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资料     
语出《后汉书·班超传》。东汉人班超,有一次,奉命出使西域,进行抗拒匈奴的联络工作。他到了鄯善国(今新疆一带),起初该国国王对他很热情和尊敬,后逐渐怠慢起来。班超经过了解,知道这是匈奴派使者来进行挑拨离间的原因。于是班超马上召集同来的三十六人计议,如何应付当前的危险处境。他向大家讲了“不入虎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绵延万里,它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中西交流的坚固桥梁。班超在丝路中断之际重新连通丝绸之路。在今天看来,他的个人能力和社会担当,以及他为天下兴亡竭尽匹夫之责的胆略依然值得学习和发扬,其建功西域、维护丝绸之路畅通的事迹在"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下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班超,字仲升,古扶风安陵人,是东汉一代名将。他为开通中原与西域封闭60余年的联系通道,以壮岁之年,慨然出使西域达30余年,涉险历难不计其数,但每每被他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五千年文明悠久的历史星河里,闪烁着无数璀璨夺目的明星,东汉时期的班超就是其中的一个。班超青年时期因为家境贫寒,随兄长班固从老家扶风迁居洛阳后,替官府抄书供养老母。但是,他不甘心于久事笔砚之间,立志要效仿西汉时期开通西域的傅介子和张骞立功异域。后...  相似文献   

5.
<正>李白的骨气一向为人们所称颂。唐代的任华说他是"平生傲岸,其志不可测,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宋代的苏轼也夸赞他"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后人更有说他"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李白亦以此自许,他高呼"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他还以凤与鸡对比,以表明自己的高洁之志。在《古风·其四十》中写道:"凤饥不啄粟,所食  相似文献   

6.
蝴蝶     
宇文正 《台声》2014,(5):49-50
<正>一位监狱写作班的学生坤给我写信问起一事,张爱玲《流言》中的《炎樱语录》里,"我的朋友炎樱说:‘每一个蝴蝶都是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而他读到另一个说法,泰戈尔的《飞鸟集》里也有"蝴蝶是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她自己"之语。他说泰戈尔在张爱玲出生(1920年)之前已获诺贝尔文学奖(1913年),"张爱玲怎会不知此句话的出处?"  相似文献   

7.
<正>只看见"学术浮躁"也是一种浮躁:我们不能因为有人"用脚投票"就全盘否定他,也不能因为有人"直言批评"就百般吹捧他。8月17日,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饶毅称早已预计到结果  相似文献   

8.
幽默与笑话     
《中国保安》2010,(2):73-73
应征保安一个身材瘦小、面目和善的男子去应征夜间保安工作。雇主打量了他一会,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家伙,他应该疑心所有的人都是坏人;他要有炯炯如电的目光,睡觉时也睁着一只眼;他应该有机警过人的听觉,极微小的声响也瞒不过他;他应该有雄赳赳的身躯、杀气腾腾的个性,易怒、凶恶,谁侵犯了他,他会变成恶魔般的人物。" "那么,"应征者说,"让我妻子来干吧。"  相似文献   

9.
孤寡不毂是古代王侯的自称词,历代学者大多认为孤意为少德,寡人意为寡德之人,不毂意为不善,王侯用以自谦。《战国策·齐策》:“是以王侯称孤寡不毂,是其贱之本与?非夫孤寡人者之困贱下位也。”《老子》谓:“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还从哲学的角度予以论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王侯自  相似文献   

10.
台湾老哥     
正十三年前,我前往美国达拉斯看望定居在那里的女儿。女儿住家不远有座大公园,我常去那里走走。有一天,我坐在公园的亭子里休息,见一位老人在不远处草地上打太极拳。他打完拳,我向他打招呼,他微笑着说:"您好!"我好惊喜他也说中文,心想可以找个人说说话了。上前同他握手:"您从哪儿来?"他却笑而不答,反问我:"你什么亲人在这里?"我说:"女儿和女婿。还有  相似文献   

11.
<正> 说到历史上中原王朝与边疆地区民族部落的和亲,人们多是提起公元前33年的昭君出塞,公元641年的文成公主入藏,其实更早的是汉家公主远嫁天山以北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在西域寻求同盟以夹击匈奴。他提出汉朝联合乌孙切断匈奴右臂的建议,得到汉武帝刘彻的采纳。当时乌孙有十二万户、六十三万人、十八万八千兵,在西域是比较强大的国家。乌孙也想依重人众富强的汉朝。匈奴听说乌孙与汉朝建立  相似文献   

12.
明清小说《镜花缘》中,写到海外有个"两面国",其国人皆"两面":表面正人君子,一副谦谦状;然背后却皆有另一副嘴脸:或狰狞可怖、或丑陋不堪、或卑下猥琐……现代生活中,也有这么一种"两面人",他们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当面说正理,背后干坏事。请看:例一:几年前,经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提议,北京市领导的办公室里几乎同时挂上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  相似文献   

