代屯垦戍边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总结中国历代屯垦戍边历史经验特别是党所领导的屯垦戍边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党运用其基本理论创造性地解决我国边疆开发、国防建设、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统一等重大战略问题的产物;是关于采用屯垦戍边的方式开发建设边疆、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党的思想体系的特殊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扎实稳步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不仅为农四师在新时期履行屯垦戍边战略使命提供了新平台,也为促进各团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构建了新载体,为此本文结合农四师实际,对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分析与理解“新农村建设”与“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关系,提出了“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基本思路,以切实增强做好建设社会主义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5.
王震屯垦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屯垦事业的思想,是以王震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和促进全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边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领导全国军民在以边疆为主的全国各地,建设现代化国营农场,实行“寓兵于农,屯垦戍边”的一系列思想。它萌发准备于革命年代,初创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屯垦实践中,形成于社会主义事业探索时期,完善于改革后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陈东  王环 《兵团党校学报》2009,121(6):64-66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兵团党委提出的创建“中国屯垦旅游”品牌和建设军垦文化、农业观光、绿洲生态三大基地的要求,以“军垦旅游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屯垦溯源游、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游、军垦文化游、军垦名城游、军垦人家游、现代工农业和科技教育旅游等产品,推出更多成熟的屯垦旅游特色产品和线路。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善于总结和吸收我国历代屯垦戍边经验,敏锐把握世界发展的趋势和脉搏。兵团屯垦思想既继承了前人屯垦戍边的规律,又突破陈规、勇于实践,表现出了开创我国兵团屯垦事业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这对于恢复和壮大我国兵团屯垦戍边事业,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思想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文艺宣传工作不仅是单纯的娱乐活动,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兵团屯垦戍边的进程中,文艺宣传工作对兵团人精神家园的构建起到了催化和促进作用,为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第一次辉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繁荣又促进着屯垦戍边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尤其在奠基繁荣发展时期,文艺宣传工作的影响力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兵团是中国共产党借鉴古代屯垦理论和实践在边疆以大规模生产为主要形式的、集军事政治于一体的特殊体制的组织。兵团的独特性决定了兵团党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和实际情况进行。兵团成立以来,随着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兵团党的建设也经历了自身奠基、发展、挫折、深入发展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它既遵循马克思主义建党的一般原则,也在特殊地域发展中形成了兵团特殊的党建模式。  相似文献   

20.
要充分认识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重要性,把握全局、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分析制定措施,推进新型团场建设,为新时期、新阶段的屯垦戍边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