13.
北碚中山路街头,一名老人抱着双腿残疾的孩子坐在路边。天色已暗,孩子用微弱的声音说:"奶奶,我饿。"看着面前破碗里几张五角、一元的零钞,老人眼里充满忧郁。突然,一双穿着皮鞋的脚停在祖孙面前。破碗里,多了张100元的钞票。面前这个中年男子衣着简朴,这100元钱立刻让他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我也讨过饭——快去买点东西给孩子吃。"名叫周才俊的中年男子匆匆走了,他的眼眶湿润了。这对祖孙让中年男子想起自己,那是快50年前了——寒冷的冬季,妈妈拉着他冻得通红的小手,穿梭在大街小巷,只为讨一点剩菜剩饭……现在,周才俊已是当地知名企业家、人大代表。但他说,那些苦难的日子,是他一辈子的财富。穷则独善其身60岁的周才俊是湖南衡阳人,10岁那年爸爸就去世,仅上了一年小学的他辍学了。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众多的城市中,地处东经75°以上的城市只有一个。它就是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介于东经75°56′至76°04′,北纬39°25′至39°35′之间的南疆重镇——喀什市是新疆和我国最西端的城市。喀什,是喀什噶尔的简称。喀什市是自治区喀什地区行署所在地,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古城,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历史上的喀什噶尔曾辖今喀什市、疏勒县、疏附县。西汉初为西域36国之一的疏勒国,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属西域都护府。东汉期间,班超曾两次出使西域,以疏勒为大本营,经营西  相似文献   

15.
编辑老师:我有一个叫山子的朋友,是一位保安员,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他质朴、憨厚,性格也比较开朗,但最近他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件窝心事,使他变得沉默寡言,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特向你们求教。事情是这样的:一个下雨天,山子正在银行大厅巡逻,见一位正在柜台取款的老大爷脚边放了一把伞,便好心上前帮他把伞捡起来,放在大爷手边,老大爷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山子便继续巡逻去了。不料一会儿那位老大爷带着另一名保安来找山子,说他的伞不见了,而山子刚才拿过他的伞。山子说:“我帮您捡起来放你旁边了。”老大爷却说:“我就是怕丢才把伞放在地上的,谁…  相似文献   

16.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习近平主席在首次出访时如是说。习近平的"鞋脚说"生动形象地指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社会发展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作为党员干部,也应多思考"鞋与脚"的关系。"鞋与脚",脚是主体,鞋是为脚服务的。脚穿着合适的鞋,才舒适,也才能走得更快、更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升,需要什么样的"鞋",无疑值得我  相似文献   

17.
张幄 《创造》2007,(4):60-61
说他是茶人,因为在云南省第二届普洱茶交易会的一间参展门面里采访他;说他是公务员,因为他在普洱市委办公室上班;而他的身份却没有因此而变得复杂.他说:"我是普洱市的一名普通公务员,以往经常参加一些接待或者出差,客人知道我们这里出产普洱茶,难免会拉一些关于普洱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黑症(小说)     
香香的囡都八岁啦,香香照样皮白如脂,腰肢好似嫩柳条,村里人见了她背影还唠叨:"咳,不是眼睛有点斜,准是第一漂亮阿姐!"香香住的弄堂笃底有个瘸子,也啥都生得落直,就差只脚。高中毕业,他在不远的集仕港镇开(?)豆浆店,靠的也是老娘,他只会扳扳算盘写写价板收收碗盏。闹得慌老爱去香香家坐,坐就粘屁股。有日,香香见他老瞅着,就说:"呆子,看啥,我面孔出字啦?不嫌你姐丑,和我碰个嘴!"这嘴能  相似文献   

19.
在大队领导眼里,卢乔是独当一面的好人才。在同事眼里,卢乔精通业务,贴心百姓。他善于"说":哪个窗口的车主有疑惑,他便走向哪个窗口。一番有理有据的释疑解惑,让车主心服口服;他勤于"做":建设车管服务站,让群众零距离办理车管业务;开通网上车管所,开设官方微博;自主研发超标电动车管理软件;他乐于解"难":群众有事找他,再困难也  相似文献   

20.
马敬福 《中国减灾》2011,(7X):24-25
<正>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了强烈地震,天津、北京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不少村庄的房屋倒塌,死伤了不少人。天津市武清县河西务村,位于津京之间,地震的时候也倒了不少房屋。村里有一个叫齐二毛的人,是个光棍,他家里有三间小土房。一地震,房子就散架了。队长田大力见生产队的一间磨房没倒,就对齐二毛说:"你干脆搬到磨房里住算了。"于是,齐二毛就搬到了磨房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